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在影像中与大众结缘

  当初施平离开武汉去深圳的时候,我就有点担心,一个平时比较讷于言的人,去深圳的报社当摄影记者会是怎样?

  以后,施平每次从深圳回来都会带来一些他拍的片子与我分享,也算是见证了其摄影作品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去年此时,我到深圳并有幸陪同他参加了一些活动,发现其在社交方面也很具有一个大报的首席记者范,但我还是能从其骨子里看到他害羞的本色,在我眼里依旧是一个“将摆动的手放在身后”的谦谦君子。

  近日,施平准备将他这些年在特区重大建设项目中拍摄下的一些照片结集出版,特地发来了一些样片要我点评一下。我是一个社会学者,虽说在摄影方面并非内行,但也算是一个摄影界的路人,也有过自己冲洗底片和放照片的经历,当年施平掌控着一个偌大的暗房时,我就是那里的常客。此外,在我的朋友圈中也有几位摄影界的行人,比如曾经以拍摄“东北人”而着称的摄影大师林永惠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我和施平的战友。与他们交往的好处就是能看到未经修整的“毛片”,知道“正片”是怎么来的。现在社会上比较时尚的是:摄影作品像绘画一样,以描为主;绘画作品像摄影一样,以像为主。且不谈二者在艺术方式上的冲突,仅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一个将个人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不为观赏者留下一点想象空间的作品,就已经偏离了艺术的初衷。真正的艺术作品就像一粒种子,最终要在大众的心田里开花结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像“开光”、“吃水线下”、“漆女”等作品都可以作为建设者之歌而置于大庭广众之下。艺术中的时尚与经济中的资本一样,虽然品位很高,但是终究只能为少数人拥有。以上所言,被我视为受命于施平的底气,亦或是施平视我为一个摄影路人中的社会学者、社会学者中的摄影路人而点将。

  我与一位佛教界的大法师有所交往,每次分手之时,他都要嘱咐我多写字,我也未究其原因。但从此以后,我写书法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使命感,并觉得自己的书法作品平添了几分灵气。既然写的多,那么要的人就多了。回头一想,也许是大法师看出我与人有书法缘,所以要我写字送人罢了。我想施平是否与我一样,也要以他的摄影作品与大众结缘,于是便有了这本摄影画册《筑?地标》。

  我看施平与大众结摄影缘有以下三个有利的条件:

  一是他天生就与艺术有缘。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施平的个人形象在人堆里你不一定会首先发现,但是在人堆里你一定会首先发现他造就的艺术形象,这就是他人生的另一面。要是算命的话,他的一生都是与艺术为伴的。到目前为止,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转折无不与艺术有关,这说明其艺术特长是命运安排的,此乃“生而知之”的特点之一。比如眼前的这部《筑?地标》,只能出自一位长期呆在城市建设第一线的摄影家之手,他通过摄影为深圳特区的重点建设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影像。据我所知,施平的艺术特长并非是以“学”显现的,他所擅长的摄影、书法、篆刻和绘画等门类,都是无师自通而益加精进的。施平从小到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尖子,这是“生而知之”的又一特点。施平从小天地进入到大天地之后,还算是一个“天才”吗?我想应该是的。至少在我看到“共餐”这幅作品后就在想,未来的工友们如果都能像这样吃上一份安稳的工作餐多好啊!对于现实世界中的那些还在满街找饭的工友来说,这种画面难道不是一个梦想吗?这就是他的作品给我的启迪。

  二是他在摄影上不作秀。孔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吾从先进。”将孔子的话用于摄影上来说就是:最开始搞摄影,是没什么讲究的;后来搞摄影,就变得高雅起来了。现在有些搞摄影的“君子”已经把自己看做是搞摄影的,而不是照相的了。但凡这类“君子”拍出来的照片都有明显的摆设痕迹,这源于他们让被拍摄者产生了敬畏之心。我所认识的施平,则在很多地方都把自己看做是一个照相的,而不是搞摄影的。在许多摄影人认为不值得出手的场合,施平都能出手,以至于你不会把他和一个摄影行家联系起来。从这本画册中有人物的场景来看,片内片外,该干活的干活,该照相的照相,施平让相机起到了第三方存在的零界作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任何风光的事物都是在第三方的作用下而形成的零界状态。如“点赞”这幅照片,站在半空中的工人发现镜头之后伸出了大拇指,这一举动说明拍摄者所在的地方也很惊险,这时候在画里画外,让人分不清他俩谁在关注于谁。

  三是他有一股子敬业精神。施平离开武汉去深圳当一名摄影记者,就其选择来说就有一股子“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气概,一看就是奔事业去的,而《筑?地标》一书正好让我们见识了他的一条事业线。通过施平的眼睛,我们可以从“国贸圈”与“新机场”看到深圳建设的时间跨度;可以从“丈量与飞天”联想到深圳建设的深圳速度;可以从“一毫米”感受到深圳建设的质量标准,这就是他与我们在摄影上结下的缘分。关键是那些施平曾经筑梦的地方,如今都成为了深圳的地标。看了这本画册之后,我对施平在摄影事业上投入了如此的精力和时间,感到由衷的敬佩。由此而知,每个人的“中国梦”都应该建立在敬业的基础之上。

  不知我说的这几点能否有助于读者和作者结上摄影缘,反正我是通过这本画册与深圳的建设结了缘,与深圳的建设者结了缘。

  2014年9月13日于武汉

作者:范植桓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