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苏坚:要“买历史”,更要“创历史”

2015-08-26 09:22

  “中国美院包豪斯藏品事件”前段时间曾引发讨论,应该说,中国美院在本次事件中公开、诚实、大度的正面回应,公关是合格的,值得同行学习。

  相对于多年前中国美院刚刚购进藏品时同行圈内的零星消息报道,本次“舆论”事件无论对于具体单位中国美院及其包豪斯研究院,或是更大层面的设计学科、学术,都是多赢,印象中,不知道是因为设计专业太重实际、实操而陋于自我宣传,还是别的原因,设计学界还很少出现过这么轰动的“事件宣传”。设计专业及其学术研究藏在象牙塔里,怎么服务社会?

  作为也关注过历史中包豪斯成就的教师,粗略考察的话,我认为包豪斯在中国同行心目中的“伟大”乃至将之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泛化、神话化,远远高出其在西方世界的真实。

  包豪斯的世界影响力能有今天,其传播和广告上的用功,立下不小的功劳。且不说德国国内有包豪斯档案馆、魏玛包豪斯博物馆和德绍包豪斯博物馆等,关于包豪斯研究的机构、收藏、展览、出版物等也众多,其面向世界的推广也是不遗余力的,这种推介当地已经用上“旅游文化”方式,据称现在花费40欧元你可以在德绍包豪斯学校度过一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包豪斯传播已经瞄准开放不久的中国市场,其时已在广州美院开办了一场面向中国的展览,较近的大型推介例子是几年前在上海举办的“包豪斯道路”中德国际学术论坛及大型文献展。包豪斯在国内的“神话期”还没过,跟这种传播、推广延续有关,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一直以来设计学界一直重实践、轻研究,关于包豪斯乃至国际设计的研究、宣传、教育等还不够深入和全面,信息遮蔽产生了额外的“神秘感”。

  一般来讲,设计创新主要指两点:一是技术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材料技术创新和应用;二是风格、样式创新,但这一点因为历史的借鉴和承传,历时越长往往越不好判断为唯一独创。所以,我认为包豪斯最重要的“历史遗产”,或者说其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效应源,来自于两处“质地”:思想遗产和教学体系。第一,从思想上,在上世纪初的1919年,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心之一的德国,沿着自工业革命延伸开来的设计现代化思路,与社会思潮、运动结合,因应社会现代化、生活城市化的需求,在包豪斯开创者那里结出“技、艺统一”地为平民百姓设计便用产品、设计为民众服务的思想,这不但便利于自身产品社会化,便于自身实践思路和社会合拍,更便于自身实践易于大众接受。第二,如果说第一点多少为其时欧洲国家多地、多组织、多人物所平行共有,则身为一所学校,其在教学上的探索、创新和不拘一格聘用的人才、培养的人才,使它即使关闭后仍不断扩散影响力有了无尽的源泉。此后事实证明,其教员、学员在世界各地(比如战后的美国)持续接力推广、实践“包豪斯”,让它的形象似乎比真实更伟岸。“包豪斯教育”对中国的广泛影响应该是1980年代后的事(间接从日本、港澳台接受,而且不是完整内涵的包豪斯教学体系),而正因为一直以来艺术教育现代化的断层产生的饥渴感和陌生感,让初接触的同行“神化”之。

  反过来假设,假如没有后来的二战影响因素,综合以上两点,或者可能得出这样一种假定:包豪斯的社会影响效应主要会局限于德国及近邻欧洲国家。我由此进一步想要说的是,这样的假设结局,并不意味着否定、低估包豪斯的社会成就,相反,这恰恰证明设计、教学及其相关实践、研究,应该特别考究一点:其地属性,为当时的德国社会发展服务。尽管后来证明,现代设计、国际设计向精英化、普世性滑落,其教学模式也向机械化滑落,但不可否认包豪斯的“地属性”。这一点,与其用后来的普世性否定,不如反问为什么“包豪斯之外”没有更多的现代设计、教学的探索之路?后来世界各地反现代化的地域化设计、教学探索说明了什么真实需求?

  我相信,“德国设计”能有今天,特别是由其设计产品能行销于世界各地而创造社会富裕,除了过硬的技术和品质,无不与以上包豪斯式的传播效应和精神动力有关,而“地属性”、“内消费”对我们启发尤大。中国人向西方“购买思想”的历程长得很了,我认为思想并不仅仅贵在“买而拥有”,还在于实践,而且是“地属性”实践,否则就是空想或必死于不吸地气。于此。设计可以说是“活着在本地的历史”,能被买走的可能只是设计的“躯壳”及其“用”。这是包豪斯生命力给我们最有益的教导:扎根本地,为人民服务。

  具体到本次购买藏品行动,有两个希望,首先,千万别让这些藏品长期在藏馆内“睡觉”,应尽可能大范围地向社会和公众开放,主动开展有效的传播、教育活动(这方面中国美院已做了不少工作,但据知情者称,目前藏品参观者主要是高校设计专业的师生,这说明藏品进境几年来,面向公众的推介、宣传服务做得不够。如果包豪斯被同行“神化”让我不以为然的话,我倒是希望它在大众中“神化”推广一番。)。其二,注重“买历史”,更要注重“创历史”。如果杭间先生的“自觉误读”的观点成立,则我认为,自觉、主动的“误读”就是一种历史,就像一直以来中国在伴随知识产权意识模糊状态下通过“擦边生产”的“中国制造”发展了经济,现在终于有条件要思考如何通过“中国创造”走向世界,中国设计已经开启思考“自己的设计”,那么,何不首先认真收藏、整理、辨认、研究“误读历史”?何况,从入世之后开始意识到并实践“我的设计”,目前也没见到明显的——尤其有助于公众知晓的——对中国当代设计历史的收藏、整理、研判、推广行动。据称中国美院正在起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有意思的是方案“购买”自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和筹建“中国民艺博物馆”,我倒认为,开启“中国现代设计之路”的学术研究和启动“中国近现代设计收藏”、“中国现代设计艺术馆”项目也是设计界的当务之急,那些“天价”划出一部分用于后面这些本土项目上或更有现实意义。

  总之,在国家层面刚刚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但马上又有相关国家学术研究机构经研究断言“中国工业落后德国100年”的当下,推介包豪斯也好,发展中国设计也好,希望在发动和教育民众、哺育人才、设计实践等各方面生成我们的“地属效应”,担当起历史责任,开创属于自己——设计改变生活——的历史!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苏坚<b><a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