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砚与文字同兴,与黄帝之代也”,砚作为重要的书写工具,一直以来被历代帝王将相与文人藏家视为知己。因此有很多无比精美的砚能传世至今,也流传下来大量的咏砚诗词和铭文。加之近年又出土不少汉唐宋等高古时期的古砚,使得我们处在一个实物非常丰富的年代。
面对良莠不齐的古砚,解读和选择是一个不小的课题。除了选材、用料,我们还要去解读附着在一方方古砚上大量的艺术元素和历史信息,这成了赏砚的重要内容。
一、看:看砚的质、工、铭、饰和新旧程度,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经过修补,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台原色总会有些差别。
二、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些粗糙的感觉,则说明石质较差。
三、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藏品出手壹三壹零壹柒壹叁零零肆用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质地的老与嫩,而歙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发出“噗噗”的声音,就说明该歙砚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则为下品。
四、洗: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再辨认,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台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砚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台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五、掂:用手掂量砚台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说来砚石重的胶结紧,颗粒细,轻的则说明胶结松。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六、刻:一方砚台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头的好坏,对砚石熟悉者,只要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辨别出砚石的优与劣。
鹅形歙砚,明代。太仓市博物馆藏。长24厘米、宽16.5厘米、高5.5厘米。明清时期的砚台从实用为主转到实用与欣赏并重。该砚为歙石,石质细润而具光泽。全砚呈鹅形,砚面以鹅身为砚堂,鹅首后转与鹅身交汇处为砚池。造型生动,线条圆润准确,形象栩栩如生。
玉蝉砚,明代。长11厘米、宽8厘米、高1.8厘米。此砚为青白玉质,砚面做蝉形,蝉身作砚堂,蝉的身、首连接处开有砚池,砚背平坦。蝉的首、翅、尾等处采用圆雕、阴刻的手法,线条准确,造型生动。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