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01-06 17:28
COSPACE近期将为大家带来年度学术项目"仪式动力",展览将从2023年1月8日持续至3月12日。本次展览由艺术史学者、策展人高远组织与策划。参与此次展览的十位艺术家与艺术项目包括苍鑫,陈鸿志,额滴神呐,何云昌,庞海龙,康靖,肖敏,辛云鹏,余学民和宗宁。他们的多元媒介作品,尝试探讨仪式与艺术之间的动力与联系。
COSPACE is proudly announcing our academic project "Ritualdynamik" will take place from January 8 to March 8, 2023. This exhibition is organized and curated by art historian and curator Gao Yuan. The ten artists and art projects participating in this exhibition include Cang Xin, Chen Hongzhi, Ohmygod, He Yunchang, Pang Hailong, Kang Jing, Xiao Min, Xin Yunpeng, Yu Xuemin, and Zong Ning. Their multi-media works attempt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ritual and art.
展览时间(Exhibition time):2023.1.08-2023.3.12 (10:00-18:00 Tue-Sun)
展览地点(Address):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7号楼102室 (Room 102, 7# Building, No.50 Moganshan Rd, Putuo District)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探寻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仪式可以创造体验,又是一种经验的架构。相对文本而言,仪式在文化传承中的主导作用更加显著,文本常是静态的,仪式则是充满变化的,因而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常常具有更多的可塑性。根据法国民俗学先驱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的观点,仪式可以分为“感应性礼仪”与“感染性礼仪”。感应性礼仪与泛灵论相关,感染性礼仪则与“动力论”(dynamiste)有关。范热内普即是动力论的阐释者。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仪式动力”基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发起的跨学科研究项目,该研究计划的一个目标是为仪式科学奠定基础,重点是精确确定仪式行动的条件、模式和功能;探究跨文化和跨学科领域中的仪式,以及仪式背后的动机、呈现形式和作用力。我们借助这个研究项目的主旨,借助仪式产生的特定感情与心智的波动,讨论仪式在当下日常中的表现;它们的变化以及相互作用,以及文化对其的塑造作用;在动力论的基础上,探讨泛仪式化的元素在艺术观念表达中的呈现方式。
古代戏剧艺术与仪式活动关系密切,“在雅典,艺术脱胎于仪式,戏剧源自于行事” 。(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艺术家辛云鹏的作品《母亲》即是用戏剧和电影的语言与叙事情节置于同一景框中的尝试。“母亲”以画外音的方式呈现,祈祷诵经的呢喃与窗外的狂风彼此呼应,一种介乎宗教信仰与日常叙事之间,仪式与悲悯之间的张力悄然迸发出来。同样是出于行为的仪式化表现,何云昌的《长生果》将仪式化的行为“辟谷”作为主要呈现方式,借助削弱身体和作物生长的此消彼长,一种苍茫环宇之中渺小生命的转化与轮回昭然若揭。艺术家康靖在2021年6月的一天,手扶树桩在湖北梁子岛游向彼岸的影像记录,也可以看作是苍茫天地间,人与自然参照物彼此照应、周而复始的轮回。艺术家手中的木桩仿佛信物或权杖,抑或人与自然相通的媒介,诠释了仪式化行为背后的原始冲动。蔡东东发起的公共艺术项目“额滴神呐”通过140余位艺术家和公众的参与,使每个人心中理解并创作的“神”呈现于黑桥村口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内,并在这个类似庙堂的空间内想象千百种仪式祭拜行为。不同于行为与影像记录中的仪式化表现,苍鑫的绘画作品通过“眼觉”的方式诠释了仪式中的声音与振动,延续了其以往作品中的“泛灵论”主题;余学民的作品则以图像的拼接与移位,突出了象征物在个人与集体文化记忆中的位置;陈鸿志以独特的绘画语言探索了仪式化行为背后的集体冲动和行为动机;宗宁极具戏剧张力的摄影作品将古代传说与社会现实并置于同一时空,兼具邪典电影与志异小说的乖张气质。庞海龙和肖敏的作品通过装置的形态和展陈达成一种仪式化的效果,并在异质化的媒介和疏离的气氛中延续了对空间和场域的探寻。
展览由10位艺术家和项目构成,通过多媒介的方式及展陈的布置,试图呈现并追溯仪式和艺术产生的动力和根源;在嘈杂的当代艺术语境下,尤其是技术至上和理论先行的展览领域,重返艺术作品的视觉和空间体验以及艺术创作的基本动力,通达情感与心智的真实体验。
—— 高远
Ritual is an important object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and it is also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xploring cultural memory. Ritual can create experience and is also a structure of experience. Compared with texts, rituals play a more prominent rol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Texts are often static, while rituals are full of changes, so their rol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is often more plastic. According to Arnold van Gennep, a pioneer of French ethnography, rituals can be divided into "inductive rites" and "contagious rites". Inductive etiquette is associated with animism, and contagious etiquette is with "dynamiste". Van Genep is the interpreter of dynamic theory.
