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17 15:32
他是罗丹最优秀的学生、是贾科梅蒂的导师;在法国雕塑最辉煌的时代,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和罗丹、马约尔一起被视为近代雕塑的三大支柱。他就是法国雕塑大师安托万·布德尔。
安托万·布德尔(1861-1929)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画家和教育家。他15岁便获得奖学金进入图卢兹美术学校,8年后又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然而,布德尔因其富有创造力的性格与该院墨守成规的学院教学产生冲突而退学,后经推荐进入罗丹工作室,成为罗丹的学生和助手。布德尔是罗丹得力的助手和亲密无间的挚友,他在罗丹工作室工作长达15年,在受到罗丹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与他在艺术理念上产生分歧。而布德尔最终在中年摆脱罗丹的影响,开创出自身独特的建筑性雕塑风格。布德尔一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他的学生包括大名鼎鼎的贾科梅蒂和里希埃,而中国观众熟悉的艺术大家刘海粟、庞薰琴、潘玉良等人也曾受教于他。
2017年11月20日,“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展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重点展示布德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杰作,重新审视布德尔回归古希腊罗马神话题材而创作的作品,当属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日臻成熟完善时期的代表作,包括38件青铜雕塑,2件油画,8件水彩以及素描及珍贵历史图片。所有展品均来自法国布德尔博物馆的馆藏。
此次展览以作品的创作时间和主题为序,集中展示的是布德尔所创作的古希腊、古罗马神话题材的雕塑作品。通过“布德尔的创作之源”“帕拉斯”“阿波罗”“弓箭手赫拉克勒斯”“果实”“珀涅罗珀”“香榭丽舍剧院与垂死的人马”七大单元,为观众呈现布德尔重塑古代经典人物及题材的独特创作手法和理念,兼具古希腊艺术传统与现代艺术理念的“希腊雕塑”。
其中最为突出著名的是他于1909年创作的《弓箭手赫拉克勒斯》,作品问世之初便引起巴黎美术界的轰动,使布德尔跻入名家之列,并鼓舞了一大批后世的雕塑家们。《弓箭手赫拉克勒斯》也将在此次展览中亮相。布德尔经常以希腊神话为创作题材,但他不像学院派那样,竭力再现古代雕塑所具有的如天神般理想化的完美人体造型,而是创作出一个现实的英雄,使他具有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和力量。《弓箭手赫拉克勒斯》是在布德尔离开罗丹工作室之后创作的经典之作,融合了古希腊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质,突破古典空间概念,使得这个雕塑在人物形式和空间张力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在“弓箭手赫拉克勒斯(1906-1909)”单元中,观众可目睹这一系列雕塑不同尺寸的版本及其摄影作品,近距离的了解这位大师的创作过程,品味、探索艺术家的工作方式。
布德尔另一件引起轰动的作品是《珀涅罗珀》,它被放置于展览的第六单元“珀涅罗珀(1905-1912)”中,并与布德尔其他相似结构的雕塑同台展出。这件雕塑引发了一场革命,雕塑宽大的臀部和壮实的大腿,推翻了均衡比例的“理想美”的传统。珀涅罗珀是希腊史诗《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的妻子,一直以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典范形象出现。有意思的是,布德尔的这件《珀涅罗珀》融合了他第一任妻子的特征和第二任妻子的体态。此外。本单元还将展出布德尔创作的绘有他两位妻子的油画及摄影作品。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作为中国百年名校的博物馆,始终践行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的精神和博物馆“学术研究、内外交流”的建馆理念。本次展览是继《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酒神赞歌到阿卡迪亚:马库斯·吕佩尔茨作品展》《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后的又一国际艺术特展。展览兼具学术性与视觉性,每一单元都力图对艺术家创作的形象进行延伸与关联性发掘,诸多的文字阐释为研究布德尔的艺术提供了多重视角和珍贵资料。宏大的场景布置与创新的数字系统将进一步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
据悉,“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展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出,展期为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4月30日。相信本次展览能为广大的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震撼与艺术感悟。
“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21日至2018年4月30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近邻学校东南门)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