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今人物画大家方增先曾对周根宝说:就戏曲人物画而言,美术史几乎空白,关良先生开创以水墨形式表现戏曲的先河,好在你没有简单的重复———你有自己语言,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方增先一语道出周根宝戏曲人物画的定位和它的难能可贵。 1963年经历过全套西洋绘画的基础课程,又跟随国画名师学习丹青,他被分配进入上海博物馆,干着古卷残片的临摹与复制工作;上博岁月的十二字诀:“胸臆怀揣典籍,腕底浸润古意。”从宋徽宗到唐伯虎,单是一卷《清明上河图》,周根宝一笔不拉临摹了五遍。十七年后,周根宝被调往文化局的《舞台与观众》报任编辑,亲近了舞台。然而成功之路绝非一蹴而就,中间又横了一个太平洋。周根宝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远渡重洋赴美,将他的梦想和世人的期许发酵酝酿至今天这个足以绽放的时代。曾几何时,他的戏曲人物以写人写境,重剧情伊始,亦庄亦谐、不变地囿于舞台的方寸之间,以及追光脚灯的之上之下。
毕竟穷十年廿年之功,景况发生了惊世骇俗的丕变。在眼前这些赋予创造精神的画面上,人们终于见识到点线面交错纵横的无限张力,其法度仍不失传统“骨法用笔”的变体和分解;发自古代东方的一股“气韵生动”与通透的洞穿之力,竟直逼现代西方艺术的新理念。行家并不陌生周根宝借用了西方的利器,那种狂放之构成,和象征当今时代精神的疾速运笔;从中还依稀见到一些熟悉的面孔和身影,诸如:米罗的童趣与符号,马克的弧形,德·库宁火花四射的爆发力,以及康定斯基流动的音乐节律等等不一而足———在他的某些极品之中,观者如闻袅袅清音绕梁,或锣鼓喧天的铿锵之声;感受到武生重足捶地的震耳心跳,或者舞台烟尘的腾起呛鼻;虽刀光闪闪却人影幻化,时空的突破和穿梭让观者陷入一种重新诠释的抽象,但也许是更为真实的京昆神韵之中。
周根宝凭借早年的传统功力和日后在西方世界的感悟和见识,厚积薄发、培植他奇花异葩式的戏曲人物画,可谓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其绘画的真实一如舞台的真实。
作者:夏葆元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