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林明杰:一醉难了

2018-04-30 15:26

  据说,傅抱石好酒,喝醉了作画更为自由酣畅,每出佳作。他还有枚闲章“往往醉后”,通常出现在得意的酒醉之作上。

  无独有偶,林风眠也曾建议一位画画拘谨的学生喝点酒,这样画画时就会狂热起来。

  于是很多画画的人喜欢用这个故事来为自己好酒贪杯找理由,还嘲笑不喝酒的同道“不喝酒怎么画得好画”。

  凡事不可绝对。美术史上的大画家中,好酒贪杯的比例并不见得高于普通人。这也就是说,能不能画好画,喝酒不是决定性因素,它顶多对个别性格比较拘谨而酒后却能放得开的人有点效。

  喝酒或许会激发一个画家的性情,令其更有自信,更有激情,更有想象力,但是如果他本身就不具备一个好画家的素质,喝死也没用。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谈喝酒这个问题呢?“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揭示的是一个创作心理学问题。很多艺术家拼着命地训练自己在技术上的能力,也苦思冥想如何创造出形式上的惊世骇俗,但就是疏忽了培养最重要的艺术心性。

  艺术家的一生,实质上是不断征服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生。

  薄薄一张纸,轻轻一杆笔,它就能让一个七尺汉子胆怯心慌,踯躅不前。学过画的朋友一定有过这种心理体会。有的画家,一辈子都逃不掉这种心理上的障碍。他所见识过的美术史上的名家笔墨,非但没有成为激发他创作灵感和信心的力量,反而成为他畏惧的阴影。

  如何能使自己不必喝酒就具有创作的自信,就能有饱满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自由而肯定的笔触,这才是一个画家更需要去努力的。

  从喝酒的话题我不禁联想到很多画家创作时喜欢听音乐。其效用也相当于喝酒,它能把画家带入一种情绪中,更投入地创作。这跟演员培养感情也很相似。但是,听音乐也未必都有益于创作,有时候可能还会起反作用。首先要选对音乐。因为每个画家内心都有各自不同的旋律和节奏,选对了音乐会起到共鸣之效,选错了音乐反而可能打乱画家创作的节奏。

  归根结底,画家要善于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旋律”和“节奏”,逐渐养育它,让它壮大、完善。这才是正途。靠酒或音乐,顶多是种催化剂,不可依赖。属于自己生命的旋律和节奏强大饱满了,就会自然溢出,或涓涓细流,或浩浩巨浪,又何须靠其他来刺激呢?

  正如同写文章,语法正确、文笔精美,但如果没有精彩的内心世界可以表达,也无济于事。一个画家,一生都要耕耘呵护心灵的田园——那里荒芜了,用酒也无法拯救,用音乐也无法唤醒。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