The "ritualdynamik" we discuss here is based on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 initi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in Germany. One of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program is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science of ritual, focusing on the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ditions, 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ritual action; Rituals i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and the motivations, manifestations, and forces behind them.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m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we discuss the performance of rituals in current daily life with the help of specific emotional and mental fluctuations generated by rituals; their 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the role of culture in shaping them; on the basis of dynamic theory, Discuss the presentation of pan-ritualized elements in the expression of artistic concepts.
The ancient drama was closely related to ritual activities, "In Athens, art was born out of ritual, and drama came from acting." (Jane Allen Harrison "Ancient Art and Ritual") Artist Xin Yunpeng's work "Mother" is an attempt to use the language and narrative plot of dramas and movies to be placed in the same frame. "Mother"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voice-over, the whisper of praying and chanting echoes with the strong wind outside the window, and a tension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and daily narrative, between ritual and compassion bursts out quietly. Also out of the ritualized performance of the behavior, He Yunchang's "Longevity Fruit" takes the ritualized behavior "bigu" as the main way of presentation, with the help of weakening the body and the ebb and flow of crop growth, a kind of insignificant life in the vast universe. Transformation and reincarnation are clearly revealed. The video record of artist Kang Jing swimming to the other side of Liangzi Island in Hubei with a tree stump on one day in June 2021 can also be seen as a reincarnation of human and natural reference objects echoing each other in the boundless world. The stakes in the artist's hands are like tokens or scepters, or 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terpreting the primitive impulse behind the ritualized behavior. The public art project "Ohmygod" initiated by Cai Dongdong,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more than 140 artists and the public, makes the "God" that everyone understands and creates in the space of less than 10 square meters at the entrance of Heiqiao Village. Imagine thousands of ceremonial worship behaviors in the space of the temple. Different from the ritual performance in performance and video records, Cang Xin’s paintings interpret the sounds and vibrations in rituals through "eye perception", continuing the theme of "animism" in his previous works; Yu Xuemin's works The splicing and shifting of images highlight the position of symbols in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cultural memory; Chen Hongzhi explores the collective impulse and motivation behind ritualized behaviors with his unique painting language; Zong Ning's dramatic photography The work juxtaposes ancient legends and social reality in the same time and space and has the perverse temperament of cult movies and strange novels. The works of Pang Hailong and Xiao Min achieve a ritualized effect through the form and display of the installation and continue the exploration of space and field in a heterogeneous medium and alienated atmosphere.
The exhibition consists of 10 artists and projects. Through multi-media and exhibition arrangement, it tries to present and trace the motivation and origin of ritual and art; In the field of exhibitions, returns to the visual and spatial experience of artworks and the basic driving force of artistic creation,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true nature of art.
