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10-29 19:10
图说:沉醉于邬达克建筑的刘素华 官方图
“邬达克建筑文化奖”昨天下午在上海历史博物馆隆重颁出,上海金茂大厦、上海保利大剧院、非洲联盟会议中心,三座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外国设计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卓越建筑项目和中国设计在国外建设的建筑项目,得到六位评审的一致肯定,获得金奖。
从无到有,办起这样一个专业的评奖;从无到有,办起“2018邬达克年”——刘素华从一个普通湖南商人,从一个建筑门外汉,因为机缘巧合在番禺路买下一幢小房子,从此带着对邬达克、对上海的爱和责任,数年来致力于推广和传播建筑美学和建筑文化,让建筑学走向普罗大众的故事,也几乎创造了一个“传奇”。她却说:“我只是想为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添一块砖。”
“长久以来,建筑更多局限于建筑行业内部的专业交流,关注设计水准、营造质量等,因此建筑行业有施工类鲁班奖、白玉兰奖等,建筑设计类如国际普利兹克建筑奖、梁思成奖等。但是却没有一个奖,探讨建筑与人的根本的关系,侧重于建筑的人文含量。”刘素华说,创设“邬达克建筑文化奖”的想法由来已久,几乎是从她“偶尔”买下邬达克旧居,开始着手修复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邬达克的故事,就被他留在上海的建筑折服了。我想,百年前的邬达克不自觉地成为了东西文明交流的使者。”成就邬达克传奇的是近代上海城市建筑繁荣崛起的时代机遇,更是中国上海“海纳百川” 的城市文化。
半个世纪之后,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竣工的建筑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建筑峻工面积之和。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建设迎来了许多当代“邬达克”,续写着中外建筑文化融合的新篇章。同时走出国门的中国设计、中国建造,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道道门,开启了世界认知中国文化的一扇扇窗……刘素华说,创立“邬达克建筑文化奖”,想要表彰的并非是一个建筑项目,一幢建筑作品,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建筑设计师,更准确的说,奖项所希望承载的是以邬达克为代表的中外文化交流先驱和典范,“也希望能够填补建筑类评奖中挖掘人文价值方面的不足。”
昨天的颁奖现场,有很多人围着刘素华。有的说,“当代邬达克青出于蓝”;有的说,“这奖太好了,一定要办下去”;有的说,“三个金奖真的太少了”……但刘素华在接受晚报专访时候忐忑地说:“颁奖前,我把‘首届’两个字拿了下来,真的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届。”
关于筹办的种种困难、不易,刘素华摆摆手说:“都不说了。但真的要谢谢很多人的支持。是这些鼓励鞭策着我,把这件事,做了下来。”从最初有人非议用一个外国建筑师来定名一个中国建筑奖,到以非常友情的评审费邀请到六位评审,分布文艺评论、建筑、写作、对外交流等领域;从行业内部的推荐、筛选、评定,到昨日被市民几乎“填”满每一个角落的颁奖现场。刘素华说,建筑是人的居所,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的,建筑天然与普罗大众有着日复一日的亲密关联,但建筑学与上海市民还不足够亲近,“但这几年,看到大家越来越认同建筑的文化价值,越来越把建筑师当作艺术家,我就很欣慰。”
其实,让刘素华最为欣慰的,是每天邬达克纪念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几年前,大家不知道番禺路有一座邬达克旧居,几年后,每天我们起码要接待数百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他们与其说是来看一个匈牙利建筑师的老房子,不如说是来看这座城市的魅力与美好。”她颇有感慨道,“无论是当年的穷途青年邬达克,还是同样作为外乡人的我,其实都是‘海纳百川’最好的注脚。只要你有才华,只要你够勤奋,够努力,这座城市就会接纳你,包容你,甚至给你一方最广阔的天地。”(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相关链接】
1918年10月26日,一战前奥匈帝国的建筑师邬达克机缘巧合来到中国。邬达克旅沪的29年,恰巧赶上了这座城市近代建筑繁荣崛起的黄金时代,他将西方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与中国上海城市文脉结合,留下超过百幢种类和分布广泛、风格多元、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遗产,创造了世界城市史和建筑史上的一个传奇。
作者:孙佳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