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砚本不凡” 苴却砚石艺术的传奇与魅力

2015-10-23 14:05

▲苴却砚石艺术精品在深圳皆一堂百工艺术馆展出。(主办方供图)

  ▲苴却砚“净叶禅”。

  ▲苴却砚“荷花”。

  “水浮香墨——苴却砚石艺术精品展”目前正在深圳皆一堂百工艺术馆展出。砚雕名家罗春明昨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关于中国“彩砚”——苴却砚石艺术的传奇与魅力。

  罗春明为攀枝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家”称号。罗春明是最早的苴却砚开发者之一,在苴却砚理论研究和石雕创作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罗春明还著有《中国苴却砚》一书,其创作的苴却砚雕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均有展出。

  “苴”:“居”“左”读音之辩

  苴却砚产于四川,中国名砚之一,以其丰富的膘、眼、线、纹等众多石色称雄于砚界,被誉为“中国彩砚”。其石色紫黑沉凝,石质致密细腻,莹洁滋润,发墨如油,存墨不腐,石晶绚丽丰富。石材产于中国西南攀西大裂谷金沙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之中,此地古称“苴却”,故谓之苴却砚。

  接触苴却砚,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它的读音。苴到底读“居”(ju)还是“左”(zuo)?

  罗春明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苴”字不常使用。翻开《现代汉语词典》,“苴”只有一个读音“居”。于是,按照词典所示,便有了“居(苴)却砚”的读音,“而探讨砚名的来历,发现这个砚名来自地名,即‘古之云南省大姚县苴却卫’,而这个地名在当地读‘左’,于是便有了‘左(苴)却砚’的读音。”

  “词典派”认为,只有词典才是正确的,必须读“居”。“地名派”却认为,地名是地方文化,也是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即使在今天这个读音也没有改变,所以应该读“左”。

  是“居(苴)却砚”还是“左(苴)却砚?”罗春明表示,为了这个读音问题,他曾数次写信到相关单位,如国家语委等,均得不到明确的答复,“索性,两种读音都用,只要知道其物为何就行,至于读音,‘居’、‘左’都行。”

  “彩”:绿佳黄次褐再次

  罗春明介绍说,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苴却砚起源可追溯至宋代的泸石砚。清同治年间,寸秉信所雕之砚名噪一时。清末民初,苴却砚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被评为“文房佳品”,然而由于采石之艰难,地域偏远,苴却砚一度失传,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重放异彩。

  “中国古代的文人一直都对砚格外喜爱,认为‘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与砚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罗春明说,苴却砚其石质细密腻滑、莹洁滋润、抚之如婴儿肌肤、扣之声音清越铿然,视之文理清秀。“毫不夸张地说,苴却砚集端、歙二砚优点于一身,雕刻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多元风格。”

  苴却砚为何有中国“彩砚”之称?罗春明表示,“彩”指的是砚石上绚丽多彩的“膘”,“‘膘’指的是一种夹杂在砚石里面的层状结构。苴却砚不仅有质纯灵动的石眼,而且还具有绿膘、黄膘、玉带膘、胭脂冻、水藻纹等特点,因而有‘彩砚’之称。其中绿膘鲜绿多彩,黄膘纯正亮丽,胭脂冻肉红柔和,复合膘则由多种石品花纹混合在一起,色彩更加绚丽丰富,往往形成多姿多彩的天然水彩画,这也是其他砚石所不具有的,可谓独具特色。”

  罗春明强调,就苴却砚的彩膘而言,业界认为,绿色为最佳,黄色次之,褐色再次,“苴却砚石的主要矿物质为绢云母、绿泥石、白云石,次要矿物质有石英、黄铁矿、电气石、金红石等,因其层状特殊,故而形成不同的色膘,集万物之灵气,浑然天成,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雕”:因石造势妙造自然

  “砚雕不是石雕,是文房用品,还是得留最好的石头做砚台。”谈到采石,罗春明表示,在所有的砚石开采中,苴却砚可谓艰、难、险,“苴却砚石藏于金沙江畔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峭壁之上,悬崖如壁,坡度在70度以上,下面是湍急的江水,采石者攀岩采石,然后像蜘蛛一样背石下山,望着脚下湍急的江水,如临万丈深渊,其采石之艰难,可见一斑。”

  罗春明表示,砚雕是一种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砚雕艺术品不但有巧、妙、绝的技巧和别具匠心的构思,而且砚的造型雕饰体现着雕刻、绘画、书法、篆刻、造型及文字等艺术修养。“砚雕的精髓强调以刀化笔、随石赋形、以意为之,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所刻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博古器等皆透露出一种高旷脱俗的风雅神韵,浓郁的书卷气充满了浪漫的诗意。”多年的砚雕经验,让罗春明在继承父亲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和弟弟罗伟先、罗润先创新出一种“薄意彩雕”的雕刻手法,在业界声名显著。

  罗春明说:“砚雕不同于雕塑。雕塑是主观的,用一块泥,你想把它做成什么形状,基本都能实现。而砚雕是客观的,石头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创作者要充分了解石材的性质,光想是不行的,要根据石材的天然条件进行创作,即巧形俏色,去发现石头的美。这好比男女相爱,必须双双陷入爱河,才能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藏”:收藏市场的蓝筹股

  中国人对文房用品的喜好由来已久,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其中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砚台自古便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早在明清时期,一方好砚便能换回一座四合院。因此,在收藏之风盛极的今天,古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优秀的雕刻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藏家的青睐,其价格也随之上扬,拍出百万元、数十万元的价格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就名砚市场的整体价格而言,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罗春明说:“苴却石取材不易,仅有千分之一能做成苴却砚,而大量的苴却石边角余料则可以做挂件、摆件甚至烟灰缸之类的小物件,市场前景广阔。”

  此外,罗春明还表示,在砚台收藏中,最受重视的,也是增值最快的,当数历代名家砚。收藏家应关注砚台的人文背景,即“砚贵有名,身价倍增”要义,关注铭文,对其中所包含的“故事”也要重视。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