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人才培养定位

  按:2023年10月23日,“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开幕,本次论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为论域,召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各抒崇论、集思广益,一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夯实学科基础,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多元共进、江海同归的学科格局,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教育部、文旅部、住建部、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社科联、天津大学校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在论坛开幕中致辞并发表主题演讲,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出席开幕式作主旨发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33e3953d3cfb81b9c38905c1fca8b7a0.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483df4b4c69e4eecdb680a1527363390.jpg

  潘鲁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人才培养定位”为题展开阐述。他提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个重要基础。当前国内外对“文化遗产学”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界定,学科体系各具特色,一致性在于,通过学科交叉实现“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建构,面对的不是单一对象,而是一个开放、综合、动态的文化生态系统和学科体系。需要从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多样性以及社会发展中呈现的人才需求角度,从学科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理性地重新建构知识体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58a3da1cca224ee58a04f10211150ecb.png

  潘鲁生指出,学科的职能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过去关于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搜集、整理、存档为路径的实物和文献梳理工作,今天进一步拓展到生活整体的研究,从以“物”为主体改变为“以人为本”“以经验为动因”的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历时性的物证、共时性的空间、仪式活动中人类文化集体无意识和文化传统,是理论与生活的整体建构关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925548a7ce0cd26dd847987086c0897c.png

  潘鲁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的多样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交叉、综合的学科,既是基础性研究学科,更是应用性学科,其研究与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是交叉的关系。交叉学科的意义不仅是“实用”,而是更深层次上激发学术“原创力”。相对于传统学科类型,多学科交叉有利于整合人才知识结构,深刻认识当前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也为掌握两门甚至更多门类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大的机会和更宽阔的施展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95b03d2073f0969add8d27a0777133c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d865c596ecd2571fccf4cb921178063c.png

  潘鲁生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体系。本科层面着重“三个基本”: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通识教育,培养服务基层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各类院校找准特色优势,增强问题意识,凝练学科方向,避免同质化发展。本硕博贯通培养,实现多层次、有重点的专业人才培养。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文化产业振兴发展的动能。硕士层面着重三个掌握:掌握专题研究、掌握文化管理、掌握创新实践等专业能力,培养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事业的管理型、研究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掌握本学科学术体系和文化发展规律,掌握本学科研究的特殊方法,强调理论研究和田野作业相结合,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文化内容和数字技术相结合,面向本学科研究的关键问题,培养具备创新与实践的专业能力。博士层面突出三个具备:培养具备学术研究,具备服务国家政策实施,具备国际间交流协作能力的学术型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能力,不断提升博士培养的学术基础,努力在理论研究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理论边界。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学术视野,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学术能力,弥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实践管理中的学术空白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4e3e57138fbbbb3b930627eec4699758.png

  潘鲁生认为,学科体系如同盖房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本科是地基,硕士是支柱,博士是栋梁。立足交叉学科属性,建构系统化的学科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时代、融合新技术、研究新问题,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发展需求。

  据悉,本次论坛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主办,马来西亚国家遗产局建筑保护部部长穆罕默德•曼苏尔•库索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东京文化财产研究所无形文化遗产部部长石村智,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工艺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委员、韩国国立传统文化大学未来遗产研究生院院长郑相喆,中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研究员范华,中韩研究学会副会长、韩国东首尔大学教授池龙日,马来西亚国家遗产局专员穆罕默德•舒克利•伊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吴元新、林继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乔晓光、郑一民、余未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陶立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顾军,厦门大学教授彭兆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苏州大学教授卢朗,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徐玉隽,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郭平,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社长苏发祥,《民间文化论坛》执行主编、编审冯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主编、副研究员高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执行编辑、研究员薛巧珍,天津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王青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将持续到25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7f2215362f22175f5251af7ada06cfc5.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63c3ed55629ef89261268936af94f5b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18912bc745942c916c31314c63ad7602.pn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