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朋友圈里的艺术品拍卖

2015-11-03 16:48

  虽然喜欢艺术品的人不少,但真正会去拍卖场上举牌的却少之又少。“艺术品拍卖”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似乎只有经济实力雄厚的人才有机会参与。不过,近年来随着艺术机构对于中小藏家的购买力越来越重视,价格亲民的拍卖专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艺术品电商的兴起,让价位较低的“网络拍卖”普及起来。不过相比之下,“微信拍卖”发展更为迅猛,微信的实名制、实时性、“小圈子”模式,显然让参与其中的人更能找到“拍卖”的感觉。“微信拍卖”降低了艺术品拍卖的门槛,也简化了拍卖的流程,为普通艺术爱好者轻松参与拍卖提供了可能。

  小圈子的游戏

  微信拍卖可能是迄今为止最简便的艺术交易方式,开一个微信群,加上一群好友,一边闲聊一边出价,谈笑间就把作品给卖了。从2014年开始,新的微信拍卖群不断涌现,“阿特姐夫日夜场”、“艺麦微拍”、“蔷薇拍卖”、“周周拍”、“大咖拍卖”等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

  卓克艺术网董事长牛育民是“艺麦微拍”发起人之一。这个成立时只有五六十人的微信群,成员都来自他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圈,互相买卖藏品是圈子里常有的事儿。不过,把这件事放到微信群里做,大家都是第一次。

  “试了几次后觉得挺好玩儿,我们就想,为什么不做一个开放的微信拍卖群呢?”牛育民和朋友们的想法,在2014年1月变成了现实,“艺麦微拍”正式上线。通过老成员邀请新成员的方式,“艺麦微拍”的成员越来越多。参与拍卖不需要保证金,牛育民并不担心买卖双方信任的建立,因为大家彼此认识,靠的是信誉。

  2014年2月成立的当代艺术拍卖群“阿特姐夫日夜场”,其前身其实是一个红包群,群里大部分成员也都是发起人——上海泓盛拍卖电子商务部总监、赵涌在线艺术品事业部经理胡湖的好友。

  这两个微信群都直接在群里发布拍卖公告和最新报价,群里的成员则通过直接回复或私信拍卖师参与竞价。比如拍卖定在晚上8点开始,那么在一个小时内,参与者可以发送“拍品号+出价金额”竞价,拍卖主持人确认“有效”,则此次出价有效。截止到当日9点,若5分钟内无人加价,则最高出价者胜出。

  与“艺麦微拍”和“阿特姐夫日夜场”的竞拍形式不同,“周周拍”和“蔷薇拍卖”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发出拍卖公告、买家回复的形式进行竞拍。不过,公 众号也离不开现实中“朋友圈”的参与。“初期有一半的参与者是我们圈子里的,拍品也主要来自我们签约的1000位画家。”“周周拍”发起人文化中国艺术会馆执行馆长高松说。

  简单快捷的交易

  其实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拍卖并不新鲜,10年前就有QQ群拍卖,这两年也有微博拍卖,但高松认为,微信的优势很明显:“QQ群和微博不是实名操作,像个大聊天室,大家戴着面具,随便说点什么还行,实际交易则存在问题。微信则不然,它一开始就是实名,并与手机捆绑,自我过滤功能很强。”策展人夏彦国则这样解释:“假使在微博的平台上竞价销售作品,必然会吸引很多无关的人,甚至会引起不好的言论争执,太公开化的平台也不好。”

  微信拍卖最大的优点是低成本、快捷方便。相较于传统拍卖,你不用花时间穿梭于大大小小的预展现场,翻阅浏览艺术家和作品的档案资料,经过繁复的报名程序参与竞买。只需轻点手指,输入自己的基本信息提交给运营方,然后躺在沙发上,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就可以参与交易。

  目前,在微信上参与竞拍的多数是当代艺术圈里的人,有藏家、媒体人、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画廊老板与经纪人等。他们都有收藏购买的需求,但每个人的购买实力和审美趣味不一,传统的大拍并不一定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拍卖公司到了拍卖旺季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买家,但现在请买家到现场变得越来越难,买家对于可买可不买的作品也越来越谨慎。而微信拍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一旦买家进入这个群,每天都会习惯性地去看微信信息,只需打开手机,看看当天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作品,有的话就参与一下。而这种方便快捷同样吸引着委托方。

  最重要的是人气

  微信拍卖的交易模式跟传统拍卖业务没有很大区别,关系维护与运营者的专业度仍然是核心竞争力。因此微拍平台组织者的影响力在微信拍卖中颇为重要,能直接提升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度,降低

  “拍而不买”发生的概率;

  组织者的平台背景

  所附带的信

  用指数同样能够拉动参与者的热情,如春节期间红极一时的“微信红包群”效应,群主的朋友圈往往决定了红包的活跃度。

  机构本身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性,用任何平台做拍卖,都是可行的。做固定客户和回头客为主的模式,不可能像互联网产品一样,能够吸引源源不断的新买家加入。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会沉淀出相对固定的购买群体,即核心客户群。

  微信拍卖群必须有人气,有人气才有买卖。因为有群人数限制,胡湖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清理筛选,把总是不出价的人请出去,再把新买家加进来。有时作品放出来,群里会有人大叫“好丑啊”,但只要有人叫出第一口价,结果就不会太坏。“无底价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出价的机会,”胡湖说,“拍卖就是出价越多你越想出,少了你就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微信拍卖里也有炒作抬价。只是作品单价低,不会抬到很夸张的地步。

  成交价多在万元以下

  万元之内的成交价是绝大多数微拍艺术品的价格区间。阿特姐夫群的定位是20万元以内的作品,目前最贵的拍品是年轻艺术家袁远的《雨》,以36.96万元成交。胡湖表示:“价格在10万到20万元之间的高价拍品每周都会出现,但并不是主体,作品的整体均价还是维持在1万元左右的水平。”他的微拍群2014年的总落槌价是1045万元。

  “艺麦微拍”也将大部分的拍品价格定位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就像牛育民所说:“这个平台拍的艺术品都像麦子一样,很小,也不贵,希望普通人都能接触到,这也是‘艺麦’名字的由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微拍不适合高价艺术品。在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拍卖公司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鉴定并非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大家对现场拍卖尚不放心,更不可能只凭图片网购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即便有朋友圈做信用担保。

  据统计,在微信拍卖群中不乏一些身家上亿的大藏家,但相对活跃的买家群体还是以年轻的中小藏家为主,这些人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需要,他们在这个群中完全可以发现并找到一些价格在自己承受范围内的藏品。微信拍卖价格起点低,不少以前一直跟艺术打交道却买不起的人买下了生平第一件艺术品。

  “我的目标一开始就不是艺术圈内的那些大咖级人物。相反,我的主要买家定位是艺术圈的众多从业者,以及市场上的中小玩家。这些人了解艺术品,了解艺术品的价值,但在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去拍卖行举一口的。而在微信群拍卖,就可以很简单实现。”胡湖表示。

  在胡湖看来,微信拍卖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要么通过微信走到更加正规的操作方式,要么做一段时间后难以为继。但是这个过渡阶段的后续可能会衍生出其他想象空间。牛育民将“微拍”看做一种好玩儿的“收藏群体的业余活动”,能否有长期发展还得看微信平台能否研发出专业的拍卖平台。王一鹏则表示“微信拍卖目前更像是一个游戏,而非生意”。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