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基本功就是核心技法——著名书画家骆飚聚贤堂课徒絮语(三)

  三十一 书法是字,但字未必是书法。两者区别首先在于有无笔法,然后字法、章法、墨法。

  三十二 字太大,难写,太小也难写。初学宜选不大不小的字帖。《郑文公下碑》每格6CM见方,不大不小,适合初学。

  三十三 一般认为,《郑文公下碑》含楷行隶篆四种笔法,有人认为还含草法,说明了该碑笔法的多样性,因此,初学略难,但掌握此碑后学其他书体,事半功倍。

  三十四 书法有碑帖之别。通俗地说,碑是刻在石头上拓下来的,帖是写在纸上经木刻刊印的。南北朝时期的碑因魏碑最精,通称魏碑。《郑文公下碑》属魏碑系列。

  三十五 碑的制作方式有两种:一是先由书家在石头上写字,称为书丹,然后由刻工刻写。二是直接刻字于石上。碑的水平其实是参差不齐的。大家经常提到的碑都是公认高水平的。无名碑中有无高水平的或可找到创作灵感的,也是可以研究的。

  三十六 魏碑大致分为四类:碑刻、造像、墓志铭和摩崖石刻。《郑文公下碑》是摩崖石刻,郑道昭书丹,是一篇歌颂其父的文章。

  三十七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碑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三十八 康有为认为,学书法唯有以魏碑南碑为宗。因南朝禁碑,南碑少见。魏碑量大,仅龙门石窟即出土数千方,以《龙门二十品》最负盛名。我们今天所见名碑,是历代书法家、评论家甄选的结果。

  三十九 帖学以二王为宗。书法史上的碑帖之争至今没有结束。沈延毅认为魏碑的成就在王羲之之上。金鉴才则说,美院的老先生们学碑的都后悔了。

  四十 反对学碑的理由之一,碑用刀刻成。毛笔怎学刀法?其实,毛笔据说由负责修建长城的蒙恬发明。自有中国文字,就有中国书法。在有毛笔之前,中国书法已有几千年,不都是用刀?因此,即使所谓的帖学,其本质不是来自刀法?而且,用笔如刀,锻造出既如刀砍斧劈、铁划银钩,又如仕女甩袖、春风拂柳的笔法,不是书法应有的基本特征?

  四十一 反对学碑的理由之一是认为碑风化严重,不易辨认。其实,碑的风化程度并不同,而且碑的拓印时代不同,早期的更清晰。同一碑中,有的字清晰,有的模糊。聚贤堂的办法,先梳理出部分清晰的字供学生临摹。

  四十二 一般认为,选帖凭个人爱好,不合适再换。初学者见过几本帖?遇到难处学不下去是不是认为不合适?我在夏与参先生的指导下,先临巜张猛龙碑》九年,后习《郑文公下碑》四年。如果不在夏先生门下,我不会去啃这种硬骨头,也啃不了,最后也就写得一手馆阁体。

  四十三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因此,选贴很重要。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康有为更对《郑文公下碑》称之为“魏碑圆笔之极轨”。

  四十四 史峰先生在《化难为易教书法复成碑迹是贤师》一文中说:他修碑学不盲目不随意,依师嘱在碑海之中,挑明珠之碑,依《郑文公下碑》而深修碑学,入大境成大法得真功,令他的书法完备高古风尚,结字宽博飘逸,舒展灵透,笔迹雄强,又显圆劲,篆隶美韵,集成楷法端庄,稍含行草飘逸,对魏碑原质有极好的复成水准。冯承素用双钩法复成《兰亭序》的美逸,骆飚则以笔法拟刀法的功力再现名碑风华。

  四十五 史峰先生在《郑文公下碑功足真草隶篆一笔成》一文中说:骆飚修碑学,避开了碑学的刻板之坑,善于从刻迹碑质中,还原出书丹气韵,以韵养质,以质立韵,所以他的碑学探究是一个从获浅质到得深韵的书法修习过程。碑学对于骆飚来说,是轻车走熟径,已经是尽入佳境的艺术天地。研究碑学有法、有悟、有成、有功,让骆飚在书法界可依碑学涵养侃侃而论书道之妙,开坛授经,传承书法文化和技法,皆有独到眼光和特殊谋划,受益者多,众人折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