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闻声一口气画了几十张素描。我经常去教室看,闻声画画的过程使人很愉悦,甚至会使人很感动。闻声画画忠实于对象,写生就是写生。看到他的铅笔在纸上优雅的运动时而刷刷作响,那种不经意的动作很像是笔的舞蹈。联想起他画油画,也是用小笔,笔与画布的接触,是跳跃的。
也许这就是画画人常说的那种“感觉”吧,于是,闻声的画与对象建立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作品本身是一种对象和作者之间油然而生的一种新的生命。这也许是闻声戏称要“将素描进行到底”的意义所在。
假如认真的去想,面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以及书架上绘画的众多的综合艺术,是否真的像有人说的那样,绘画已经真的没有意义了呢?记得有人说,伊门道夫先生在国内某所美术学院讲座回答类似的提问时,他说了大概是这样内容的一段话:假如你看到一个孩子在画画,你会怎么说,你能告诉他:“孩子,别画了,绘画已经死亡了”吗?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绘画是人的一种天然需要,人在满足他天然需要的同时,产生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物化,必然有其价值。我又想到,绘画也许像音乐一样,用歌喉或乐器组合不同的乐句或旋律,这也是人类一种天然的需要,其本身同时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作品。我想,这应该是闻声执著要“将素描进行到底”的理由之一。
人们说,绘画最初的功能是记录形象,当然人们利用机械、光学、电子手段更充分地实现这个功能之后,绘画必然失去了发展的意义。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想一想,当我们面对几乎充斥了我们全部视觉的世界,偶尔发现一幅人工绘制的图画,我们感到何等的亲切,何等的可贵。就像我长期居住于钢筋水用茅草亲自搭建一座金色的小屋?我想,这就是闻声“将素描进行到底”的理巾之二。
艺术家应该是未知精神世界的探索者就像达•芬奇那样,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他们用艺术的方式开拓世界新的可能。艺术家只有发现(前卫?实验?)才有意义。这种说法非常正确。但我们也知道,作为航海家,哥伦布无疑是最伟大的,但我们也知道,人类历史中有无数英雄的船长和水手,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在历史上谱写出一个又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他们同样是可敬的。我认为,这是闻声“将素描进行到底”的理巾之三。
宽容的说,作为架上绘画只有具有鲜明的观念或批判性才可能有意义。我认为,被动临摹对象的作者确实是没有意义,假如作者能灵动地把握令人感动的东西,同时又充满了绘画语言的魅力,虽然没有去创造“有意义的画”而能创造出动人的“好画”,那又何其珍贵?这是闻声“将素描进行到底”的理巾之四。
闻声是美术学院的教师,而且是培养美术教师的教师,他知道作为教师不管是教小学还是教大学,必须深刻感悟绘画的感觉、绘画的智慧,以及绘画中科学地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只有在绘画中才能培养起来的真正审美素养。闻声具有足够经验、智慧和热情去完成这个使命,这必定是闻声誓“将素描进行到底”的理由之五。
闻声最少有以上诸多理巾去从事绘画,从事素描。周围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一个极敏感的人,不论是画画、唱歌和踢球守门,以及模仿各地方言,他是一个极敏锐的感悟和表达客观世界的周同的一个典范。他用自己忠实工作和成熟的作品,证实着绘画存在的意义,证实着只有灵性才是艺术的真理。闻声天生是一个适合画画的人。
作者:徐福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