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5、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与速写
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散点透视解放了画面,也解放了画家,更解放了我们的视野。一个有趣的例子:中国画家和西方画家各自在两平米的纸和布上作画,画的是“万里长江图”。作品完成后,西方画家只画了长江上的某一点,而中国画家却从金沙江画到了黄浦江,沿岸的每个景点都展现在读者面前。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速写在生活中,特别是在收集素材时,充分利用了散点透视这一方法。
在大山的深壑中,在大川的舟楫上,一丘一壑无独具特点。画家审美情趣“筛选”着“定格”在自己眼里的客观景物,而在画面上留下自己的主观符号。“搜尽奇峰打草稿”,置身于大自然中的画家可以不遗余力,自己转动360度的视角直取所爱,通过速写将所用素材全部揽入囊中,而将无用之物弃之。中国画的传统绘画的优势因素在速写中得到了应有发挥。
散点透视是中国画艺术独有的表现形式,它使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而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画面形式的变化上和经营物象的位置上,合理的运用散点透视使画家在绘画中可以游刃有余。
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是不固定视点,画家以游动的视线来观察和表现物象,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是一种突破了视域局限的动态展示,不受自然和空间的限制,更重视感觉上的适宜,在观察物象表现物象上更自由,更具灵活性,空间更大。而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是把视点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即在一个固定视点来观察和表现物象,把客观物象按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如实的表现出来,这种透视方法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物象不能进入画面,绘画表现上也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
自古至今,散点透视在中国画的表现中得到不断发展,也更加成熟,为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段提供了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施展本领的空间。在中国画中为了突出主题、表现意境,画家在构图时不受固定视点的局限,面对自然景物进行写生时也不受视野的限制,采用移动视点的观察方法,画家观察自然景物时可以自山前而窥山后,自山左而望到山右,可以转着身看,也可以边走边看。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引唐张彦远的《画评》说“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道:“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可得不悉乎?”并指出画家不应拘泥于定点观察物象,“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景。人在东立,则山西却合是远景,似此如何成画?”应移动自身的立足点,从各个角度观察物象,画家在观察选取景物时步步移、面面看的办法,在对景物进行写生时,可以根据画家个人的需要,前搬后挪、东拉西扯、随意取舍、任意添加,“立万象于胸怀”,“随心经营”。游动的视线和不固定的视点观察法,使画家驱山走海,把相隔千里外的山川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把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空间景物表现在同一幅画中使描写景物的范围和主观情意的容量得到充分的扩张。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合理运用散点透视的典范,画家采用“移动透视”“不定点透视”的手法来处理场景大、人物多的画面,从城郊到城内,从桥上到桥下,从屋内到屋外,表现的场景与物象是以主题立意为主,充分发挥画家艺术的主观能动性,正因为画家合理的运用了“散点透视”方法,在创作时经营位置的空间就更大,变化就更自由,可以不受固定视野的限制,便于将不能出现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之内的但又相互联系着的事物很完整地处理在一幅画里,宽阔的视域使表现幅度有了更大的延伸性和可塑性,从而可以更突出、更完整地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等都是合理运用散点透视的优秀作品。
散点透视给画家在表现形式上带来极大自由,画面构图的幅式也相应的不断变化。速写充分吸取中国画构图幅式这一优势,使得速写的幅式多样化,形式变化更丰富,更具特点,如团扇、半扇、册页等。只要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框子,而是随表现内容的需要择取最恰当的幅式,这样也符合了艺术发展趋势要求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要求。
张春新作品欣赏
文/张春新
作者:张春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