—— Yuan Gao
苍鑫,眼觉,560 x 160 cm,宣纸设金,2022
Xin Cang, Eyesight, Gold on paper
陈鸿志,共地,150 x 200 cm,布面油画,2020
Hongzhi Chen, Common Land, Oil on canvas
额滴神呐,额滴神呐,公共艺术,2014.3.2 - 2014.5.7, ACTION 空间
Ohmygod, Ohmygod, Public Art, ACTION Space
何云昌,长生果,行为艺术,2016.7.8 17:00 - 2016.7.11 17:00 北京今日美术馆
(图片为艺术家提供)
Yunchang He, Longevity Fruit, Performance Art, Today Art Museum
(Photo provided by Artist Space)
庞海龙,隐力 No.2,91 x 50 x 7 cm x 5,牛角等综合材料,2015
Hailong Pang, Invisible Power No.2, Bull horn and mixed media
康靖,信天游,1h30',行为记录,2021
Jing Kang, Swim in God, Behavior record
肖敏,空虚的风景,100 x 100 x 25 cm,铸铜,2018
Min Xiao, Empty View, Bronze
辛云鹏,母亲,11min31',影像作品 PAL 1440 x 1080 sound color,2017
Yunpeng Xin, Mother, Video Art
余学民,爱琴海 - 虹,120 x 140 cm,布面油画,2016
Xuemin Yu, Aegean Sea - Rainbow, Oil on canvas
宗宁,仿“破奇术赖光袴垂搦”,570cmX230cm,摄影,2021
Ning Zong, Copy of "Yorimitsu Tries to Capture Hakamadare by Destroying His Magic", Photograph
关于艺术家/艺术项目
苍鑫
1967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包头市,1986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1988-1989年进修于南开大学、天津美术学院。1991年开始自学绘画,直至1993年进驻北京“东村”。“东村”时期,苍鑫逐渐成长为一名活跃国际的中国行为艺术家。同年,苍鑫分别创作出《病毒系列》、《踩脸》、《舔系列》等行为艺术作品。1995年包括苍鑫在内的北京“东村”艺术家集体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90年代的代表作之一而蜚声海外。苍鑫的艺术秉承了“萨满”的精神气息,他的行为作品总以一种异想天开的身体感官方式体验世间万物,将自身作为维系自然及社会的焦点。展览包括2013年《惊雷》蒙特利尔Arsenal Montreal画廊,2011年《精神的转译》美国圣地亚哥中国文化中心,2009年《物性道场》北京C-空间,2009年《苍鑫的萨满视觉》首尔Space Can,2008年《苍鑫神话》北京今日美术馆、 香港十号赞善里画廊,2007年《生存的转译 苍鑫个展》巴塞罗那Espace Cultural Ample,2006年《身份互换》伦敦红楼轩基金会 2020年《恒常与异变》麓山美术馆等。苍鑫现居成都。
陈鸿志
1979年出生于福建仙游,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为职业艺术家。
个展:
2022年,脱域 — 陈鸿志个展 宜美术馆 福州
2021年,丢失底座的方尖碑 — 陈鸿志个展 第零空间 北京
2017年,花镜 — 陈鸿志个展 贤空间 北京
2016年,谜光II — 陈鸿志个展,福建省美术馆 福州
2015年,谜光 — 陈鸿志个展,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12年,平行世界 — 陈鸿志个展,铸造美术馆 北京
2008年,五夸克 — 五个个展,多伦美术馆 上海
2007年,迷墙 — 陈鸿志个展,圣东方画廊 上海
2006年,游戏,圣东方画廊 北京
额滴神呐
“额滴神呐”是艺术家蔡东东发起的一个公共艺术项目, 2014年3月2日至5月7日期间蔡东东将这个位于黑桥村口的ACTION空间改造成一个“庙”,持续邀请艺术家及公众创作“神”并供奉其中。被邀请者创作的“神”以格子店式排列摆放共处此庙,蔡东东会对每一个“神”的由来,司职进行整理编辑。此项目完成之后,所有展示物品由艺术家蔡东东封存。
蔡东东1978年出生于甘肃天水,2002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他以摄影,装置,录像作为主要创作媒介,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柏林。他曾获得过意大利特尔纳当代艺术奖一等奖,2022年出版摄影书《左右》2021年出版摄影书《生活史》, 2018纽约时报报道展露摄影创作新方向的8位艺术家之一。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他曾参加了不同美术馆,以及艺术机构的展览,其中包括:德国哥斯拉尔美术馆(2021,哥斯拉尔)。德国国家摄影博物馆(2017,柏林)。瑞士pully美术馆(2017,瑞士)。泰康空间(2016,北京)。德国波茨坦艺术空间(2016,柏林)。民生美术馆(2016,上海)。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5,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5,北京)。越后妻有三年展(2015,日本新泻)。德国弗克望美术馆,(2015,德国埃森)。佩斯北京空间(2014,北京)。何香凝美术馆(2014,深圳)欧洲时报文化中心(2014,维也纳)。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中心(2014,美国)。中国美术馆(2011,北京)。UNIDEE基金会(2011,意大利都灵)。广东美术馆(2005,广州)).....
