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
一、“自由不可知”之知
郭振宇的艺术,是在不断构筑“自由大厦”的基石。就如同人若不能主宰自己的行为,那就根本谈不上责任和道德一样,他的艺术看似挥洒自如,实则章法自在心中。无论从《俄狄浦斯之罚》《蒹葭》系列,还是《暮光之城》系列的创作中,他的出发点不仅仅围绕着人的生存,更是关注人与宇宙、甚至星空之外的世界所带给人类的启发和唤醒。“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他认为,人有自由,相反地,却没有任何自由——人在寻找自由的过程中都是自然的必然性。正是这种二律背反的观点,使艺术家从自我审视向理性批判不断转变。
关于自由的话题,是众多思想家、艺术家关注的焦点,当然也是聚讼纷纭之地。人们用感知的世界不能通达自由,因为自由也是理性的概念。而在中世纪开始,自由是在“上帝、自由、灵魂”这三大命题中唯一能被认识的。这种认知随着时代的改变为其增加了新的内涵——自由不再具有唯一属性。如此看来,这似乎存在着某种悖论,但是这种悖论更像是一种智性的逻辑演进过程,既具有神秘的气息又饱含着探险的激情。
在郭振宇的艺术中,无不淋漓再现这一过程。他将生存与宇宙的关系设置为既定目标,所接触到的现象与创作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图像的创作过程中,自然界与主体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是通过知觉体验以直观的形式显现出来的现象世界。这个现象世界既存在于主体的感知世界之中,又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在二者之间寻求着对“自由”的纯粹性追求。
显然,艺术家将“自由”置于艺术创作过程中,即便出现在某种创作范畴中也不可知,因多重因素的碰撞与偶然的激发,以及对灵光闪现的感知与把控,使其围绕作品的创作更具有探索性与未知性。艺术家以暴露矛盾、两极颉颃的创作方式提出了自由之思辨,与主体相联系的大地、星空、时光、时间中感知现象世界。自由承载着真、善、美的审美领域,也蕴涵着批判、反思、疑问等亟需解决的问题。艺术家充当了自由之思的媒介和核心,在创作主题中始终蕴含着“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一种“人对世界的态度”,这在视觉呈现中尤为重要。
在这里,视觉赋予了绘画一种具有主观性的真实再现方式。在这种逻辑中,视觉的意义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更重要的是需要人的参与。为此,艺术家着眼于对人与世界的视觉对话。在郭振宇的画中,他试图运用视觉营造出人与世界、人与宇宙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肌理效果、拼贴手法,甚至高浮雕的形式实现自己的意图。显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并非仅由视觉中出场,而是透过视觉寻找一种对事物的心理感应和感知能力。海德格尔曾说:“‘看’不仅不意味着用肉眼来感知,而且也不意味着就现成事物的现成状态纯粹非感性地知觉这个现成事物。‘看’只是一个特质可以用于‘视’的生存论含义,那就是:‘看’让那个它可以通达的存在者于其本身无所掩蔽地来照面。”
艺术家极力地将观看的对象显现在看似抽象的画面中。画面中显现的令人玩味的形式,苍劲厚重中彰显出色彩张力,将感知绘画材料不局限于画面关系的制约,在此对于绘画材料不做限定的规范,而是赋予了一种自我认知性和独立价值属性,这是一种对绘画材料或让绘画材料自由演绎的过程。正如《麦地星空》《时光之隧》《时间简史》中,绘画材料在相互碰撞下形成的独立于自然规律之外的自由之态,加强了画面的语言维度和信息表达。艺术家不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一种“如其所是的状态”,并且透过绘画材料之间无意识地碰撞形成了一种不可知的状态,这种“不可知”正是源自于对自由的追逐。
所以说,郭振宇在创作过程中有一种独有的“心灵能力”。心灵能力不仅仅是认识世界本能能力,还具有一种感知万物的反思能力。他会规避和排除任何阻碍画面得到升华的物象,将“自然中的特殊上升到普遍”。这些特殊的物象“反思”到每一幅画面中加以规定,毋宁是为了自己寻求一种人与环境合理存在的统一特性,其目的是为了使画面中“一物与诸物”之间好似有目的的存在。至于是否真的有目的存在呢?这又形成了一种对自由的逻辑循环思考过程。
二、自由隐喻下的自律
“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康德
如果说一个自由还略显单薄的话,那么郭振宇艺术中另一个自由则是因真实再现与道德律令的参与变得厚重深沉了。他认为自由的绘画形式需要通过一种自律的手段达到新高度。那么这种自律如何达到呢?
