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从配套物业、配套商场、配套酒店到配套美术馆 艺术与商业结合渐成趋势

2018-01-31 17:35

▲霍夫曼为万象天地设计的大型永久户外艺术装置

▲将艺术与商业结合

▲展出作品极具设计感

▲万象天地顶层设置的云端沙龙定期推出文化活动

从欢乐海岸的盒子空间,到万象天地的云端沙龙,从在筹备中的君美术馆到已经开幕的国风艺术馆,商业与艺术的联姻,正在成为深圳都市商业体里一道新的风景线。从为商业项目配套物业、配套商场、配套酒店,到今天配套美术馆,刚刚过去的2017年,深圳刮起一股艺术消费风,而且在今年这个趋势将更加明显,深圳市民也将感受到更多的艺术气氛,近距离地欣赏到更多的艺术项目。

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上,主办方启动了一个特别的研究项目——《深圳企业文化艺术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表示,深圳过去30余年的快速城市发展,与大型企业对城市建设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这种推动有资本的注入,也有先进管理方式的引进。新一轮的焦点是地产企业建造的文化设施、美术馆,并伴随着各类艺术空间的诞生。何香凝美术馆、OCAT、华·美术馆、雅昌艺术馆、艺象满京华美术馆、招商设计互联等,这些运营中或即将开幕的美术馆,直接运营者是伴随着项目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专业团队,运营的资金也来自企业对其的直接投入。白皮书注意到了这样一种风潮:企业、尤其是地产企业介入艺术运营,在深圳正蔚然成风。

艺术与商业结合已成趋势

“不久的将来,当你在COOP PARK逛街的时候,不仅可以看电影、吃美食,也可以穿过天桥,到对面的美术馆里,欣赏一场高水平的艺术展览。”这是星河集团国韵文化公司总监关野为深圳商报记者勾勒的一幅未来图景。2017年12月,位于银湖谷的COOP PARK购物公园还没有正式开业,对面6000平方米的国风艺术馆已经迎来了开馆展览——国风·饶宗颐教授华学与书画艺术特展。

在国内以K11、芳草地等为代表的艺术购物中心迅速崛起的时候,深圳本地的购物中心也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艺术。2017年9月底开业的深圳万象天地在开幕之初就设计了一系列艺术活动吸引眼球,一边邀请“大黄鸭之父”、荷兰概念艺术家弗洛兰泰因-霍夫曼设计大型永久户外大象艺术装置“Bubblecoat Elephant”,一边在顶层设置云端沙龙作为“思享”平台,定期推出文化活动。万象天地定位为汇聚艺术、时尚、创作及人文的全新消费体验空间,从一开始就把艺术体验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事实上,在购物中心里开艺术空间,深圳早有成功案例。此前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创办盒子艺术空间,十多个6平方米大小的白色盒子分布在商场的各个角落,其中定期推出的展览,让市民在商场消费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可以邂逅一个又一个艺术品。

参与展览策划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范勃表示,创办盒子艺术空间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完成一个个艺术展览,更重要的是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探讨公共空间与展览模式、文化消费与公众教育的新的可能性。在范勃看来,与在美术馆和专业艺术机构做展览很大的不同是,“这里的空间更为开放、受众更为多元。”

对于近些年商业资本对艺术的青睐,艺术家和策展人无疑是乐见其成的。艺术评论家冯博一就指出,艺术与商业、消费、旅游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公共空间里的艺术作品,也承担了向市民普及艺术的功能,可以让原本不懂艺术的市民慢慢受到艺术的感染和了解艺术。

美术馆成为商业项目的强大配套

在购物中心里看展览,正在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而这一趋势,也为饱受电商冲击的实体商业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最近两年开出的购物中心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将艺术文创纳入到了自己的业态配比中。而在购物中心之外,越来越多的地产公司开始把美术馆作为项目文化配套,纳入规划之中。2017年12月开幕的国风艺术馆就是其中之一。与以收藏、研究立足的美术馆不同,国风艺术馆负责人关野向深圳商报记者介绍,隶属于星河集团的国风艺术馆以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文化供给为主要方向,致力于为大众提供精品展览、公益讲座等文化产品。“一方面,我们把艺术馆的运营看成是企业的公益事业;另一方面,也是对地产项目的强大文化配套,艺术馆在这里发挥着品牌性功能。”据介绍,国风艺术馆开幕以后,物业曾经组织业主集体参观,反响相当不错。

从配套物业、配套商业、配套酒店,到配套美术馆,关野认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自身爆发的文化需求。数据显示:随着GDP的增加,公众的休闲时间延长,有更多闲暇去关注艺术品。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8000~10000美元时,才会有大规模的公众对艺术品收藏感兴趣,从而促进艺术市场蓬勃发展。中国在2011年就占据了全世界艺术品市场份额的30%,位列第一。2016年投资成立君瑞汇当代艺术空间的君胜集团显然也看到了这种消费趋势,君瑞汇艺术总监曾禹透露说,君胜集团正在筹建的君美术馆已经完成注册,即将于今年开幕。

曾禹认为,地产企业和美术馆的联合,可谓相辅相成。一方面,美术馆对品牌塑造的效益有目共睹。艺术所具有的文化影响力带动商业品牌成长,企业对艺术的投入,可以促进物业增值,对周边环境有积极影响,这一点在深圳早有先例,OCAT美术馆群对华侨城创意园的影响就是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企业所具有的强大资金优势,也为美术馆发展带来了机遇。美术馆有了更多资金,可以聘请更多专业人士和优秀的艺术家,保证艺术活动的品质。

过去十年、二十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民营美术馆大多依靠藏品的增值实现盈利,而未来十年,随着艺术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这种模式显然不可持续。未来的民营美术馆如何产生新的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还有待探索。但令曾禹感到欣慰的是, 无论是现在的君瑞汇还是未来的君美术馆,都是公司品牌经营的一部分,企业更看重的是美术馆给实业带来的附加值,并不急于盈利。这给美术馆的成长和积淀留下了更多空间,使艺术家和策展人们可以更加从容地挥洒,曾禹说,“最终,我们需要的是把美术馆做得更加专业,只有专业才能产生价值。”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文 韩墨/图)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