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7-11 10:26
2022年7月3日,在养云国际社区,一场敞开心扉的走心精神会饮——养云艺术圆桌谈·首期「汉墨·和韵」中日文化对话论坛,圆满落幕。一群志趣相投的专家学者、艺评家和艺术爱好者们,“隔空”雅集,云上品茗、漫谈、看展、观影、舞墨、游云,以思想的火花碰撞,借艺术涤滋,为生命提供“精神养料”。
随着楠书房的袅袅茶香,在这方连接人与人精神共鸣的“心灵道场”中,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徐静波教授,以汉文、造园和茶道为引,将汉文化对日本的浸润与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娓娓道来,贤者雅士静心倾听、思考,并与丰盈而有趣的灵魂分享、碰撞。
心无挂碍
一撇一捺,续写东方
查常平先生说:“若心中有书,写出的便是心书”。文人雅集茶会中,贤者雅士在生命的素宣上,手执“留白”之心,如井上有一和魏立刚两位大师般,心无挂碍,置身物外状态,淋漓挥洒对生命、生活的体悟,一笔一画镌刻不歇的“生命书”。亦在此过程中,化身文化传播的“酵母”,一撇一捺,续写东方。
一场丰盈而充实的对话
回味绵长
下午,一场思想共鸣的精神对谈更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茶席间,徐静波教授、楠书房刘梦梵女士与知名当代艺评家查常平教授,云上“隔空”对话,畅谈中日艺术。当高山邂逢流水,思想如月光一样倾泻,源源流淌出思想与文明的新火花。两位教授更是对井上有一和魏立刚“双峰”艺术大师作品展开评析,见解独到。贤者雅士细品整场对话,齿颊留香,回味绵长:
Q:从两位老师专业领域,如何看待井上有一和魏立刚的艺术作品?
徐静波: 因为我昨天就来了养云安缦,也去现场观摩了两位大师佳作,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两位艺术家都是“在传统的根脉上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井上有一的作品饱含对世界的悲悯情怀,更有一种对人生、世界的 “悟”。仔细看会发现:他的书法中,有极多凹槽迂痕,颇具心路历程感、时空感和生命立体感。
魏立刚习惯基于抽象逻辑展开创作,这也让他的作品视野开阔。有别于传统“书”的展示,他写书法完全像在作“画”,诸多“符号”融于其间。而且他的作品是在自身周游世界,对包括苏美尔文明、希腊文明、东方文明等有了“根脉式”的了解和顿悟后,将思维放在更宽广的维度,站在宇宙文明的至高点上,对人类文明做一个非常深远浩瀚的透视。
查常平:我很赞同徐教授的看法。他们两位作品确是一种生命经验的表达。比如井上有一70年代的“足”字,号召日本人顽强、“忍所难忍”,让我想起梵高的“鞋”,给人一种走过千山万水,仍充满难以战胜的力量;80年代生命晚期的“上”字,书如其名,有一种扎根大地,向上的生命力。
比如魏立刚老师的“魏式魔块”,不少作品都通过他对汉字的这种解构,形成一种现代的模块来整合。
这两位艺术家作品,内在的生命感体现在一笔一画里。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写“生命书”。
Q:说到生命书,我们就回到了对生命的禅思。井上有一作品里其实带有非常浓厚的禅宗意韵,那禅宗对中日艺术以及⻄方艺术有怎样的影响呢?
查常平:“禅”,是未受污染的清净之心。因为心受到污染,所以我们要通过修持,使自己回到最本真的状态。50年代始,西方艺术在观念上就开始强调生活与艺术边界的消融,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其实这也是“生活禅”引申到西方艺术领域的体现。
比如克莱因曾在巴黎举办过一个「虚无」展,把展厅墙面涂成白色,整个空无一物的展厅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展览开幕后,无数观众排队参观,进去后却发现一无所有。但观众走进空间的一刹,本身就成为了一件艺术。所以,后来加缪观展后说了一句很禅宗意味的话:“空无一物,却充满力量。”再以东方禅思,就是心一无所有,却拥有万有。
徐静波:禅宗对日本审美、生活观都有深远影响。我们都知道日本艺术讲究:简素、留白、侘寂等。在日本人看来,人生不是塞满,而是做“减法”,懂留白。这样的留白,在艺术表现中会给人提供更广阔的联想空间。
比如井上有一书法中,左右上下都有诸多留白,让人满含遐思,浑厚中有种“空灵”感。这种留白,就需要你凭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感悟,以更高的生命状态去感受。如果你是完全没有感受力的人,就不行。
Q:以美国艺术家波洛克为代表,一些西方艺术家作品传入日本后,对井上有一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不免让我们联想到早期前往欧洲留学学艺术的徐悲鸿、常玉、林风眠等艺术家。在二位看来,西方艺术对东亚文化艺术圈有怎样的影响和意义?
