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5-28 15:15
今天向大家介绍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杨雪的一段采访,杨雪老师不仅在文中的音乐《一路莲花》专辑中演绎精彩,同时也在瑞鸣即将面世的新专辑《明月映敦煌》中展现二胡魅力。后续我们也会陆续向大家介绍这张专辑的七位“仙女”艺术家。
文/何绍儒
杨雪的艺术成绩、教学成果,业内外人士多有评论。若再深层评论,还需从“本”而谈。何为“本”?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曾讲:“有境界,本也”。杨雪在谈及“器乐演奏事业”的艺术观时,曾说:“琴随人意,意源于境”。
“意境”中的有心人
这里所说的“境”,首先是指“意境”,即:文艺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音乐艺术中的器乐演奏,是运用娴熟精湛的技法,创造出令人感动的意境。杨雪在努力掌握技法的同时,一直不懈追求、着力创造艺术境界。
杨雪在SELF讲坛上讲述“行走的弓弦”
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杨雪是个“有心人”。近年来,她演奏二胡名曲《赛马》时,采用了该曲原版的曲谱。她的艺术用心是,从“意境”理论为出发点,力求更加完整地展现曲作者最初创造的意境。既渲染奔腾热烈的赛马场面,又还原了原曲歌唱性旋律中的“有我意境”以及那段撩拨听众心弦的蒙古长调华彩。她对艺术表演的多元化以及其它文化现象,多的是全面观察、深层思考,保持着“反听内视、自审外察”的文化心态。
音乐活动中追求“雅境”
杨雪在器乐演奏中注重并实践着“意境”理论的同时,也在她的音乐活动、艺术行为中追求着一种境界:中国大传统中的“上位文化”--雅境。
杨雪在《明月映敦煌》中的录音花絮
她认为:对这种意境的追求,晓喻着审美取向、宣示着文化层次。自2009年始,杨雪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先后举办了三场二胡音乐会和四次二胡讲座。这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均以“听雪”冠名。从舞台色彩、背景画面、服装配饰,到曲目选择、演奏风采,以及杨雪的主持和讲述,都在“听雪”这一极富雅韵的主题命名下展现着“雅美学”的境界。
事业人生境界的选择
著名胡琴演奏家余其伟说:“音乐的全部手段和崇高目标不就是不断地去发觉人生境界的奥秘吗”?杨雪所说“意源于境”的“境”,指的又是“事业人生境界”。她在音乐艺术上对意境的追求,源于她对“事业人生境界”的选择。
杨雪长期以来,不断充盈文化底蕴,着力于琴内琴外之功,且深层次、多方位思考。每经过一段时期的“充盈”、“着力”与“思考”之后,她都会对艺术境界及事业人生境界有更新的标定和更高的追求。她将艺术的“意境”理论、人生境界的追求放在本职工作之首,长期以来保持着稳重踏实、积极进取的职业状态。
杨雪经常思考二胡艺术的前景,深知二胡艺术存在于发展之中。为推进二胡事业、拓展教学领域,她遵循“行成于思”的治学从艺之本,根据自己的从教环境、教学条件,成立“弓弦舞”二胡重奏组,由她及其所教的在校学生组成,并担任学校设立的该研习项目的负责人。
杨雪通过长期社会艺术实践认识到,上述条件都是发展和推动二胡艺术的“动力”,而真正的、最根本的“原”动力则是:更多的民众对民族音乐的瑰宝--二胡艺术的关注和热爱。二胡艺术若有了更广泛的普及,热爱者众多,就会日益增长对二胡艺术的高质量要求,就会产生强大的“势能”和“无形的压力”,“鞭策”民族音乐的从业者在“贴近民众、提高质量”等方面激发更大的前进动力。民乐之本在于“民”。如果热爱二胡艺术的人数日渐减少,那些推进二胡艺术发展的条件就会日渐衰减,那么二胡的前景将无从谈起。
杨雪在《一路莲花》中的录音花絮
基于这样的认识,杨雪长期坚持走进民众,巡演、讲座、开展普及活动,为增加“推进二胡艺术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而努力着。
有所作为的新一代演奏家
“人生(事业生活)境界”,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文化气质与文化品性(亦即:文化思想的格调、层次)。恩格斯说:“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杨雪在人生成长的路程中,崇尚并践行着“有所作为”。她在艺术历程中所追求的意境、雅境和成长路程中所选择的人生境界,都显现于她的弦音之上、琴韵之中。
广大音乐民众,都关注着杨雪这一代演奏家的成长,并殷切地期望他们属于未来、拥有未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