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镇海楼的侍卫——石狮子

2018-10-19 15:55

在阅读这篇文章前,请大家动动嘴巴,数一数狮子。

“公园有四排石狮子,每排是十四只大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背上是一只小石狮子,每只大石狮子脚边是四只小石狮子,史老师领四十四个学生去数石狮子,你说共数出多少只大石狮子和多少只小石狮子?”

再看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老城标镇海楼前,有许多大大小小年代久远的石狮子,其中年代最早的楼前一对明代红砂岩狮子。

你又曾有否留意过它们?

当你嘴巴已经麻木得不能再数出更多的狮子的时候,我们来聊聊今天的主角——石狮子。

狮子,是唯一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它产于西亚、印度和非洲等地。狮子最早传入中国的文字记载始于《汉书·西域传》。可能是狮子这种动物得到了王室达官贵人的宠爱,此后关于狮子传入中土的记载消息便屡见于各式史籍有记载:

“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狮)子,因求汉公主。”

“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狮)子。”

“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狮)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无角。”

但是西域诸国进贡狮子给当时的帝王可是件苦差,不仅路途遥远、要定时给狮子喂食、防止狮子逃窜伤人,还要防止途经国家的非法扣留,狮子东传中国的难度可想而知。 毫无疑问由此推断,狮子是汉代以来珍贵的“舶来品”。

狮子的传入引起了中原民众百姓的好奇,民间流传了千奇百怪关于狮子的形象。圆睁怒目、阔及两鬓的方口、大而突出的鼻子、魁梧的身躯等等,甚至有传狮子一声吼,地动山摇。狮子一眨眼,江河泛滥。当时的先民的思想可谓天马行空!

古代工匠奇思妙想、匠心独造可以说是艺术的“外貌协会代表”,他们根据各类文献、传说对狮子的描述,再加上自身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创作出了带有饕餮、麒麟、狻猊、辟邪、龙、虎等印记的“组装”狮子!一时风靡大江南北。

狮子形象以通过雕刻艺术的形式进入了中国的民俗,融入中国百姓的生活,人们赋予了它某些高尚的品格,使之成为一种寓意祥瑞的动物。

早在汉代,狮子便被用来镇守宗祠和陵墓。如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内的石狮子,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狮子……人们相信狮子不仅可以辟邪消灾、预卜灾害,更能彰显权贵。

历史上,石狮子的形态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石狮子脱离了动物学意义上的真实形象,中国本土的神兽形象被源源不断地运用转移到狮子身上;隋唐时期——石狮子不仅用来镇守陵墓,而且开始成为宫殿、大门的镇守之神,整体体态饱满、气势雄伟、威猛生动;五代和两宋时期——装饰风格多样化使石狮子走向民间,被中国百姓所接受和喜爱并接受;元明清时期——石狮子雕刻艺术全面体现世俗化、民间化、大众化和日常化,在民间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普及。

此外,石狮子的摆放有规矩可循也“规矩多多”。按照根据人从大门往外走的方向里走出做为参照,雄狮安放在左,雌狮安放在右。雄狮一般雕刻成右前爪玩弄绣球,雌狮则雕刻成左前爪抚摸幼狮。

在岭南地区一带,逢初一、十五,民间流行用柚子叶煮水为石狮子沐浴的习俗,认为柚叶水可洗去石狮子的灰尘,恢复其辟邪消灾的功能。

更为有趣的是,过旧日去的民间中药铺的柜台上,普遍放置狮子像。相传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帝有只个石狮子,懂药性。

吃中药时,它若点头就是无毒;它若摇头,便是有毒。这也许是石狮子具有辟凶纳吉功能的延伸吧。

狮子是非洲草原的百兽之王,传入中土的石狮子则衍化为是中华民族精神图腾之一。二者虽相隔甚远,狮子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和桥梁但地位却平起平坐。漫长的历史发展,使狮子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对石狮子心生崇敬,是崇敬历史文化,更是崇敬自然的表现。下次经过有石狮子的地方记得多看它们一眼哦!

答案:56只大狮子,280只小狮子。

引用文献:

1、《人们为什么在宅前放两尊石狮子》.转自公众号“可以读”

2、《守门石狮子的来龙去脉》.王心喜

3、《外国狮子为啥给咱老祖宗看大门》.盛京.沈阳日报2011年11月18日第B08版

4、《中国的石狮子艺术》.吉俊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