何云昌
1967年出生于云南,199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从1999年至今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他曾在北京山中天艺术中心、奥地利Francisco Carolinum Linz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白盒子艺术馆、比利时国家美术馆、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墨斋画廊、东京画廊、前波画廊、麦勒画廊等地举办个展。曾参加库里蒂巴双年展(2019)、横滨三年展(2014)、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2013)、广州三年展(2012)、第十届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2009)、第二届纽约国际行为艺术双年展(2007)、“墙” 中国当代艺术主题展(2005)、沙迦双年展(2003)、釜山双年展(2002)、不合作方式(2000)、广州双年展(1992)等重要国际展览。曾获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金奖(2017)、首届颜文梁青年艺术奖(2011)、中国当代艺术金棕榈奖(2010)、“改造历史 2000-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奖(2010)、“以身观身”澳门现代艺术博物馆行为艺术国际交流奖(2005)、“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02)、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油画)(1999)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昆土兰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当代艺术馆、澳门现代艺术博物馆、瑞士ER I EN Meyer摄影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庞海龙
1974年生于哈尔滨。自1998年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庞海龙从记者的工作到创办企业再回归艺术创作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常以关注生存现实、艺术介入社会为切入点。他所指向的创作议题往往与社会的都市化发展进程中所伴随的各类问题存在着“正面冲突”和“间接隐喻”的叠层关系。他善于通过对材料媒介的物性转译,来实现对于观者感知领域的干预。给观者提供一个无为而为的异景,去感知能“感知”到的现象,去忽略将被“忽略"的本质。
康靖
原名魏建祥,中学时随母姓更名为康靖。出生于中国山东,本科毕业于西安美院,硕士毕业于中央美院,现居北京。康靖的作品注重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关系,作品形式涉及行为、装置、雕塑、影像康靖作品曾在今日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美术馆、筑中美术馆、广州源美术馆、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澳大利亚)、波兹坦艺术空间(德国)、墨方画廊、佩斯(北京)、前波画廊等地展出。
肖敏
1976年生于浙江, 1998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2001年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灰暗的色彩、斑驳的建筑、腐蚀的痕迹,一切都在诉说被时间冲刷过的悲凉,伤感的情绪重重的沉淀在心头,完全淹没了因为发现新艺术作品而产生的兴奋心情。这就是第一眼看到肖敏作品的印象。 肖敏作为一个亚洲艺术家,从小接受东方艺术训练,其东方性,不止表现在对中国传统艺术资源的继承,还体现在他的东方式思考。肖敏的作品中充满着悲剧色彩,他用轻轻的叹息,独自的感伤批判着后工业时代的冷漠、寻求着生命的真谛。 他的伤感里却有着一种不愿妥协的永恒精神,一种勇敢思辨的力量,同时带给人们对于人生和困境的哲学思考。
辛云鹏
1982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其作品涉猎多种艺术形式,包括装置录像表演及综合媒体以及特定场域作品。通过创造某种“熟悉即陌生”的体验,在有限的空间内辛云鹏的作品针对社会不同的差异提出具有启发性的疑问,他的艺术创作敏锐并具有政治隐喻,强制或含蓄的手法将其观念融入到针对当下即历史的实践中去,无论是关乎空间维度大小的装置或是有关时间与戏谑的影像作品创作或是对现成物件的体用.辛云鹏的艺术立践触发了观者依据特定语境所爆发的心理“反击”。
余学民
生于西藏拉萨 ,职业艺术家,中国壁画协会会员 ,现工作于北京/成都两地。重要展览包括:2021年个展「图像转场:余学民作品展(2011—2021)」,北京 798 朗空美术馆,北京,中国。2017年个展「精神的表象」,798 凤凰含章艺术中⼼,北京,中国。2022年「“生机”亚投行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北京,中国。2019年「美国当代艺术家展」⾥⼠满,美国。2019年「悦航艺术馆春季名家油画品鉴会」北京,中国。2018年「维州半岛亚洲艺术联展」弗吉尼亚,美国。
宗宁
1984年生于内蒙古,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5年获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金奖。重要展览有:2015年个展「落水狗」,杨画廊,北京,中国。2016年个展「乌托邦的声音」,荷尔兹利亚美术馆 荷尔兹利亚以色列 。2018 年个展「杂妍糅蚩」,希帕画廊,北京,中国。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民生美术馆,北京,中国。2019年「沉默的叙述」,银川当代美术馆,银川,中国。2019年「金熊猫摄影奖作品展」,成都当代影像馆 成都,中国。2021年「重要的不是摄影 -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纪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其作品被53 美术馆,白兔美术馆,丽水摄影博物馆,银海艺术基金,尧山当代艺术基金,成都当代影像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等美术馆和机构收藏。
关于策展人
高远
艺术史学者、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传媒与艺术理论系。2010年起,在国内外艺术机构、美术馆等主持策划40余场学术展览,主要包括“叠层时空”——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开馆展;项目协商:关于后艺术的讨论;合成演进——新媒体艺术展等。曾赴佛罗伦萨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Villa l Tatti,2014)及巴黎德国艺术史研究中心(DFK Paris,2017)及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l,2018)访问研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