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年轻的艺术家们告诉你:别以为这就是世界

2017-03-31 06:36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天堂电影院》

  曾几何时,我们也同样怀揣着一个梦想:一个人的环球旅行……

  也许会有人不懂我们为什么这么不顾一切的想要远行,也许我们也会在路途中不断的盘问自己为何当初选择一人浪迹天涯,但总归一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当然,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总是不一样的。近日,国际专业评审团队公布了新一届“宝马艺术之旅”入围名单,包括中国艺术家林科在内的三位青年艺术家成为候选人。

  有人已经完成环球艺术之旅,有人即将出发。我们本该欣赏一些特立独行,因为那些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艺术家们,常会带着你闻所未闻的奇思妙想,去观察、记录和探索这个世界。

  钟声为谁而鸣:冲突的声音历史之旅

杨嘉辉

  2015年,顶着作曲家、声音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家多重标签的杨嘉辉启程了,一个人加上一套录音装备。1979年出生的他传说很酷,是有着专业背景的音乐家,也是资深的“军事发烧友”。这次艺术旅行计划的主题是杨嘉辉在2014年底酝酿的想法。

  当时他刚刚完成一个关于爆炸的声音项目,竟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历史:寺院里的钟、教堂里的钟、学校里的钟,很大一部分曾是战场上的“英雄”。当战时物资紧缺,制造大炮等武器的原料无法满足连年战火的需求时,钟会被熔掉,被制造成大炮。战争结束,大炮成了多余的、不友好的、令人生疑的装备,这时,军队会统一再把大炮熔掉,还原成钟。

  一段耐人寻味的命运轮回……

  杨嘉辉说:“在工业革命之前,我们还没有机器的时候,其实人类只有两种东西是可以发出比打雷的声音更大的声音,就是大炮和钟。这也是除了材质以外,两种东西有趣的关联。”

  自2015年8月开始,杨嘉辉造访了不同地区的钟鼎和研究机构,包括缅甸、肯尼亚、奥地利、科隆、摩洛哥、西西里岛、南韩、澳洲以及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城市,足迹遍布五大洲。他标注并记录下那些具有特殊历史故事和社会意义的荡气回肠的钟声。

  杨嘉辉觉得自己在这次旅程中是幸运的,基本没遇到什么大问题,但是有些地方的钟声是很难录到的:“举一个例子,比方说,其中一个钟是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里(Hermitage博物馆),它真的是一个钟(Clock的那钟,不是Bell),实际上造型是一只大孔雀。是叶卡特琳娜二世女皇的情人送给她的礼物。但是这个钟每个星期才响一次,会有很多人来围观,现场就会很吵,达不到我的录音要求。我只能试着跟管理者协调,是否能够在闭馆后,能额外再让钟响一次,并且允许我进到里边去录。对方一直没有回复我,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在我要离开圣彼得堡的前一天,竟然得到了他们的许可。条件就是这个钟声也要留给他们用。我突然发觉,可能做一个艺术计划,会让这些机构破例去配合。这个旅程发生过几次类似的事吧。旅行中,有一些人他可能跟我也不相识,但是他也愿意为我打开大门,允许我去看他们的资料,愿意花时间跟我聊天,让我做录音。我觉得这是一段美好的旅行。”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里著名的孔雀钟

  当然,和大多人们钟情于在现场听音乐会一样,虽然清楚的知道去到现场听到的声音和单纯去听是不一样的,但杨嘉辉最终在现场的感受还是非常强烈的:“比方说,我在维也纳听那个斯蒂芬大教堂的钟声,那真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钟的声音,很好听。其实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钟,声音都非常好听,但是我在现场听这个钟的时候,钟声对我的影响(impact)真的特别强烈,然后我会想,世界上应该没有人觉得它不好听吧。我的意思是尽管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但是我们会有一些通感,相同的体验。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我们平常也会谈到,也都有体会,但是当你亲身去经历的时候,这个感受就更加强烈,我不能想象会有人觉得这个钟声是难听的。这种(对人类有共识的美感)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

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钟楼里重达20吨重的大铜钟“普默林”

  有意思的是,旅行中杨嘉辉每到一个地方,听到那儿的声音,就会把它画下来,他觉得实际它就像是风景画,但是他不是画风景,是画风景的声音。并且杨嘉辉坚定的认为声音跟颜色还是有一些地方是通的:“比方说很多钟的声音是有点黄色的,但是比方说你听到钟的声音可能是绿色,我可能听到是黄色,我们不能是同一个颜色,但是我们都能了解可能我们能听到颜色这个经验。我觉得这个就是通感的,但是我没有办法让你听到我的颜色,这个是ok的,所以我觉得我可能做的事情是在这个点上面去做吧。但是你看不同的画,在不同的画之间你就会看到一些联系,整体的逻辑。就是某一个颜色会是这样。比方说钟声很多时候都是‘爆’出来的,你会看得到那个形状会有一些共同之处,所以我觉得还是有一个系统。”

杨嘉辉的声音绘画

  大概60天的时间,杨嘉辉完成了一个人的世界旅程。他的足迹遍布了五大洲的11个国家,沿途探寻各个地区的钟,研究和记录了各式各样的钟声,并通过采访当地人发现,钟在作为发声物件以外,对不同民族在文化上产生的象征意义。最终,杨嘉辉将这次艺术探索命名为《钟声为谁而鸣--冲突的声音历史之旅》,制成了颇具规模的世界钟声档案和一部具有启示录意义的原创音乐作品。

