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青绿山水

  中国传统绘画也称丹青,即重视色彩和工笔重彩。《考工记》曾文:“画缋之事。”“缋”指的是色彩。故六朝之前,色彩为绘画第一要素,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指出:“竹、松、叶浓也,凡胶清及色彩,不可进素之上下边。”强调色彩是正统。南朝梁元帝在他的《山水松石格》提到“炎绯寒碧,暖日凉呈”,早已涉及到色彩冷暖心理学领域。
  从绘画实践上说,隋代展子虔首开青绿山水画先河,唐李思训在隋设色的基础上,施于大青绿,用泥金勾线,创立了“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金碧山水画”。此后,李唐、赵伯驹、刘松年继承前代方法,寻求青绿精至之极,使青绿重彩山水达到了艺术峰巅。元降之后,成为社会文化繁荣象征的青绿重彩被水墨所代替,从而渐趋式微,尽管元代陶宗仪、清代唐岱试图复兴,并有《轰耕录》、《绘事发微》画论专述,然流于在设色技法理论层面,响应者寥寥无几。
  由此可知,青绿重彩山水的遗失毕竟是中国绘画的缺憾,故而,上个世纪30年代美学家宗白华在他的《美学与意境》中尖锐地指出:“水墨轻烟素描,虚灵如梦,超脱绚丽多彩的色相,却迷了‘画是眼睛的艺术’。”他有远见地指出:“中国画不仅有笔墨,而且尤当倾心注目于彩色流韵,浓丽清新的色相世界。”近百年,青绿山水重振旗鼓,黄山寿、贺天健、张大千、何海霞、谢稚柳等画家为此而不懈地努力。
  杨东平作为21世纪的一位青年画家,也着力于青绿重彩山水画创作的探索。他生活在福州,情系着福建武夷山,他要用丰富多彩、浓丽清新的色相表现美丽的武夷胜景。在画法上,继承传统青绿山水表现手法,不猎奇,不搞怪,不倚靠西方或日本岩彩来标榜“创新”,而是用当代人的眼光重新观照传统。所作之画,纵横大障,其石所大斧劈,白云用细线勾纹,有盘满动荡之势,画群松于壑内,周围皆斗立方快峻峰,高低参差。两壑之间,瀑布宫阙而出,奔入溪谷。在用笔上,坚韧遒劲、笔到力到,富于刚柔变化。用色上,青色、绿色、朱栗色、赫色皆施,偶有金粉晕之、勾之,色彩辉煌,体格高雅而清润不燥。应当说,作品在表达武夷旖旎绚丽奇妙的同时,传达出对当代青绿重彩山水语言的探求。

作者:汪为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