艺术家在画面的书写中更强调自觉认知、知觉体验、心性表达,获得主体精神的绝对独立。在创作中,绘画语言将主观自由与客观自由,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杂糅到其中,这既是天地合一的结果,也凸显了人与宇宙的和谐观。这里的自由是作为一种理念参与到创作之中,其作用是调节性的。诚然,这种自由会受到自律的规定与束缚,不仅仅通过图像的形式感、神秘感等综合因素的呈现,更是将人与宇宙上升到一种神性的语言之中,其画面中自圆其说的自律价值必然承载着历史使命感、社会道义感和文化责任感,体现着人文关怀和理想的信念。
艺术家怀着强烈的艺术使命,运用各种绘画手段和创作方式探索着艺术语言的深层意蕴。这时的艺术语言就具备了多重涵义:他强调知觉的作用与价值,主张知觉附属于意识之中。在各种材料的碰撞下,他甚至借助身体的主观性不断扩张、递进、翻转、回归。这是因为,他试图透过身体的知觉体验融入浩瀚的宇宙与迷人的星空中,从而感知一种自由的生命意象。正如梅洛·庞蒂所说:“知觉不是关于世界的科学,甚至不是一种行为,不是有意识采取的立场,知觉是一切行为得以展开的基础,是行为的前提。”
纵观郭振宇的艺术创作过程,他需要借助视觉的直观性与知觉的感官性生成一种新的精神诉求。艺术家以观念为先导,在图像中寻找一种视觉与知觉的新体验,在形式与意味中探索对生存价值和生命境界的思考。《灵魂跟从在可变的世界》《麦地星空》系列,透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歌咏,焕发出充满智慧和力量的生命赞歌。这像是原始材料在不断地流动,在某一瞬间进入自律的宏伟之中。而此刻艺术家的身体成为承载期许与现实的媒介与桥梁,以切肤的生命感知将人类的悲欢离合、喜悦苦难谱写入图像之中。
诗人海子曾用身体突破“人类生活”,以此进入“宇宙生活”,而郭振宇同样透过身体找到与世界共存的根源,以理解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此刻的身体则具有感知与被感知的“双重感觉”,图像呈现给人的是复合性生命体验形式,这就需要艺术家在视觉体验中反思和把握生命存在的价值观。他在不断地感知中使自己“镜化”,通过视觉区分“我”与“他者”(宇宙)的关系,达到了一种自律的状态,从而生成一种新价值趋向。透过身体的书写活动,将身体中所具有的“我”延伸到宇宙之中,继而成为自由空间的延伸。
三、时空的复合体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康德
生命是灌注着人性与神性的复合体。画面中的神性在“我”的身体中复活,这更像是一种“道法自然”之境,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贯穿着身体的本原力量。这种力量是不确定的。所以说,当身体借助绘画材料在画面上挥洒之时,艺术家将时间模糊化为切入点,在自我与宇宙之间来回穿梭,这种“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状态更加具有意味和反思。正如《时间简史》《时光之隧》系列,这种模糊化处理是一个颇具有意味的时间描述,其表达的正是不以时间点的形式为存在模式,这近乎于一种永恒的时间存在于宇宙之中。
在图像中,郭振宇从视觉与知觉的交汇中思考和把握人类生存和生命体验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和而不同的复杂样态。彼得·德博拉(Peter Debolla)说道:“视觉与我们那些可能松散且非历时性地认为不言自明的可视化的东西一样,在(并通过)社会、文化与散漫形式中建构起来。”也就是说,图像所呈现的不再是表象的可见之物,而是具有意象的非可见之物,这就要对视觉背后的价值观追根溯源。他通过知觉的体验获得图像的表述关系,是一种由视觉到心理的转换过程。知觉在解构视觉语言的同时,实现了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内在统一。
另外,他也透过身体承载了对自然的自我认知,并将其体现到画布之中。此时的笔触获得了书写的自由,构成了物体内部的精神世界。笔触所形成的色块痕迹构成了精神的血肉,在与画布接触的一瞬间形成了知觉的感知与体验。这就意味图像所描绘的物象才是“自然自身”,因此才能达到视觉背后真实的审美性质。
在他的画中,真实的自由需要图像中空间意识的建构,是由观看主体(人)与观看客体(物)相互交融形成的审美场所致,不仅体现在对时间距离的跨越,也体现在对空间障碍的超越,其特质是空间生命化、时空一体化与万物一体化的整体思维构成。他在创作中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界限,正是由于其思想与观念所致。这既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影响,也是对艺术真实性的再造,从而正确的把握视觉与知觉的交汇方式,理解时间概念与空间意识的复合性,从新的维度解读生命、认识自然的价值与意义。
可以说,这种时空复合性承载了郭振宇的绘画观念和艺术价值,使他在创作的时候精纯专一,精诚专事。他精准地把握了材料的属性,并安置得妥帖恰当。这里的图像不再是形式表象,而是时间、空间与身体之间的复杂互动,一种语言之外的精神隐喻。W.J.T.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中指出:“图像转向意味着视觉、制度、机构、话语、身体和隐喻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它也意味着‘视觉冲击’(spectatorship)。”所以说,郭振宇在天与地、时间与空间之间捕捉到现实世界的生存法则,通过色彩、笔触、痕迹、拼贴、置换等手法表现在图像之上,而非纯粹抽象地去隐喻与蒙蔽。他更是围绕着精神世界的期许与期待,疑问与反思,回顾与追寻,与现实世界的天地、宇宙、星空相契合,在不断涌现的新观念中获得自由的新方式,营造出独特的艺术观与价值观。
我们——作为观者,当面对面凝视作品时,仿佛陷入了一条视觉与知觉并行的时光隧道,它赋予了人们重新审视作品的视觉能力。人们在图像中“存在”的复杂状态,获得了一种新的精神洗礼。因此,郭振宇的艺术世界始终秉承着一个宗旨,即对自由的信仰。他在长期的创作与实践中,形成了自我自律与宇宙自由协调一致的步调。正如康德所说:“你的行动,应该把行为准则通过你的意志变为普遍的自然规律”。
郭振宇的艺术是原生的、纯粹的。他把改造现实世界纳入到对自由的理性思考中,运用自己自由的权力,将古今时代的变化于无形之中,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始终透出激情的爆发力和发人深省的回味。“什么都在变,惟一不变的就是变”。这其中充满了沉重的价值感与现实的责任感——即使一切都变,也要万惟留心。
作者:张嫣格,艺术美学博士
作者:张嫣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