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玉振之声—玉组佩的发展与演变

玉组佩,是将几种不同形状的单件玉佩,加佩珠用线以不同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毛诗·郑风·女曰鸡鸣》最早记载了组玉佩的组合方式:“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毛传云:“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

pgc-image/15241209164646717e52797

行步则有环佩之声

君子常佩戴玉组佩以彰显自己的德行,比如在走路时,玉佩间相互撞击,发出玉声,从而提醒其行止得当,不失礼节,“玉步”一词就由此而来。

0.jpg

西周时期的组合玉佩主要有三种形制:一是位于死者胸、腹部的多璜联缀的主体组合玉佩,如五璜联珠组玉佩;二是长条形片状玉一端串联小玉珠和绿松石珠,呈递增式的组合方式,如两件组玉佩;三是以玉牌与珠、管等类灵活组合的小型发饰、项饰、腕佩等。这些组玉佩的构件,既可单独作为佩件,又可成组串联,特别是串连起来组合成组玉佩饰,更是显得美轮美奂,富丽堂皇。

pgc-image/152412097753551e9d712e7

周人崇尚美玉,《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因此周代玉器成为贵族们进行祭祀、朝聘、征伐、宴享、婚配、丧葬等活动的家国重器,同时玉器也被周人赋予道德观念而人格化,赋玉以德,喻人以玉。

君子无故 玉不去身

当时的士人,将德的最高境界,比附玉之温润坚洁,将高尚人格的砥砺修行,寓之于美玉之琢磨精雕。佩玉正是君子规范道德、约束行为的标志,因此《礼记·玉藻》上说:“凡带必有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0.jpg

西周是孔子理想中的国家模式,以礼乐制度明尊卑、别贵贱,符合孔子“仁”治的理念。周人逐渐羽翼丰满、势力强盛、最后翦灭商王,最终建立了礼乐制度的周王朝。周武王灭商后,所征服的地域范围是商代的数倍,为了有效的控制地域,武王采取了诸侯分封制度,这意味着王室和贵族阶层内部的进一步等级尊卑的划分。这样“组佩”成了贵族等级的标志,实际上玉组佩和青铜列鼎制度一样,也是礼乐制度的组成之一。

pgc-image/15241210731866a943ef03a

西周组佩上常见的各种形制的坠饰。他们是玉璜、束绢佩、盾形佩、兽面、蝉、蚕、玉、鸟等以及其它丰富的动物题材。其中束绢佩、盾形佩和蚕蛹等几种坠饰流行的时间大致旨在西周,春秋时期基本衰落了。

在礼乐制度衰败后,西周式的贵族组佩也逐渐式微,特别是那种长及膝下、以节行止的项饰基本消失了。最大的不同是悬挂在腰部的组佩大为流行起来,从战国起,这种悬挂腰间的腰佩成为最主要的组佩形式延续开来。各种材质也竞相争艳,齐国有冷艳通透的水晶组佩,洛阳有悬挂玉舞人的金质项链等等。

pgc-image/1524121099317442b37e3b8

秦时玉组佩中断、直到东汉、玉组佩以新的装饰形式作为官方輿服制度被规定并延续下来。东汉明帝白玉大佩;晋代天子白玉垂组;唐代君臣佩玉、天子白玉、公王玄玉;宋代玉衍、蠙珠、金兽面;明代复古风起,衍、瑀、琚、珠悉数古法,冲牙相触,玉滴有声,风度俨然。玉组佩作为古代中国特有的玉器装饰形式延绵数千年。

pgc-image/1524121123709e5ed078554

0.jpg

pgc-image/152412116810332e10c3ede

pgc-image/1524121190931e0d30eee9c

0.jpg

0.jpg

0.jpg

0.jpg

0.jpg

0.jpg

0.jpg

0.jpg

来源:老丁说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