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Q = 东方养生
A = 谢锦华
Q:您画室内的“观化”二字何典?
A : “观化”强调静观、聆听,强调 对自然的尊重,强调非此不能仰观宇宙 俯察品类,强调非此不能弥纶天地之道, 其实也是做人做学问必须具备的一种心 态,也是一种境界。“观化”,出于《庄 子•外篇•至乐第十八》文中:“观者、俯 仰之际也,化者、天地本真之流变也。” 当代山水大师贾又福先生也常用“观化” 悟道,其中有本他的作品集封面就用了 这词。
Q:不同的山水景观是否一定传达很 多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只是形式上的别 样?用笔墨表现不一样的山水,在当代究 竟意义何在?
A : 我们的地球有很多的地域地貌, 一年四季也有不同的景观。任何艺术形 式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常言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嘛!文化是多元的,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不只形 式上存在差异,内容上的差异也是显而 易见,在我的水墨表现中,不同地方的山 水景观,肯定有不同风貌的画面。如我在 西北甘肃天水的写生,画面表现出那边 气候干燥,树木跟南方的树木生长特征 不同,农村的建筑家居不同。南方水分充 足,山石、树木、花草润泽。人文也不同, 相对细腻点,北方粗犷许多。总之,不同 地域景观传达出不同的生活气息、文化 差异。
Q:你对古典经典的大批量临摹是在 入读中央美院之后开始的,你的主要临摹 对象是?这些工作对你日后的绘画产生了 哪些影响?
A : 临摹是学画必须经历的环节和 过程,其实我们前人留下了非常多的精 彩画作,不管是经验、技法,还是思想 性,都是成熟的经典,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学画要选好临摹的对象,如 开始阶段选些对基础技法比较讲究、明 显,也比较容易掌握的,如龚贤、李成、
李唐、王蒙等人的作品。下阶段的临摹黄 公望、石涛(四僧的东西)通过临摹才能 奠定绘画基本技能,对以后的写生、创作 是非常重要的。
Q:您的画作,简直堪称满纸“大工 笔”,您的创作速度如何?比如一张四尺 三开的作品,创作周期是?
A : 画作的创作速度是没有定律的, 当画的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表现的技法 就会不同,那快慢速度就会不同。有的六 尺、八尺的整张也可以几天画完,像你说 的四尺三开的,也有可能一个星期,也有 可能几个小时或者半个钟,其中创作中 的环境也受影响。当然,我画画不会快, 属于慢的,但我追求的是画“到味”,不 应付,我讨厌应付忽悠者。
Q:你的临摹作品中,《溪山行旅图》 和《富春山居图》都受到大量关注。就您 个人的趣味而言,您更青睐于北派还是南 派山水?你的个人创作主题很多,雁荡山 和天山都入笔下,北派和南派这样的分类在当代是否还有真正的美学意义?
A :我生长在南方,但朋友们都说 我是北方人,甚至说我是新疆和内蒙古 的?!《溪山行旅图》连我睡觉都梦着它, 《富春山居图》的印刷品经常在我的挂 包里蹭着我的腰。你说哪个我不喜欢,都 喜欢啊!是好东西,岂能论它是南北!
董其昌提出书画的南北宗,就那个 时代来说,是非常客观现实的。因为地域 文化、人文环境的差异非常明显突出。现 在这时代,是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影视媒 体、数码传媒、交通、网络,等等。这些都 给人类带来了生活便利,缩小了人们生活 环境的距离。古时,可以说到哪都是路 途遥远,现在这种感觉弱了,甚至不觉得 了!所以南北方方面面的交流、沟通就多 了,方便了,差异也就弱化了。还有学术交 流、学习就读的院校,南北师资生源的交 融,都弱化了南北文化差异。当然南北方 还有很多艺术形式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地 方特色,文化也要保持一定的多元化。
Q:黄宾虹先生认为文人画价值取向
的调整,表现在变更其“态度”而纯化其 “功能”,意即将人格化的艺术情趣,简削 为自然化的艺术情趣,将玄虚繁复的带有 隐喻性质的人格美,还原为单纯直接的富 于抒情性质的自然美。这是在为山水画做 减法,是一种取消,是鼓励画家在作品中 “缺席”。你认同这一说法吗?
A :中国的绘画史里头没有“主 义”,什么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 义、抽象主义……这些都是西方绘画发 展史的称呼。
Q:黄宾虹先生认为文人画价值取向其实中国的画家取向很多,绘画的 风格也非常多,当然文人画更趋向于趣 味性,情绪个性突现,画面精练简略。所 谓的减法,我认为人文画也好,不是人文 画也罢,艺术在乎表现生动,表达思想。 画面赋予精神、精彩就是好作品。还在 乎加减法吗?
Q:你曾说对暮色中的景致很着迷, 这种偏好来自于?
A : 活在当下,一个人做到清静、单 纯、自由,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做到,那是一种高境界,儿童时的山村生活就有 这种感觉。
暮色中的景致是非常美的,相对的 寂静,一片朦胧,好像一切都在虚幻里, 这时的人处于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 不想的理想状态下,这种感觉就是好!儿 时在傍晚或有月亮的夜晚,总是习惯观望 着乡间周围的一切景观,非常沉醉此境。 当年黄宾虹先生不就是喜欢画暮景吗?其 实暮色中的朦胧感觉是很美的,这种美也 许是我以后一种表现形式吧!