  岁月遗迹:丝绸之路上的失落图书馆

阿比盖尔-雷诺兹(Abigail Reynolds)

  与杨嘉辉踏遍五大洲的想法不同,英国艺术家阿比盖尔-雷诺兹(Abigail Reynolds)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在牛津大学修读英国文学的雷诺兹似乎更愿意去凸显她的“学院气质”,她的艺术创作素来与书籍与图书馆密切关联。从文学中,她发现了图书馆与人类历史文化传承间的紧密联系。她认为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纲要,也是一种群体的身份认同,象征着人类亘古不绝的求知欲。

  于是,2016年,雷诺兹开始驾驶电单车重走 “丝绸之路”,深入探索欧洲与亚洲地区复杂的宗教与世俗叙事。她的艺术旅途启程自公元前291年至2011年的图书馆遗址,包括中国、乌兹別克、土耳其、埃及、意大利和伊朗。

雷诺兹利用影像记录“岁月遗迹:丝绸之路上失落的图书馆”

  在中国,她先后到过西安、银川和敦煌。旅程的首站便是咸阳阿房宫宫廷图书馆遗址。咸阳阿房宫宫廷图书馆毁于公元前206年,1956年重新发掘。时至今日,遗址区域仅为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而雷诺兹将其视为迁徙经验的共鸣。

  雷诺兹的第二站到了位于中国银川的拜寺口双塔。双塔始建于西夏1075年,人们在此发现了现存最早运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书籍。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双塔遭到破坏,当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新进行了复制。雷诺兹探访了双塔与银川当地图书馆,以寻觅关于佛塔真迹的纪录,拼砌还原出其逐渐步向完全败落的情景。

  拜寺口双塔

  在旅途过程中,雷诺兹以多种形式的材料记录她的旅程,包括16毫米菲林、摄影、显微镜图像、文字、计划书和目录系统。基于这些广泛的研究材料,她创作了一组集合物件、结构以及动态图像的作品,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这其中,动态图像更是她首次使用的创作媒介。

雷诺兹利用影像记录“岁月遗迹:丝绸之路上失落的图书馆”

  最终,在5个月的时间里,雷诺兹追溯并记录下16个毁于政治冲突、自然灾害及战争的图书馆遗址。在概念上,雷诺兹尝试探索空白与虚无,而图书馆象征了人们试图知晓万物的不可能性。

  雷诺兹将这场大规模的艺术探索命名为《岁月遗迹:丝绸之路上的失落图书馆》,她表示:“图书馆是一篇知识的纲要,也是一种群体的身份认同。而我去的这些场所却已经没有了以上的意义,无论它们是在最近才消失的,亦或者在远古之时便已不复存在。这场浩大的旅程极具挑战性,包括环绕四分之三的地球,以及游历多种我不熟悉的文化。这段旅途使我感受到自身知识的界限,就像失落的图书馆对我所展示的视觉上的极限一样。”

  地球之展列:礁石盛典

马克斯-哈珀-施耐德(Max Hooper Schneider)

  如今,德国艺术家马克斯-哈珀-施耐德(Max Hooper Schneider)又将开启一段激动人心的艺术旅程。他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浓厚的兴趣,关注有关生态环境破坏的社会话题。

  他将要带给人们一次海洋摸索之旅,旨在研究寰球各地的珊瑚礁。旅程大部分目的地均位于印度西太平洋一带,也是全球最多珊瑚生长之地,另外两个地方分别是俄罗斯和东非。

  按目前的构想,施耐德将较短暂地造访珊瑚这一意象在科学和艺术领域的两处超圣地:其一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撰写1842年论文《珊瑚礁的结构与分布》时的考察地点科科斯(基林)群岛;另一个则是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透过一系列现成的珊瑚照片,在想象中到访的巴哈马,他通过这种方法记录大自然的超现实之美。

  在这场涵盖了研究和纪实内容的旅程中,施耐德将会探索从比基尼环礁(Bikini Atoll)及至日本福岛核灾所产生的礁石;由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Baikal Lake)到马达加斯加的海岸,围绕礁石而创作。重点在于,每种礁石系统皆在与人类的接触中受损,而每一个都具体呈现了不同情况下的互动过程,以及人类与非人类媒介又如何随时间弥补这种损害。艺术家将这些礁石系统组合起来,述说一个关于死亡、抵御、腐蚀与重生的故事。

施耐德创作于2015年的《Accidental Menagerie》

  施耐德最终将此次艺术探索之旅命名为:《地球之展列:礁石盛典》。旅程将涵盖研究和纪录的部份,以及不同的雕塑创作。他拥有制作玻璃及丙烯酸陈列橱柜的丰富经验,兼收并蓄地记载并反映了大自然与人为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马克斯-哈珀-施耐德《Pet Semiosis 11: LEPROSY (Hebrew)》 2016年

  创作中,他筹划将空置的玻璃摆设橱埋放在一处或多处到访的礁石区,再按期视察陈列橱转化成他所称为全新“跨物种栖息地”的过程。艺术家自己、珊瑚礁、大自然与其别人类将共同参与整个创立过程。在旅程正式停止后,施耐德希望能将这些橱柜再挖掘出来,并进行展览。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程立雪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雅昌用户2226056

      这个杨嘉辉和那个民谣音乐人杨嘉松有关系吗?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