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眼前这座城市,他和我不久前呆过的“苏黎世”完全是另一码事。与那个以银行和金钱闻名于世界的城市相比,这里的氛围是一种特有的爽朗和宁静。城虽不大,但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六月骄阳的午后,空气仍然异常的清凉和湿润,甚至有些寒气逼人。不远处的皮拉图斯山峰的顶部仍残留着点点积雪,山和树的深重颜色倒映在这原本就很深沉的湖上,更显得深幽和神秘。两只洁白的天鹅,高雅悠闲地游过,在他们身后的水面留下一道晶亮的波光……
这就是瑞士最有美丽的旅游圣地——“卢塞恩”
这次欧洲旅行,无论行程再累再紧,一旦有暇,我必定要去搜寻那种有味道的咖啡吧。尤其是在欧洲的古老小镇,地处街边的露天小店,那是本人的第一理想选择。欧洲这种人和风景交织在一起的休闲场所,对我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吸引力。一杯“卡布基诺”,一杯“比尔”或者一杯“杜松子酒”……他们所散发出得已经不仅仅是饮料的气息。在这咖啡馆的大堆人群里,能说他们之中就没有未来的罗丹?或者莫扎特?
在卢塞恩,我们所找到的这家咖啡店位置特别好,它正好坐落在湖畔的转角处。古朴的松木栏杆旁安放着一排同样古朴、厚重的松木桌子。我的座位右面就紧临着深绿色的湖水,左面是一长排跳跃着各种色彩的旅游品小店,人流如织,各式灿烂夺目的衣衫不时在我身旁晃动。谁能说这街上走着的时尚精致的漂亮女人和那些衣冠楚楚或后现代装束的男子不是这里特殊的流动着的风景?当侍者把咖啡送到桌上时,一股纯正的意大利咖啡豆的浓香扑鼻而来。
透过咖啡的香雾,湖的对岸水面是一溜各式的白色游艇,而又几乎同时是用一种蓝色的雨布整齐的罩着,随湖水在晃动。对岸的房子多是哥特式的建筑和石头古堡,有着高高尖顶的霍夫大教堂的那片紫红色的墙面与建筑后面山峰的深色阴影相互交织在蓝色的雾气之中,构成了一种特有的神秘的紫灰色调,安详而古老,简直就像一幅中世纪的油画,我下意识地用手给他们做了一个“框”,但我知道最适合它们的画框应该是用老胡桃木精心雕刻着卷草图案的、边比较宽的那种。
身后就是卢塞恩最著名的“卡贝尔”长桥,也有人叫它“情人桥”(的确在桥上碰见过不少情侣)。桥有屋顶,风格有点像我们四川架在河上的廊桥,但味道却完全不同。它是瑞士山区小屋“夏莱”式样的延伸。整座桥全用木头建成,木栏外边挂满了鲜花,20分钟前,当我第一次站在它那古朴、粗重的木梁之下,举目远望,眼前景色一片灿烂、神奇。它完全可以说是卢塞恩集建筑、历史和人文为一体,涵容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的一道景观。
欧洲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在19世纪就开启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先河,之后许多现当代的哲学家都深受其影响,如尼采、海德格尔,乃至当代中国的王国维。早在1804年,当时才15岁的叔本华就来到瑞士并迷上了卢塞恩的老木桥。那时的瑞士还很穷,大概当时的城区也不怎么样。而最吸引他的就是这里的三座木桥。它们建于十四至十五世纪。其中两座沿湖湾正面展开,首尾相连,一直伸到湖的尽头;一座长500米,一座长300米。空中看都是呈漂亮的“S”型。另一座不在这湖上。少年的叔本华当时激动得长时流连于桥上,多年之后在回忆中写道:“卢塞恩的地理位置在瑞士称得上是最好的之一。从四洲湖上的木桥望出去,其视野是无法描绘的。桥虽然带有屋顶,却丝毫不影响瞭望,相反倒变得更有意味。从这里望出去,山像皇帝般尊严,湖像古希腊巨大圆形剧场那样了不起。这是卢塞恩提供给旅游者最好的东西。”
那时瑞士不只是穷,就是对历史遗产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远没有今天这样强烈。当时,其中一座沿湖而建的长桥,就是为了取悦有钱的英国游客,一心去模仿尼斯、摩纳哥的河滨景象而被狠心拆除的。之后,他们把湖湾拉直,并在堤岸上修建了豪华的“瑞士之家”大酒店,进而向旅游者宣称这里就是瑞士的“蒙特卡罗”,以至于1854年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为观赏这座木桥乘兴而来,却因失望而气得发抖。他事后写道“我所住的旅馆的这一带原来有座了不起的带屋顶的老桥,每根柱子上都雕着一个圣像,桥边上还应当有个礼拜堂。如今,为了取悦英国人,为满足他们的口味和需要,更为赚取他们口袋中的钱,这座桥被摧毁了!”
另一座桥于1993年在一场大火中几乎化为灰烬,幸好两年后政府还是花了大力气终于把它原样修复。但是,托翁所叹息的那座更吸引人的木桥,却只能深深地沉埋于当时人们的记忆之中,而后人永远都见不到它真实的身影了。
2006年6月6日夜于巴黎
作者:刘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