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 | 王智一:将展场空间创作成一幅巨大的长卷

“一以贯之”王智一个展

“一以贯之”王智一个展

8

金桥碧云美术馆

已结束 3.5万+

文|李家丽

1991年出生的王智一对空间和色彩格外敏感,在最新的个展上,他不仅将原本是平面的绘画拉入到三维的展场空间内,还通过避开空间干扰,将展场变成了一幅巨大的长卷。

 7tND8R0gibjb9VF4fjkr9ZxrfUCNoeG37u5z2QV7.png

11月9日至12月19日,“一以贯之•王智一/2021上海”在上海金桥碧云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是王智一的首个美术馆级别个展,展出了其架上绘画、空间壁画、灯光装置、观念摄影、草图和文献等不同类型的百余件作品,全方位和多维度地呈现艺术家近八年来的主要艺术创作。

9GrMWbdlqvGfAAgxQjdlBkfc9YVFpf0x5YAvIQ9c.JPG

Z33DQg4VzeifFG2riXzC2NsM5sckQIWHydoBv4JE.JPG

In4KFHowekN8u1dsrD6Hqbd1ML3bl6nnKujYCVGv.JPG

0psq9qdFCF02bYdA1FV3Jq4T5MHSEOvJiFxOr8ui.JPG

展览的标题“一以贯之”以《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对应艺术家姓名中的“一”字,同时也是对王智一稳固进阶的个人艺术样式和其以简驭繁的创作风貌的回应。而展览所构建的绵延不断,贯穿着“一”的横向线性视觉和心理阅读的神秘奇幻现场也更能增加观众的心灵体验。 

0Klv9UJz0LrRq3sSmsMLK6QiSnoZrFmbKtek5r61.JPG

uhuqTvfXVcIzLb3nqCcl4EdD4YaHJeFwLRqgDOTr.JPG

JSKpBSLq1BWWrEeJmApGMBhKRvr7OkVGYUTGpqa8.JPG

NJa1w807VAY2pZZvtEnOqqMaDOz1RZFhijfHosN7.JPG

“我很讨厌那种虚幻的感觉”

如今成为职业艺术家的王智一刚上大学的时候是学设计的,谈及为什么要从设计系转到壁画系,王智一扭头看了看窗外,说道“我很讨厌那种虚幻的感觉”。

O32PAkH5yA3M2DulkyJGVhYLynjk9H1wwJalqLuZ.jpg

分形 I Fractal #1 2014,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王智一说自己很喜欢设计,但数码不可靠,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软件崩溃、电脑黑屏、忘记保存等等情况,这时他常常会产生时间割裂的感觉——设计时付出的精力,及对世界的表达与当下隔开一个断崖,让人感到一种虚妄。“这也是为什么我还在坚持绘画,没有用数码去表达的原因”。

rL7KGPgW1r5mSyv2qy5k296rtDTUWbeLaOanL3st.jpg

个体 I Unity#1,30×30cm,布面综合媒材,2020,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王智一喜欢“实感”,那种心手相应,一笔一画在画面中踏实的表达,画面痕迹的长久存在让他非常着迷。“在这种‘实感’中,人造的同时又要有一些自然,人造永远没办法跟自然相比”。

这句被人咏叹了几百年的艺术界无人不知的奥秘,在年轻的王智一的笔下显示出特别的活力。自然的光影经过他的转化,在画面中呈现出别样律动。这种律动站在自然与人造,客观与创造的临界点上,构成王智一艺术独具一格的视觉面貌——色彩与空间的组合不断给予观者视觉经验的挑动。

“我探索的是色彩和空间”

律动是王智一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的——几何造形与色彩构成的画面介入空间,形成一个未完成的场域,像一个完形填空,等待观众的通感投射其中。

