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2-31 09:41
清代书坛早期,元明正统帖学承袭前代,一直居于主流;然而从清中叶始,帖学呈式微之势,地位逐渐被碑学所取代。随着碑学的振兴,原本因崇帖学而受到压抑的篆隶书也重新获得各书家的厚爱。清代中期以后的书家几乎都习篆隶书,何绍基就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一位。
何绍基幼年贫苦,寄寓舅家,后因父亲举中进士,随父母北上,在京师读书积学。尽管少年何绍基以出色的才华得到了阮元等人的赏识,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为官仅十余年便因言事罣吏议而被罢官。罢官后回湖南执教书院,刊经修志,其书法艺术的辉煌成就亦是在这个时期创造的。
何绍基的书法最早受家学熏陶,习颜真卿取其横平竖直,习欧阳询取其沉稳峭拔。后溯源秦汉六朝篆隶,得其古拙趣味;又取法北朝碑版,参真楷之绪。可谓取各家之长,熔铸一器,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此处的《临郑固碑》屏为何绍基隶书作品中的佳作,纸本,纵138.3厘米,每屏横35厘米,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微博].通篇体势严谨,笔法稳健,敦厚苍劲,雄厚古朴又不乏几分雅趣。何绍基以“悬臂回腕执笔”著称,这一执笔法恰为一种适合篆隶书意的执笔姿势。在长线条的运行中,有意无意的晃动与顿挫形成了线条的斗颤与涩笔,改变了固有的点画形象。有的点画如巨石当头,有的点画如兰叶轻拂。因其腕肘悬空,运笔时笔笔俱到。然而也有缺陷,这一技法的运用有赖于良好的体力,故何绍基早年多佳作,晚年则不免力不从心,既而颤笔大量出现。在《临郑固碑》中就有诸多颤笔的痕迹,特别是在掠笔、横笔等笔画中非常明显。正如我们所知,清中叶之后的书坛多用生宣纸和羊毫笔,生宣比熟宣更易出现多变的效果;羊毫软且吸水量大,但力度需书家适度拿捏。何氏以其特殊的执笔法,辅之以长锋羊毫、生宣纸,笔画常平推到底,故时多颤笔,产生迟涩效果。又赋予点画圆润含糊或苍润奇崛之感,极富金石气,与墨色的燥润枯湿相得益彰。然而其晚年诸多书迹中不少颤笔则是因体力不支失于掌控所致,并非何氏想要追求的艺术效果,正如其咸丰九年(1859年)的日记云:“兴已佳而腕尚未健,真老态耶?”其隶书字形多扁,起笔易方笔为圆笔,一字中一组横画常形成平行线,使整体结构奇中见稳且结字有疏密变化。在这组作品中,结体疏落大方,字形大小搭配严谨,又辅以墨色轻重浓淡,整幅作品的节奏有时迟涩,有时则流畅清晰富有节奏点画,成功化解全篇气氛,使作品不致壅塞,厚重中有空灵。
何绍基一生好古、学古,不仅在篆隶书领域成就卓然,行楷书也独具个人风格。其审美特色主要表现在崇尚古拙,讲求真气流贯,重骨轻姿,尚典雅庄正。其碑学的艺术特色也暗合另一位碑学大家邓石如所总结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说。何绍基在创作上全面实践碑学主张,以其独具特色的书法风貌丰富了碑学实践。在学书的数十年间,他做过许多舍易求难之事,曾于严冬冒雪拓碑,又于晚年晨课隶书不断,所临《张迁》诸碑多至百通以上。此做法犹如他的人品一般,踏实严谨。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猿叟,另有黑女庵主、耜真、九子山人、闽黔粤蜀使者等斋号,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曾官翰林院编修、提督四川学政等。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东洲草堂文钞》等。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