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珩个展“调频”于2016年5月13日在阿拉里奥上海开幕,这是闫珩在阿拉里奥画廊的第二次个展,本次展览的11件作品均是闫珩近两年创作的最新作品。
《调频》 布面油画装置 318×216×12cm 2015-2016
《调频》的这个局部是一块废弃的电脑主板,闫珩将这个主板放进了作品中
从这个角度可以更一目了然的看见绘画作品和装置并存与整个画面之中
展览空间分为三层,一楼放置了两张闫珩的大幅油画装置作品,入口处是这次展览的同名作品《调频》。此次展览命名为“调频”(全称“频率调制”),是基于闫珩作品的特性。正如同调制之后的频率,他的作品具有连续性和出色的平衡力,幵向观众展示出幸泛的可能性和大量符号性的情节及情绪。闫珩说,调频这个名字的特征它概括了,它如果按那种玄学一点说,它能够体现一个人,或者说对一个人生,或者说有一定的指导,或者说暗示意义。但是我想真正一个艺术家,做艺术的过程到最终的结点,可能记住的是他的名字,由他名字伸展开几条线索,去了解他的艺术。这个是我这次展览的一个起点,当然我解释的不是具体这样一个词。
《迦南》 布面油画装置 左:110×91×8cm 中:110×91×8cm 右:210×91×8cm 2016
作品左下方是闫珩故意在此处设置的一滩蜂蜜
《自画像》 布面油画装置 111×91×9.5cm 2014-2016
闫珩总是对于社会的变迁、科技的収展、以及因此造成的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关注。这些关注点体现在他使用过的多种媒介和多个主体之中,也从涉及人类现实的符号性替代物露出端倪。闫珩并不是简单使用直接的方式建立不观众的交流,而是对自然科学进行了诗化的转译,以此更贴近人性。
《文明3》 布面油画装置 201×212×10cm 2015-2016
《文明1-母羊》 布面油画装置 150×154×35cm 2015-2016
阿拉里奥画廊副总监辛加铉认为,闫珩是在探索绘画本质的同时又探索装置等其它艺术形式,给予艺术品最大的可能性。他是一位极具才华而又忠于自我的艺术家。闫珩把绘画和装置两种艺术形式成功的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中既有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对人生深层的观察和苦恼,又有年轻人对于艺术独有的特质。
观众在闫珩作品《珩河》前走过 《珩河》布面油画装置 320×216×8cm 2015-2016
《爱情的智齿》 布面油画装置 318×218×10cm 2015-2016
《爱情的智齿》上方的铁板上是化学公式和陈奕迅的歌词,以及其他毫不相关有互相影响的并存物
来源:HI艺术
作者:朱赫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