大学毕业时,湖北美术学院破格为王智一做了个展。在那场展览上,他先找到一个圆,圆中又找到一个正方形。他根据这两个基础图形去做拼图,引发人的体验的变化。“其实相当于在心理上搭一个积木”。

f0iXLDuJvFmDqIvob2WGwN4sKrqBU6mugnoZnwTs.jpg

完形空间,布面丙烯,2013-2014 300×200cm,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此后,王智一对色彩和空间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他在平面上不断变换着几何图形,通过变形、对称等数学的方法编排着画面空间。而后,他甚至在画框及画的背面创作起来,将绘画这一原属于二维的空间延伸至三维的立体的存在。

XdcgBO6D1DVJa2HJwyCPMjylStQkbSIOwKv00zm1.jpg

循环、波及、遁入与启示,2018-2019,布面丙烯及综合媒材,120x120cm,四联,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但王智一的创作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自然,“光”渐渐地被纳入到他的画面表达中。作为自然中非常基础的元素,光十分低调,它善利万物而不争,映照万物却无形无相。人们最喜爱的自然风光,诸如日出日落都仰赖于光的存在。而将光作为绘画主题,于王智一而言,是将这光背后的所有作为绘画的基底,去提示人们惯常经验中被忽略掉的自然与生活。

FFOjmu38n8bw6xuSvNCK1vGRvgcMDK7oEqb7ma8b.jpg

立体几何,木面丙烯,尺寸可变,2013,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王智一对绘画/自然的基础元素十分着迷,他认为基础元素最神秘,也最能带给他感受与力量。他从基础元素推演开来,敷衍出光与色的哲学。光影、图形、比例、线条...诸如此类的景观在王智一的笔下不分伯仲,混为一谈。现实中的光透过他笔下的几何造型折射出来,时间感也在这几何造型中不断地孵化着。

“把展厅当做一件作品来做”

有着极其敏锐的空间感的王智一在这次展览上再次突破了人们惯常的空间体验,他费尽心力,将展厅打造成了一件作品。

他不仅将展厅空白墙面涂上与画面呼应的造型颜色,使展厅空间同绘画空间一样处于不断延伸的状态,更通过大量留白,力图将观者的情绪体验纳入其中。比如,在这次展览中,王智一不惜以去掉展签的方式,以避免文字对于观者空间体验的干扰。

tsehpdNR5u4fAuD79X3tjgQNZkmbbpt4Ev4o5n1X.JPG

暂存景观(拍摄于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2012

甚至在展场的地面上,王智一都一以贯之他那绘画中由几何图形所引发的对于观者视觉经验的感召。一个个硕大的箭头联结每个展场,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冥冥中充当一种指引,又让人冥冥中不知所以地按照提示往前走。“箭头所包含的意味非常丰富,它常常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动力”。

对观者感官体验的强调并不意味着王智一在展览空间中的不在场。在这次展览中,他特别展示了八年来对自己艺术创作影响深远的书籍及工具,也暗示着在八年创作中每一个重要的微妙的转向。

cJMIwvBcVDKKVeAFrQELGCeJIVqtG91PJWENYOq1.png

完形单元 Gestalt ,纸本手稿,15×25厘米,2013年,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对于展场空间的观照源自王智一大学时壁画学习的经历。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壁画的价值并不单单体现在其自身的艺术性上,而在于壁画与建筑、家居陈设的联动中。可以说,作为环境艺术的一部分的壁画,其价值常常体现在建筑物的空间之中。“很多人问我为什么用这种类壁画的方式布置展场空间,我想说的是,八年创作,我一直是‘一以贯之’”。

tlaxbr8ztd04e6CZJ57S59EO9aGooPnzfhA12dTL.jpg

戈多,激光切割镜面阴极316L钛钢管,LED发光二极管,尺寸可变,2016,图片来源,艺术家提供

有艺术评论者说王智一是“游牧性质的复合型工作者”,这不无道理。从空间范畴看,王智一经常穿梭在各个城市,有时候上午还在深圳,下午便飞到了武汉;而从职业范畴来看,他早已脱离了“艺术家”的单一身份指认,更是艺术评论者和研究者。

 我问他这么疲惫为什么还要坚持?他笃定地说“虽然有时候身体有些疲惫,但我的内心是充满激情的,因为我相信艺术的意义”。

作者:李家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