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师展

2016-08-31 09:14

  梵高、莫奈、雷诺阿……这些在西方美术史上一流大师的展览几乎承包了今年深圳整个夏季。可以说,深圳的商业特展从未这么热闹过。有些展览动静很大,大师的金字招牌也吸引了不少观众,激起大众的参观热情。随着3D、数码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寓教于乐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可复制性让高雅艺术的传播变得便捷、丰富。但与此同时,这些展览中也因为缺少原作、票价昂贵等原因,遭到了不少观众的“吐槽”。一方面,多媒体大师展越来越扎堆,另一方面,观众对大师展的观赏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师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给出独家分析。

  “有大师之名,而无大师之实”的大师展,值不值票价?

  星空转瞬旋动成漩涡、麦穗起伏如波浪涌、一幅幅梵高自画像上那一眨一眨的真诚之眼……《梵高时代》上月在深圳展出,话题性十足。主办方称搭建团队由韩国的技术专家组成,他们在教堂广场上搭建起一座“梵高展馆”,通过从韩国引进全球最先进的影像技术,同时将声、光、电多种艺术形态巧妙融合,以此再现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的经典之作。一个多月来,吸引了众多观众,据说周末日均参观量更是爆棚。

  另一位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多媒体展也即将与鹏城的观众见面,主办方表示要让莫奈笔下的睡莲、麦垛、日出、火车动起来,听上去的确很有意思。

  但令人略感尴尬的是,这两位印象派大师的展览中,没有一件作品是真迹,但票价并不便宜,价格甚至远远高于有原作的画展。今年早些时候,在香港举行的莫奈展,有17幅原作,票价仅需要20港币;此前在上海举行莫奈特展,展出了55幅真迹,票价100元,让不少观众点赞“值回票价”。

  缺乏大师真迹的大师展,观众弹赞不一。有的观众乐于接受,尤其是一些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接受一下美术教育。“这种方式挺好,直接看真迹孩子未必看明白,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对艺术的兴趣。感悟画家所描绘的喧嚣生活,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体会每幅作品背后的情感与故事。尤其能为小朋友起到艺术教育作用。”康女士这样告诉记者,她觉得票价可以接受,毕竟有很多高科技。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罗奇表示,“对普罗大众而言,艺术家及其创作还是比较扑朔迷离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梵高,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引发争议与质疑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这是没有真迹的多媒体展,冲着梵高的大名购票,一件真迹没有看到。“真迹展和影像展明显存在区别,真迹上的笔触近在咫尺,可以感受到大师名作的气息。影像展的放大效应再精微,那也不能替代观看原作。”观众冯先生认为,大师的多媒体展并不值回票价。

  对于大众来说,更希望付出以合理的价钱走进这些艺术大师,接受艺术熏陶。业内人士提醒说,观众在购买门票的时候需要仔细了解展览内容,是原作真迹还是多媒体展。

  大师真迹头上的“紧箍咒”

  打着大师展的名号,为什么会难觅大师原作踪影?

  即将于下月在深圳登场的“遇见橄榄树下的雷诺阿”——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全球巡展的策展方、百家湖艺术品的执行董事杨益在谈及这一问题时认为,举办真迹的展览难度很大。“一般需要的展品数量在40张以上,往往一家博物馆无法满足外借要求。雷诺阿的作品往往分散在全球多家博物馆,包括了牛津大学博物馆、苏格兰美术馆,而顶级博物馆的名作档期很满了,要集齐数量并不容易。”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国外博物馆及文物保护的重重限制,加上运输费、借展费和保险费,一次国外大师原作来华展出往往要花费数以千万元计的高额费用。因此,国内一些民营资本开始运用多媒体影像的方式,虚拟化引入欧洲大师的艺术,逐渐称为一种潮流。

  记者也了解到,从海外顶级的国家级博物馆(大都会、大英、卢浮宫等级别)里借展可谓“难于上青天”。一来,全球的展览场地都企图借真迹办展,文物外借需要提早3年甚至5年预约;其次文物也有休息的时间。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大型展馆举办规模较大的国际借展,一般要提前一两年对展品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开始布展。据了解,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曾举办过一个有关中国的“走向盛唐”展,专业策展团队前后耗费了6年时间。相比于几个月就促成一个大师多媒体展来说,商业特展在专业性方面很难与专业的美术与艺术机构相提并论。

  虽然真迹远渡重洋“行路难”,但有一些策展人还是会另辟蹊径。从大师家族授权的作品入手。此前在上海举行的“传奇·毕加索艺术大展”的展品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大洲私人藏家的近百幅艺术真迹,艺术形式横跨油画、版画、素描、手稿、剪纸、雕刻、陶瓷等。

  再比如“遇见橄榄树下的雷诺阿”深圳站就直接从雷诺阿家族那里拿到授权。虽然没有雷诺阿的四大名作,但会展出雷诺阿家族收藏的10幅风景画、3幅静物画、32幅人物肖像画,共计45件油画作品,作品内容涉及法国卡涅小镇及蔻蕾特庄园的静谧风景,雷诺阿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雷诺阿著名的浴女题材和温馨亲情两个作品系列,完整还原了艺术家生命最后20年的创作思路。再配合虚拟现实的形式让观众穿越到雷诺阿作画时的场景。

  虚拟技术有利有弊

  新媒体、虚拟现实、木版画……在大师的真迹还没有大规模来到深圳之前,多媒体展览通过技术手段引发了大众的追捧。

  不同于传统的“墙上悬挂”方式,大师的多媒体展往往利用高精尖的技术,强调观众与画作的体验感。不少观众在看过梵高展之后认为,展览拉近大师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互动性强。中山大学教授冯原认为,由于新技术的传播性、便利性、可复制性及其所带来的全新体验,大师作品展的成本降低,并产生巨大传播效应,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艺术展逐渐成为未来趋势,势不可当。

  这几年火遍全球的虚拟现实无疑给多媒体展览增添了吸人眼球的“砝码”。只需要戴上虚拟现实特制的眼镜,你就能在时空中自由穿梭,观众可以在虚拟中回到雷诺阿的家乡,或者到莫奈家里小庭院旁边摘睡莲。

  在声光电激发下的艺术以另一种面貌在人们面前出现,评价不一。引发争议的是,不少业内人士担心,新媒体的噱头盖过了大众对作品本身的关注,从而让艺术展变得越来越娱乐化。

  不管褒还是贬,大家共同关心的是在真迹难见的情况下,如何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大师作品的精髓。冯原认为,“虚拟技术不仅能让我们观看到经典艺术的一个正面,或一个可视的表皮,还可以使我们像当年X光、核磁共振技术发明一样,透过表面看到许多埋藏在画面背后的细腻信息,我们跟历史的关系就是非常主动的关系了。”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胡斌分析说,多媒体和虚拟技术只是一个传播的手段,营造一种氛围,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并不能代替作品本身。好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应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艺术作品的内部规律。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尹春芳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