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0-09 15:27
袁远《There is no there there》
2015 年10 月20 日,马凌画廊将于巴黎空间隆重呈献中国画家袁远(1973年生于中国)首个国际个展《There is no there there》。展览标题摘自现代艺术发展触媒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的1937 年著作《Everybody’s Autobiography》。
受斯泰因启发,袁远的作品呼应了作家在外30 年后从巴黎迁返加州住处的第一印象,以及幽灵般面目全非的场景:昔日的风光今天全然不复再。从斯泰因对漫失的抒情描述拓展开去,袁远以镜子为基序展现一系列想象中的内景。镜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 年,在黄帝盛世之时已有关于镜子与幻兽的传说──古人相信,皆凡所有反射面都能通往珍禽异兽栖居的异度空间。自此,镜成了反复出现在文学里的象征──如在莎翁和希薇亚・普拉斯(Sylvia Plath)笔下,其连续性和周边环境便与人的灵魂结下不解之缘。
此次展览空间分三部分,第一展厅展出的镜面画作系列为现实的畸变开启门扉。相邻的大型全景壁画则以凡尔赛宫的镜厅为建筑学基准,描绘一个挂满镜子的大厅。每幅作品让人联想到黄帝传说,同时,其细腻的肌理影射肉眼所见的空间背后的另一神秘维度,以及两者不协调的畸形。这种在视觉感知和不可见的现实之间不断转换的变戏法,将袁远作为视觉叙述大师的技法发挥至极致:他主宰眼前的“现实”以及其揭示方式,从而赋予画作一种诡秘的氛围。面对镜子的观者理应沉浸于四围的布景之中,但正如布莱姆・斯托克(Bram Stoker)的哥德小说《德古拉》(1897)情节所述,这些“镜子”反映不了“镜中人”的倒影。诚然,你并不是事实的见证人,而只不过是在串连袁远笔下那些徘回于可信和不可理解之际的种种画面。
第二展厅转移至一组同样以镜子为创作元素、但着眼于描绘旋转大门的画作。正如另一个房间所示的作品,这一组场景在包围观者的同时亦暗示了门后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光景。作品呼应酒店大堂和博物馆门廊等堂皇入口的建筑美学,藉渗透有关动态和连贯性的概念对照周遭被遗弃的景观:以堕落的水晶灯为例,时间彷若停留在濒临拆迁的颓垣败瓦之中。连续性以及囚禁之间的强烈对比反映了镜子在小说如托马斯・哈代的《镜中人》(I Look into My Glass)(1898)中的矛盾作用,阐述时间伤人的流逝。这样一来,袁远为其视觉叙述添上变局,诱使观者回想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不安疑问:昔日的风光是否真的不复再?
在最后的展览室里,袁远展出一个盛大的揭示── 路易十五式的奢华室内建筑,由下而上都满载着丰富的洛可可风格元素。与先前的布局相比,这个场景似乎从一开始就排绝了生活,彷佛观者刚才所见人去楼空的凋零状态亦只不过是海市蜃楼。 不变的是画作肌理的细致:袁远透过画中镜里的矛盾影像隐射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著作《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0),在建筑学的语境里构成美与腐朽之间的抵触, 同时带出镜子与自恋6的象征联系。作为结语,袁远在此呈献最后的变局并带观者回到他的戏剧性手法── 每幅作品都是情节叵测的舞台。
《There is no there there》点出了袁远作为视觉叙述大师的身份意义。在文学层面上,袁远从古代至后20 世纪间撷取各个变局和转折点。以象征为奠基的作品引伸至小说、恐怖和浪漫主义,敦促观者反思他们自身的感知和存在。袁远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是当下中国最受瞩目的青年当代艺术家之一。此外,由著名艺评家丘文宝博士(Dr. Voon Pow Barlett)、马十灯(Rache; Marsden)等人撰文的袁远作品集即将于2015 年年底面世。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5 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