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寻找抽象艺术的当代表达

  “抽象艺术的当代性”是张振江一直以来关注的课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对当下致力于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言,具有双重涵义:一方面,从塞尚到立体主义再到抽象表现主义,西方抽象艺术在创作演变和理论演变的过程中,不仅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主流形态,其价值也在回答现代社会各阶层对协调和变化,均衡和意外,复杂和单纯的要求,满足现代都市人群自由表现自我的内在渴求中得以彰显。即使在今天,抽象艺术,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一种“包含着最内在本质的永恒的艺术”,(见《抽象派绘画史》,米歇尔•瑟福著,王昭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在多元并存的当代艺术语境中,依然具有不可小觑的表现力和生命的再创动能;另一方面,相对于西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一系列的改变而言,互联网的出现,不仅加快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也使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表达思想见解的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在托马斯•克里德曼所谓“被互联网碾平的世界”(见托马斯•克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里,曾经作为“最优秀的艺术”,且被格林伯格赋予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使命的抽象艺术(参见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于1939年和1962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前卫与庸俗》和《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在新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已不再具有过去的先锋意识和前卫精神。因此,如何为抽象艺术注入当代精神,使之作为一种经验的形式,一种内在的需求,对当代社会的种种改变作出回应,这无疑是当代艺术家,确切地说,是醉心于当代抽象艺术实验的艺术家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张振江的敏锐,不在于其作品形式和风格的原创,也不在于某种抽象观念的表达,更不像某些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的人那样,在追求所谓抽象艺术的民族化或中国式的浮浅表达中自得其乐,自圆其说。作为艺术家,张振江的艺术才华和智慧表现在,他深谙六祖禅宗顿悟之道,一超直入如来地,直指涅磐境界。换言之,他能敏锐地捕捉到抽象艺术自由创造的本质。这样的领悟,使他能够跳出传统抽象艺术的条条框框,在选择材料时近乎“不择手段”,毛发、稻草、泥土、集成电路板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质,在艺术家的综合运用下,不仅予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而且饱含着难以言说的精神内涵。特别是数码符号在作品中的频繁出现,更是让观者在时空的自由穿梭中感悟历史,反思现状,进而对飞速变化中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网络信息时代作出各自不同的回应。

  与众多醉心于抽象绘画创作的青年艺术家相比,张振江的不同之处在于:透过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和实验,张振江有效地让自己的创作实验逸出传统的抽象艺术范畴,在探索“运用当代媒材、当代技术手段表达当代观念,在当代的历史时空生成当代的意义”(见《抽象艺术当代性的实验者――张振江访谈》,陈晓勤采编,《画廊》2009年11月总第132期)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作者:胡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