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黔中旅游与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独有的一道人文风景,它以唯一性、独特性著称于世,是由明代军屯体制衍生并保存较完整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长期以来,它就与当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贵州高原上一道绚丽的人文风情景观。

  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动征南之役,派兵征讨盘踞在云南的元梁王巴扎拉瓦尔密的残余势力。战事结束之后,奉命出征的几十万将士又受朝廷之命,就地进行屯垦。其家小亦随之前往。正是明王朝的这一重大军事布局,为今天的屯堡文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据专家推算,当年驻扎在贵州的明军约有二十万之众,若加上家小,以及其后朝廷有意提倡、推行的民屯(移民就宽乡,即民间俗称的“调北填南”)、商屯,则由征南之役所引发的移民大迁徙,至少为贵州增添了近百万的人口。这是贵州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移民大开发浪潮。这些来自江南发达之乡的移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而且还带了他们特有的文明和文化,以及不同的风俗和习惯。

  位处黔中腹地的安顺,因其“控扼一方,襟带三州”的战略地位,不仅是出入滇省的咽喉要道,而且是保障前后各种战略性需要(调兵遣将、物资运输、军令传达等)的重要通道。所以,安顺一带成为屯兵布防的战略性通道,并因此而成为大军屯戍的核心区和密集区。所以,漫漫数百年间,星移斗转,时移势驰,当年遍布各地的军屯遗痕,除了留下一些有数的地名之外,早已灰飞烟灭,了无踪迹。唯有黔中安顺一带,至今仍将之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就是历史上一直被误认作少数民族的屯堡人及其文化。他们说着独特的堡子腔,穿着宽袍大袖的“凤阳汉装”,以一种绵韧、顽强的自我认同心态,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一套传统习俗:抬亭子,玩花灯,跳地戏,唱佛歌,以及朝山拜佛等等。这些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地方文化学者,以及省内外、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家们(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的极大关注,在他们深入的研究和热情的推介下,屯堡文化已经成了今日贵州和安顺的一张极富地域标识的文化名片,随着黔中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已成为一大因其罕有而独具魅力的旅游文化品牌。如已经开发比较成熟的平坝县天龙屯堡景区和西秀区的云峰景区,就已成为安顺旅游业强劲发展的助推器。对于一向以黄果树大瀑布、龙宫两个5A级景区和一个格凸河4A级景区等自然景观而著称、而自豪的安顺旅游业来说,屯堡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说正好与之形成了一种亟需的优势互补。

  按照而今惯常的分类,屯堡文化约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属于物质文化的有服饰、民居、祠堂、寺庙,以及极富地方特色的各种石制器具,正如有人所总结的那样:“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如此等等。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则有跳神(地戏)、花灯、抬亭子(又名抬汪公)、说唱、山歌等等。其中的地戏、花灯,已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属于物质文化的云山屯、本寨民居建筑群和素有“小都江堰”之称的鲍屯水利工程,也与安顺文庙、天台山伍龙寺等一起,跻身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列。总之,内蕴丰富,形态多样的屯堡文化,已经成为黔中地区蕴藏深厚的文化富矿和极具潜力的旅游资源。放眼今天的旅游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屯堡事象及其文化元素,被广泛地运用于相关的景点景区和旅游活动、旅游产品之中,从而为后发赶超的贵州旅游业提供了新动力、新支撑,乃至新的增长点。这固然是值得可喜可贺,额手称幸的。

  但另一方面,如果细加盘点,又会发现,与屯堡文化丰厚的蕴含相比,目前被广泛开发、利用的不少屯堡元素,实则尚处于浅表层运用的阶段,其广阔的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下面,试结合本人的专业兴趣和思考,略举数例以证之。

  其一、将屯堡文化元素融进艺术创作之中,近年来已成为安顺艺术家们最热衷的题材,无论国画、油画、水粉画,还是版画、素描等等,各类画种,概莫能外。这固然是好现象,好势头。但艺术创作如果永远走不出象牙之塔,则其成长的空间也会受到限制。因此能不能再前进一步,将艺术与市场结合起来,为艺术作品的商品化和旅游产品的艺术化摸索出一条路来?譬如,能不能考虑将一些合适的题材、画种,与一些传统的工艺手段如蜡染、刺绣、木雕等结合起来,生产出一些既富有地方特色,又便于携带;既有装饰效果又可作艺术欣赏的摆件、插件、挂件等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呢?我认为,只要大胆尝试、大胆探索,这是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的。这方面有待挖掘的潜力和能够拓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其二、屯堡石雕是屯堡人传统的“四坊五匠”中工艺效果最突出的“非物遗产”之一。可惜现在的匠人们大多将之用在石狮、石佛、石碑等各种大型的雕件上,而少见有精致、细微的石雕作品。以致遍布于各地旅游市场的,大都是些制作粗糙,题材雷同的旅游工艺品。这恰恰为屯堡石雕工艺的大展身手提供了可能和空间。若能瞄准市场,巧妙设计,并与屯堡人源远流长的石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拓宽题材,专门生产一些富有地域特点的旅游工艺品,如可作模型摆设的小石磨、小石碓、小石钵,以及富于田园风味的石刻画屏如牧牛图、牧鹅图、童戏图等等,则屯堡石雕不仅可以重放光彩,而且前景广阔。

  其三、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屯堡人所擅长的竹编工艺。过去的竹编仅限于实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过去习以为常的许多竹编器物已逐步淘汰,致使流传了数百年的民间竹编工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如能根据市场需要,拓宽思路,转向旅游产品市场,提升工艺水平,生产一些同样可用作摆设的小竹器如竹篮、竹篓、竹纸伞,乃至竹编的屯堡民居模型等等,那么,屯堡人的这一项“非物”手艺,不是也有了重现生机的条件和可能吗?

  最后,是关于地戏。屯堡人称地戏为“跳神”。在学术界,地戏享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誉。按照屯堡人的传统,地戏每年只在春节期间和七月谷子扬花时跳,前者称为“玩新春”,后者称之为“跳米花神”。因此,地戏是带有很强的仪式性和神秘性的具有节庆意义的民俗活动。尤其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抬亭子”活动,一向被视为屯堡人的“狂欢节”。其间为跳地戏必须要举行的诸多仪式如“开箱”、“扫开场”、“开财门”、“扫收场”、“封箱”等,都伴随着隆重的祭祀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和浓郁的民俗气息。这一点对现在的游客自然很具吸引力。所以,在一些旅游景区,就有了常规性的地戏表演。这种将地戏剥离出来作为演出节目的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但却无法让人体验到其庄重、神秘,同时又欢快、娱乐的民俗节庆气氛。因此,将这种大型的、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屯堡节庆文化,适时地纳入到我们的旅游产品链中,就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既然一年一度的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等,都成了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已经跻身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屯堡人“抬亭子”活动,为什么就不能打造成黔中地区的旅游文化品牌呢?

  以上不揣浅陋,略抒管见。一孔之得,谬误难免,尚希方家不吝赐教。

作者工作单位:贵州画院

作者:潘闻丞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