查常平:50-60年代是很特别的时期,“现代社会”进入“后现代社会”,全球文化艺术交流频繁。比如50年代,大量欧洲艺术家、美国艺术家作品流入日本,在日本举办各类展览,典型的有梵高、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艺术的进入,推动了日本包括整个东亚艺术的繁荣,因为大家都知道文化艺术的兴盛,离不开交流融合。
徐静波:西洋艺术其实很早就传到东方了。明清时,就有西洋传教士来中国宫廷,给皇帝画肖像画。近代英法租界的设立,其实都对中国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五千年悠久文明,日本文明根基相对没那么深。这也决定了日本能以更平和、虚心的态度向西方学习艺术,尤其是西洋油画。所以真正意义上,其实日本是先于中国“接壤”西方的,艺术家也是全面寻求现代化,涵陈出新。
真正的转折点在改革开放,日本现代书法的蓬勃生命力刺激着古老的书法母国——中国,同时国际艺术思潮蜂拥而至,所以1985年中国现代书法首展如“一石击破水中天”,将数千年传统书法的铁幕撕开,中国书法艺术也呈现“喷发式”发展。艺术家越来越追求在国际的背景下,表达个性,传递自己对世界、人生的一种理解。
所以我们能看见魏立刚老师作品,受西方艺术影响,讲究中西融合,始终在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对话国际。
Q:对中日未来艺术发展,有怎样期许?
徐静波:我希望中日两国书家、艺术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多进行创新,今后多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切磋交流,希望中国书法艺术能传到全世界。
查常平:随着全球文化交流频盛,中国的书法形式这些年也在不断改变、创新,但在我看来这种创新还远远不够。艺术的创新和其后面的文化积淀厚度、广度是相关联的,如果没有厚度和广度,其实创新是非常表面的。我希望更多中日书法艺术家,能把生命融入书法里面去,使书法成为“生命之法”,也让生命之法体现这种书的传统,同时又能用一种“孩子的语言”让世人明白。这样,相信未来十年、二十年会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作品,中国艺术也会走得更远。
置身明清院落
神游翰墨书林,养蓄内心
论坛当天,置身连结过去与现在的传统院落,贤者雅士在安缦水晶钵空灵寂音响起的刹那,冥想禅定,如佛陀般物我两忘。亦与徐静波教授一起观赏「翰壑·双峰」井上有一&魏立刚对话展,古典东方园林庭院与两位大师狂放自由的书法作品,跨时空共存。
徜徉在这样一方饱含生命力的书法世界,思想行走于苍茫,仿佛透过那些伏脉千里、留白间皆有“人生形迹”可寻的佳作间,能穿透岁月的云烟,清晰看见艺术家的心路历程和对生命的顿悟。而当感受到艺术作品传递出精神之美的一瞬,思想如峰谷间一条沉寂的清潭,因惊心动魄的回旋,似山峰呈现出陡生之美。
宾客们在此凝视、驻足、谈笑风生,言语间盛满墨香风声,艺术和思想的交流,反哺充盈着内心,在轻松、和谐、宁静、悠远的氛围中,度过幸福美好的一天。
养心,养性,养思想,养文明。作为企业家和艺术家的云逸村落,2022「养云艺术圆桌谈」未来精彩不断,将持续以更具灵魂共鸣的交流、碰撞,与大家真诚分享所思、所感、所悟,丰盈生命的厚度,成为一群人亲近交心的地方,也成为一群人精神落脚的远方。翘待,与更多灵魂有香气的村民相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