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蕴藏历史的古代服饰

2015-12-09 10:12

  木板漆画《汉成帝班婕妤》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服饰可遮羞御寒,还可折射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图腾崇拜、等级制度、色彩观念、宗教信仰等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云想衣裳花想容”……读中国古诗,多见描写服饰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服饰发展历程中深邃的思想、智慧及文明。

  时光倒回新旧石器时代的画卷:那个50万年前漫天飞雪的冬天,严寒袭来,北京猿人开始用兽皮裹在身上抵御寒冷,这种本能的行为,无意间成为人类辉煌服饰史上迈出的第一步;在山西许家窑遗址中出土的石球,预示着人类开始进入利用野生纤维搓制绳索的时代,进而搓线捻绳、纺线织布、纺轮骨针、兽骨兽牙、石珠扇贝,各种饰品相应而生。那时的人类,已经开始了农耕畜牧,养蚕缫丝的生活,人们戴冠穿衣,佩戴首饰,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文明时代。

  走过夏商时期,在礼制为上的周朝,服饰除却驱寒蔽体的本有功能,还被赋予“分贵贱、别等威”的重要内涵。以天子为中心的冕服制度、沿用了3000多年的十二章纹、还有那已具雏形的冠冕,都成为后人惊叹前人智慧的经典。

  十二章纹,称得上是传统服饰纹样的精华,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纹饰本身的审美意义,人类借助日、月、山、火、藻、黼等为代表的多种纹样,用于巩固王权和禁锢思想。

  春秋战国,溢彩斑驳。绸、绢、帛、锦、罗、绮、绨等面料的多样化使得此时期纺织品上的纹样更是异彩纷呈,艺术风格受到当时整个社会风气影响而显得活泼生动,凝重之气荡然无存,服饰纹样突破了商周奴隶社会装饰纹样的传统基调,强调夸张和变形,将图案和几何框架紧密结合,表现出新的美学风貌。服饰纹样记录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思想领域的诸多活动,并成为当下时期艺术的寄托。就连色彩从此时也有了不同的寓意:青赤黄白黑升为正色,彰显着无比高尚的地位;其它颜色则沦为了间色,成为地位低下的标识。

  秦汉盛世时期,官服制度找到最具体的定位,“衣”从此时传为永恒,“饰”在冠上大做文章,通天冠、远游冠、却敌冠、却非冠等等,一部庞大完整的冠服体系应运而生。深衣,成为汉朝流行服饰中的主流,它将上衣与下裳合为一体,男女款式既显大气,又不失柔媚。其款式完全因人而异,而且穿着方便,可以为文,亦可以为武;可以傧相,亦可以治军旅,因此深受当时社会各界喜爱。一时间,不分尊卑,不分男女,无论是诸侯、士大夫,还是知识分子、普通老百姓都竞相穿着,追赶这一潮流。

  进入魏晋时代,似乎有一股金戈铁马之气扑面而来。放眼北方广袤大地,晋室南迁,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近百年间,五胡十六国交替出场,少数民族着胡服粉墨登场并禁止汉人穿戴汉族衣冠,仍无法改变汉服在中原地区的主流地位。如此,胡汉两种服饰各不相让,却相互影响,于不经意间慢慢融合,悄然发生着变化。竹林七贤,可谓褒衣博带一词最合适的诠释;洛神画卷,算得上是那层层的垂髾和飞扬的帔帛最美的代言;而裲裆衫、裤褶服不再是胡人的专利,放眼望去,胡汉交融在服饰上体现得如此和谐统一。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一幅木板漆画《汉成帝班婕妤》,画面中坐者戴冕冠,上衣下裳;画面右侧女子穿杂裾垂髾服,衣带飘扬,颇具汉族妇女服饰特点;而抬辇的车夫戴笼冠,穿褶衣缚裤,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裤褶服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平民穿的服装。由此看,为方便劳作,汉族中绝大多数人已然接受了胡服,出现民族融合的景象。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繁荣的经济,丰富的物质,辽阔的疆域,统一的政令,使得长达290多年的隋唐盛世在服饰方面也多有经典:高腰石榴裙、圆领襕衫、轻薄大袖衫、翻领回鹘装、水田衣、罗衫帔帛半袖衫,甚至更为奇特的男装女穿,在这个朝代里兼容并蓄,体现着大国的雍容和豪迈。服与饰,成为彼时代国风开放无言的诠释。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将薄纱罗衣演绎得淋漓尽致,丝织工艺在此时达到巅峰,轻、薄、艳的特点无人能及,使得各国使者慕名而来,不惜重金倾囊购买。或许,唐人的薄纱在他们看来就如西洋魔术般奇妙。

  在宋代,受程朱理学影响,此时的服饰一改唐朝豪放雍容之风,趋向素雅和拘谨。不见了飞扬的帔帛,消散了低胸的高腰裙,转而满目尽是瘦裙罗衫,褙子绶环,药斑布更算得上这个时代最值得一提的产物,仿佛不再是琉璃斑驳的景泰蓝,而是由浓转淡的青花瓷。

  步入辽夏金元时代,可欣赏到各具特色的服饰。汉人治汉穿汉服,胡人治胡穿胡服。即便被胡人统治,从各类历史遗存来看,胡汉各自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已经在异族服装上相互留下鲜明的印记。马背上的民族建立元朝后,更为服饰文化锦上添花,顾姑冠、团衫、质孙服、辫线袄,一一出现,保留传统而不失变革创新。

  至大明时代,服饰文化艺术更趋向仪态端庄、气度恢宏的经典。龙图腾似已成为皇服的专宠,乌纱帽、凤冠霞帔、彩绣云肩、比甲、六幅裙、月华裙、凤尾裙闪烁着熠熠的光芒,官服品级的区分也使得衣冠上的禽与兽有了不同的含义,而大量赋有含义的图案也在明代高度发达的织绣工艺中如鱼得水般得以展示,服装成为这个时代一本没有文字的百科图画书。

  满人入关后带来的服饰更为精彩,旗装、旗头、长袍、马褂,几件服饰便将清朝那段历史鲜活地展现。

  服饰之所以为人们所重视,不仅在于它可遮羞御寒,更在于它可折射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图腾崇拜、等级制度、色彩观念、宗教信仰等深层内涵。古代服饰蕴藏着历史,一衣,一冠,皆可道来。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