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精神就像一粒种子,需要经过生发、展开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将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变为现实则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它们就像一个个无法省略的环节和一个个等待跨越的障碍。所以下决心要写出一本《红楼梦》和真正把《红楼梦》写出来;向人描述一幅绘画和真正把画成功的画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具体来说,精神的这种展开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意识层面的展开,二是物质层面的展开。人们常会以某种精神或由精神展开的理论、理念作为指导来处理事情,但这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更为详细的行动计划。又或者想要在某幅画里面表现某种精神,则在创作之前需要运用思维和想象以进行各种具体的构思、布局和设计。
接下来便要进入物质层面的展开,一般来说,意识层面的展开越是缜密便越有利于物质层面展开的顺利进行,就像科学理论对于实践可以起到预见和指导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两个层面的展开并非是直接同一的,非真理性的“缜密”认识还可能会使行动陷入教条式的作茧自缚之中。因为认识总是需要接受实践活动的检验并在与实践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物质层面的展开是最终的目的和归宿,也因而有着更为决定性的意义。
行动计划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而艺术作品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不断地调整和修改,以至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作品最终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和最初的设想有着很大的区别。
认识在一定阶段、一定条件下的有限性决定了意识层面的缜密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物质层面的缜密同样要受制于种种外部自然条件,也正是在这种限制下的展开成就了事物自然的本性和本性的自然。我们有时只需认真观察一片树叶或一棵小草,便会发现缜密的最高境界往往存在于自然之中。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