Q:有评论称你为“学者型山水画 家”,您自己如何解读这一美誉?
A :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田黎 明先生在中央美院观我的画作时说的, 这是前辈对后生的支持鼓励,传达出做 个真正的艺术家,在艺海里要取得一点 成绩,既要专业认真刻苦专研,还必须加 强整体的文化素养,做一个在多方面有修养、有思想性的艺术家。我只能努力, 来报答老师们对我的教诲!
Q:葛玉君先生在一篇评论中认为, 你有学术和市井双重背景,这个“市井” 如何理解,仅指“接地气”吗?
A : 艺术是源于生活,艺术家也是社 会生活中的一员,也没什么特别的,也要 生活。“天气”“地气”也须接,只要心里 头还有强烈的学术追求,什么“市井”生 活也不会偏离太远。
Q:当代水墨中有各种“实验”,有 很多确实让人过目难忘,你如何看待这些 “风格鲜明”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否对你 造成焦虑?
A : 当然,在种种“风格鲜明”的作 品中,有些是根植于传统而羽化出来的, 他们的变法是艺高胆大,对水墨画的发 展是有贡献的,值得借鉴。但对于那些忙于出新招、投机取巧非常功利的行为,您 是否好像看见在圣洁的艺术殿堂里有人 在玩杂耍呢?
学须静也,成功的艺术家不要受外 界的影响太多,要有八风吹不动天边月 的精神,同时头脑清醒,淡定地吸取精 华,摒弃糟粕,博采众长,厚积薄发。
Q:离群索居、置身世外,活在你描绘 的景观里,是你个人理想的一部分吗?还 是你只在纸上表现它们,它们仅仅是一个 审美客体、彼岸而已?
A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追求, 大千世界美不胜收,理想的,喜欢的,梦 想的,不一定就要得到,持有一份心态足 矣。创作一幅完美的书画,也是一种追 求,也是对审美追求的一份心态。
Q:您一直重视写生,在对某一自然 景观描绘之前,你会参阅当地的历史地理书籍吗?写生是否依然是“艺术模仿自 然”这一“前现代”美术的圭臬,是否仍然 是在自然秩序中习得艺术秩序?
A : 每次外出写生前,必须先做的功 课就是选择确定地方,然后对当地的地 理、历史、人文、风土人情进行认真仔细 的了解,查阅资料,向朋友打听情况等。
写生是中央美术学院贾文福先生狠 抓的课程,相信写生是非常有奥妙的、重 要的。
在野外对景写生,直接跟大自然对 话,息心凝神,调动自身全部感情、智 慧、技能,不断地深入,具体地认识和表 现对象与画者自身的和谐关系,并注重 个性化的艺术处理。这样完成出来的作 品,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既不同 于老师的,也不同于同学或其他同行的, 更不同于古人的。鲜明的创新作品,写生 有什么不好呢?
清代的“四王”,讲求程式化地学好 前人的东西,闭门造车,不求外出写生, 结果他们的画作没自己的风貌,都是前 人的风格特点,没有创新、没有思想,岂 不是画奴吗?
Q:有朋友说,见过您在广州市内写 生,这是偶尔为之还是一项常规功课。用 水墨表现城市景观您觉得利弊何在?
A : 对城市为主题的写生创作,的确 是偶尔为之,我个人而言,更崇尚自然山 水的景观,人为的景观也不易上画面,在 画面上总觉得没有自然的美,而自然美 总是有变化无穷的魅力!
Q:你的绘画中很少见到当代建筑与 自然山水的并列。你认为当代建筑出现 在画面中,对于中国山水是一种粗暴吗? (“新山水画”里总有水坝啊什么的)
A : 人为的现代建筑,如高楼大厦、 或其他大型建筑之类的出现在山水画中,确实有点别扭,有点侵略艺术领域的 感觉。
Q:您的书法和篆刻也多有好评,现 在除了绘画,你也会在书、印上投入大量 精力吗?
A:我是从书法篆刻踏入艺术大门 的,到中央美院后,主打中国画,篆刻就 少经营了。书法还经常研习,在中央美院 时还常常跑到邱振中教授和王镰教授的 书法工作室讨教。
Q:你的画作已经形成了很强的识别 性,在未来,你会继续这一笔墨语言体 系,等待变化的到来,还是会有意地突破 实现“变法”?
A : 贾又福老师常说,不要过多过快 地变,要把传统的基本功打扎实,后面的 事都会水到渠成。我相信这一点,从我临 摹、长期坚持写生中很有体会。
Q:您自己搞收藏吗?
A: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看到喜欢 的都会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
Q:您的一部大胡子也是“浑厚华 滋”,是用哪种品牌的墨染的?最后的问 题是—关于书画与养生的关系,你的看 法是?
A :我觉得留着胡子,有原本、朴 素、自然、自信、乐观向上的感觉,没有 其他想法,自己喜欢就好!
你们的杂志很好,特别是名字就取 得好《东方养生》,这是一种高境界文化 养生啊!对提高国民素养太给力了。
中国书画讲究心平气和,在心情舒 畅的状态下进行的,像练太极拳似的,跟 养生之道历来紧密相关,讲究书画中的 修身养性。我给学生上课时也经常讲到 这一点。有好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