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石介联赏南画诗,是诗人、书法家石云先生赏读中国南派文人画的古体诗作与文人介子平先生赏读石云之赏的评析文章的合集。今天我们刊出他们赏读的南派画家八大山人。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本名朱统托,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石云赏画
读八大山人
藞苴山人一佛魔,苍茫寂历涉尘多。
心无分别和沾滞,拾得天光浮水波。
介子平评析:八大是个重病号
冷峻画风、简约笔法下,八大山人过着世事茫茫、亦僧亦道的颠沛生活。其枯梅残荷、怪石孤鸟式的刻薄桀骜、瑟缩清寒与同时代画作,形成鲜明对比,观者无不为之骇然惊愕、黯然神伤,进尔陷入思忖冥索,国亡家破、天下汹汹的意味也由此尽得抒发,这让人又联想到了画露根兰的郑思肖,唱“后庭花”的商家女。
狂而遭忌,旷而受屈,象因牙亡,蚌因珠毁,就个人而言,其身前际遇多舛,在数难逃,身后则赞誉有嘉,口碑载道,终没能像同时代的马丁·路德、米开朗基罗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狷狂之士那样,善始善终,寿在正寝。如此反差、如此结局留予后人多少叹惋,多少绞思。异端的窑变釉,似乱云铺天,血浸征袍破重围,似落英缤纷,泪痕花了胭脂面。所谓狷狂,无非是将束缚太紧的腿脚舒伸了一下,窒息历久后的几下深呼吸而已。根在石间被挤成根雕,牛黄只能凝结于病牛的胆囊内,而在张扬人性、提倡个性环境里,人们对此是不会太介意的。一个讲求正统名教的时代,窑变是理性中的非理性,一个百无禁忌的时代,窑变便成了非理性中的理性。
张大复有《病》一文:“木之有瘿,石之有鸲鹆眼,皆病也。然是二物者,卒以此见贵于世。非世人之贵病也,病则奇,奇则至,至则传。木病而后怪,不怪不能传形;文病而后奇,不奇不能骇于俗……盖小病则小佳,大病则大佳,而世乃以不如己为予病,果予病乎?亦非吾病,怜彼病也。天下之病者少,而不病者多,多者吾不能与为友,将从其少者观之。”程羽文的《清闲供》曾对这种“病”予以详论:“一曰癖。典衣沽酒,破产营书。吟发生歧,呕心出血。神仙烟火,不斤斤鹤子梅妻,泉石膏肓,亦颇颇竹君石大丈。病可原也。二曰狂。道旁荷锸,市上悬壶。乌帽泥涂,黄金粪壤。笔落而风雨惊,啸长而天地窄。病可原也。三曰懒。蓬头对客,跣足为宾。坐四座而无言,睡三竿而未起。行或曳杖,居必闭门。病可原也。四曰痴。春去诗惜,秋来赋悲。闻解佩而踟踌,听坠钗而惝恍。粉残脂剩,尽招青冢之魂;色艳香娇,愿结蓝桥之眷。病可原也。五曰拙。学黜妖娆,才工款款。志惟古对,意不俗谐。饥煮字而难糜,田耕砚而无稼。萤身脱腐,醯气犹酸。病可原也。六曰傲。高悬孺子半榻,独卧元龙一楼。鬓虽垂青,服多泛白。偏持腰骨相抗,不为面皮作缘。病可原也。”晚明是一个有“大病”的时代,八大是个重病号,然“大病则大佳”,故“病可原也”。
“藞苴山人一佛魔,苍茫寂历涉尘多。心无分别和沾滞,拾得天光浮水波”,藞苴者,邋遢、不洁者也。晚年,八大自称藞苴山人。
介子平简介
介子平,男,1964年生人。供职于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兼任《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出版有《青灯》(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烟霏云敛》(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版)、《少年文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消失的民艺——年画》、《褪色的记忆——连环画》(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版)、《雕刻王家大院》(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8月版)、《风华丹青》《大韵书法》(三晋出版社2015年7月版)、《田园将芫》《苦酒微甘》《此间少年》(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年9月版)、《民国文事》(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等。
石云简介
石云,原名任建国,别署易简、枣庐。1964年生,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先后师从董锦璋、梁归智、李元茂诸先生。著有《周鼎唐香清韵袅——古典文学赏会》《石云诗草》《石云诗书》等。有“月滿耕山”诗句名世。
作者:介子平,石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