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卧塔 250x700cm 2016年 布面油画
阳刚精神、悲剧性、文脉
不倒的鹰之一 300x600cm 2008年 布面油画
一、张扬与呼唤:阳刚精神
“男性雄风”之说来自贾方舟。贾方舟认为:张方白的画始终贯穿着一种自觉的男性意识和“我的思考”的特征,始终将“自我存在的确立”作为自己的艺术坐标这个定位是可靠的。我甚至认为,在艺术上张方白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从他所选定的形象和符号,乃至具体的创作方法,都可以充分地印证这一点。
不倒的鹰之二 300x600cm 2009年 布面油画
张方白所选定的“新形象”主要是三类:鹰、男人体和塔。这三类“新形象”构成“男性雄风”或说阳刚精神的三个侧面:鹰在生前翱翔于广阔的天穹,从不成群结队,都是单独行动,堪称百鸟之王。
《蓝天1》 290x35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在张方白的心目中,“鹰”展示了男性深深的孤独感和顽强的生命意志,而那硕大的身躯(像是一尊铁塔),巴洛克式的宏伟造型更使男性们感到骄傲。所以,“鹰”成了张方白笔下最为成功、得意的男性隐喻(尤其是画家所着意勾勒的鹰头和鹰嘴,几乎就是活脱脱的男性阳具的翻版)。迄今为止,他已完成了上百只大大小小、姿态各异的“鹰”,而且正无有穷时。之所以反反复复画鹰,其奥妙就在于:只有“鹰”才是张方白“男性雄风”的第一主角。
腾 1250x60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二、毁灭与新生:悲剧英雄
“死”与“生”本是人生乃至宇宙万物不可调和的两个独立命题,而且是互相排斥的。可是,在张方白的“鹰”身上,它们竟然是可以统一的:死亦是生,或曰虽死犹生。斯鹰虽逝,风范犹存。这种大生命的特征和被理想化了的精神风范,主要是通过被夸张了的硕大身躯、钢筋铁骨似的利爪,还有那不屈的颈脖子来表现的,竟然还出现了翘起了大拇指的一只手臂,借助这个“大拇指”的符号,表达了对眼前的这一具伟大生命之躯的由衷敬佩之情。而这只“鹰”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侠肝义胆和不畏权势、不惧邪恶的顽强抗争精神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张方白何以会对“悲剧英雄”情有独钟?这个答案就埋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深层。他目睹了一场时代性悲剧而久久难以释怀,同时又在形而上层面展开了对悲剧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最终才选择了在沉默中的爆发。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学层面上看,张方白不愧为艺术史上的一位有良知的斗士,仅管在今天,这种人显得少之又少,“傻之又傻”。
不倒的鹰之三 300x600cm 布面油画 2011年
三、选择与拓展:文脉当代
“形”“色”“笔”“质”“虚”五个特征,统一在一起,就构成了张方白独到的语言方式。正如米·杜夫海纳所说:个人的习惯语,就是个人风格的揭示(。罗·巴特又把这种“个人的习惯语”说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语言使用方式”。从我们已经剖析过的张方白的“个人习惯语”或“自给自足的语言使用方式”再来定位张方白的艺术风格,要言之,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简约、大气、质朴、内敛。
凝固 1300x6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张方白不随众流,不迎合艺术市场,但又从不闭塞视野,从不回避各种思潮,一贯性地甘于寂寞,坚持特立独行的作风,并不断地反省自己,终于结出了可以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一个硕果,并占有了无可取代的一页。
(以上文字取自,陈孝信《阳刚精神、悲剧性、文脉及其它——论张方白》)
张方白
1991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1991~1995任教于衡阳师范学院
1995~2001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任教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艺术系
屹立 200x300cm 2012年 布面油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