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998年,司徒乃鍾先生遵照父親的願望,在香港將其父司徒奇創建的“蒼城畫會”(1976年在加拿大成立)而另行註冊“蒼城畫院”,為嶺南畫派第四代的藝術群體。“蒼城”二字是取之于司徒奇先生的別號。無論是蒼城畫會還是蒼城畫院,都是以繼承嶺南畫派的藝術精髓為宗旨。它作為成立較早而有影響力的中國書畫藝術團體之一,在國內外尤其在廣東、香港及海外華人藝壇中,享有盛譽。
今年11月由司徒乃鍾先生領銜蒼城畫院的畫師書家作品,將首次光臨浙江省博物館所轄的浙江西湖美術館展出。在此展出有二重意義:一,是對本身的影響。浙江西湖美術館是在1928年原杭州國立藝術院舊址上興建的,有著深厚的藝術底蘊,是浙江一處重要的藝術展示場館。美術館自1999年開館以來,中國有影響的書畫大師藝術作品均在此展出過,如吳昌碩、徐悲鴻、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關山月等數十位名人大師。蒼城畫院的畫師書家作品在此展示,在對外展示其書畫藝術風采的同時,將對自身也是一次重要的鞭策和鼓勵。二,是對社會的影響。杭州是國際藝術交流的中心之一,集聚了中國美術學院等一批重要美術教育的高等院校,對本次展覽的交流和傳播以及影響力,提供了良好的人文藝術環境,通過這種與社會的互動而達到雙贏。
嶺南畫派是中國現代畫派中的重要一支,它有別於津京畫派、海上畫派等。它注重寫生和側重自然之色等創作理念,融匯中西繪畫之長,既有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制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的繪畫新格局,被譽為中國最有活力的藝術畫派。蒼城畫會的創辦人司徒奇,與關山月、黎雄才並稱為“春睡三老”,同為高劍父的門人。鄭竹三譽之為“我國現代中西融和之大師級畫家,是繼高劍父畫派之文脈的重要代表,亦是列為華夏五大畫派之一嶺南派的中堅者。”他的畫作走中西融合之路,倡筆墨千古不易,行外師造化之神。他的四子司徒乃鍾,以上乘的家學為底子,青年時代更留學加拿大,習西洋藝術,繼承並進一步發揚司徒奇的藝術主張。
蒼城門下人才濟濟,司徒奇的弟子活躍於香港的有司徒乃鍾、胡卓麟、張婉、盧榮基、馮應祺、陳敏民、鄭緯君、陳榮森、黃彥華等。在海外的有加拿大的司徒乃鏘、在澳洲的周幹全、在台灣的黃昭豐、在新加坡的李淑芝等。司徒乃鍾自一九九八年回歸香港,即辦蒼城畫院授徒,可謂桃李滿門。這個展覽展示了蒼城三代畫人的作品。作為嶺南畫派的藝術傳承群體,奉行“尊師重道,奉獻互助”,將司徒奇先生的勵精治藝、疏財助藝的“蒼城精神”發揚光大。這種以藝會友,以友促藝,追求畫院群體共同發展的藝術學習和創作方法,令人羡慕,也使畫院的藝術聲譽與日俱增,讓人體會到一種“藝出蒼城別樣情”的藝術精神。
蔡慧榮女士作為蒼城畫院同學會會長,為此展的籌備幾番來回于港杭之間,並惠贈笔者蒼城畫院同仁的展覽畫冊,還囑已寫一些賞感。雖然過去在浙江西湖美術館見過很多外來開書畫展的,但真正點評他們的書畫作品還是從未有過,在此只作嘗試性賞述,不對之處,請多指正。
一、多題材、眾元素。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嶺南畫派的重要風格是注重寫生。大自然和社會變化為藝術寫生和創作提供了充分的養料。作品中有一部分題材是反映人與自然、動物與自然的,這也是嶺南畫派最善長的。通過寫生,觀察大自然當然要比師法傳統經典更加貼近現實,讓作品更有一種親和力。所畫題材的圖式各不相同,所用色的元素也非常多。這也符合蒼城畫院近年所宣導的多元化地探索繪畫語言之追求。
二、深入生活,貼近實際。這幾年人們熱衷於追逐收藏張大千、齊白石和黃賓虹等藝術大師作品,由此對藝術的創作也帶來不少負面影響。較多的畫家對創作反映時代現實和歷史題材的作品重視不夠,有些畫者幾乎足不出戶,整日就是臨摹可賺錢的大師作品,而忽略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這可以說是畫界的悲哀。在展出的蒼城畫院作品中,我們所看到的則是另外一番景象,反映現實生活的畫作佔了大多數,如司徒乃鍾多幅以香港景物為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的作者,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對現實和生活觀察後,再將其用繪畫方式記錄下來。這種深入生活來反映時代、反映現實的繪畫作品,在當今尤其珍貴,是值得大力推廣的。
三、視野寬闊,推陳出新。蒼城畫院畫師的作品給人一個很深刻的印象,就是畫作視野寬闊,作品反映的題材多姿多彩,似無一類同。當前畫壇受商品經濟的衝擊,類同的題材,或類同的圖式作品充斥市場,讓人覺得俗不可耐。書畫藝術品是給人們帶來精神愉悅的載體,決不是單純為了錢去創作的。然而以市場定位導致程式化、類同化、“經典”化的作品已將藝術家引入了歧途。可喜的是在蒼城畫院的畫師作品中,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從寫生積澱中而產生出來的藝術作品,難能可貴。當然中國畫的創作是決不能脫離傳統的。它講究的是,中國畫的筆墨千古不變,但是形式當隨時代。而清代大畫家石濤也說過“筆墨當隨時代”之話,聽之似乎兩者有些矛盾,但實質上是不矛盾的。石濤所指的筆墨是一種符合時代需要的筆墨(媒介、設色)。具有強烈嶺南畫派特色的蒼城畫院,正是繼承了石濤所指的那種符合時代需要的筆墨。這次展覽中的很多作品,用色大膽、逼真,顯現出鮮活的時代氣息,讓人耳目一新。
長久以來,藝術的發展多保留著較強的地區性,各自囿於自家的傳統。這次展覽展示了嶺南派折衷中外、中西共融、既傳統又創新的藝術風格。通過跨區展覽,能夠促進不同地區的藝術交流,有利於我國藝術的健康發展,讓藝術之花開出更驕人的花朵。
浙江省博物館書畫部主任
研究館員 趙幼強
2014年8月6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