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余自垂髫韵爱弄翰,幸得淮上名家程博公先生开蒙,立雪“程”门,朝夕于斯,获益良多。弱冠为稻梁谋,倍尝艰辛,唯于艺事不遑稍怠,亦兴趣之使然。为求增广识见,负笈沪上,问道韩天衡先生。先生以篆刻名世,有“韩流滚滚”之誉,又以天纵之才,优游诸艺之间,何曾门限自囿?即拈出绘事,手段之高明,东瀛亦为之震铄也,余虽不敏,谫陋不文,见贤思齐,书印之不暇,跃跃然又起丹青之思焉。
惜手闭门独造,所习虽勤,所得碗盏之浅,蝉翼之见。日月忽矣,余亦壮岁,遂摒冗务,只身赴京入乎范扬先生门庭,如是二载。先生褒奖之余,更以转益多师作临别赠言
余今蟄居杭州求学于国美,幸得诸师垂训。期间又求教时彦贤达,得识张谷旻先生,先生温和恭让,对余习作指谬,“览之而必察,教之而后精。”循循善诱,如金针度人,金声玉振,今聩于耳,受裨益莫大,余谨铭。
之后,幸众友惠告之荐,得识仁量先生,先生其艺高矣,德劭矣,绩巨矣,名盛矣。澄怀写道,复融心源,风规愈远。余慕名前往,俯身就教。蒙先生不弃,幸附骥尾,转瞬一春秋矣,先生面如冰铁,心如慈兔,教学有“严厉”之誉。耳提面命。倾情倾识以相授。“辞艰而意显,言浅而旨深。”余深知“浮必其趾,燥必其踬。”研习之余,于诸同侪挚诚而共处,相互切磋,如鱼得水,欢然以游,不惟案前书榻尽有雅意,阶柳庭花,亦润笔墨。
余曩从志学之年,冷凳坐得卅载寒,仍觉一艺无成,迄今身已躬,朱颜衰,鬓染霜,心未死,时不我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今得先生之唤,举办师生联展,余虽积稿盈尺,自忖难作瓣香也。仓促无以为应,惟以平日所习见奉,张壁之际,若有幸得诸师斧正,众友匡谬,则余之无量福也。
作者:周大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