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青年力量登场,中国雕塑的代际转换是否已经到来?当代雕塑多元发展的路径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中国当代雕塑如此的“不同”?2018年11月23日开幕的大同雕塑双年展,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时也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答案,对于雕塑,如果你的印象还停留在具象写实,那么这个展览将会颠覆掉你对雕塑的既有印象。
多元视野:鲜活的雕塑现场
磁铁、影像、石头、金属、竹子、陶瓷、木头、玻璃、泡沫、羊毛、纸、铜板、刺绣、水泥、亚克力、刀片、水、空气、棉花糖、光、泥土、脑电波……当这些材料与雕塑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材料板块 孙昀作品
材料板块 孙昀作品
本届双年展便是这样一个化学实验场,龟裂的大地,碎裂的墙面,散落的石头,不仔细观看的话会以为是用坚硬的混凝土或者石头创作的作品,但走进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一切都是用羊毛创造的假象,作品实为羊毛编织梳理与染色而成。创作者通过极为细致的编织与造型,将羊毛这种柔软的材质造就成如岩石一般的造型,同时保留部分羊毛纤维的机理感,营造出草地侵蚀下的碎石路。
材料板块 史金淞作品“灰度”
试想一下,如果情感有颜色的话会是怎样的色彩?如果生命有颜色的话又会是怎样的?展览中艺术家史金淞作品“灰度”就给出了答案,在一面暗色背景的墙面上,悬挂着大大小小的色块,置身其中,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宇宙里面,它们看起来就像是宇宙中一颗颗天体,这些是由艺术家收集的人们的情感、记忆、经历等等创作而出,在这些色块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名称,比如重生灰、逼格灰、灵异灰、人性灰、魔界灰等等。
在史金淞看来:“每一段情感、每一个故事都终将会消磨为一抹尘埃,并能凝炼成一个独立的灰度色相。”
科技板块 SIGMA艺术小组带来的作品《悬界》
一棵树开始发亮,一块鹅卵石开始发亮……墙壁开裂,从裂缝中透射出如极光般美丽的片状激光。它们明暗变幻,相互交接切割,像建筑的外墙,构成丰富的空间变化。有蝴蝶般的现代舞者在其中穿梭飞舞。 雨气氤氲,往复而来直抵足下6 地面上出现一个巨大的“水境”。女子在其中缓缓地转圈行走,双脚交替,仿佛是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来,向着什么都没有的地方走去。一个个洁白的泡泡从天而降,缓缓落下,漂浮,在坠落地面的一瞬间化作泡影,消散,惊起微澜,复归平静。漫天的泡泡因为脆弱而更加的美丽。一只巨大的蝴蝶的倒影正在缓缓笼罩这里……在怔忡的下一秒,我们又仿佛听闻到了先民的吟唱“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再经过一个眨眼…… 埙声又起,大雾弥漫。这是SIGMA艺术小组带来的作品《悬界》。
器物板块 由树木长成的凳子
漂浮在水面上的石头,由树木生长而成的凳子,漂浮在天空中由泡沫组成的文字,在水中用泥土打印的古塔等等,不断地刷新我们的想象力。
这是一个让人们重新认识雕塑的展览,也是一个预示着雕塑未来可能的展览,最为重要的是它呈现了雕塑的无限可能。
论坛直播链接:
当代雕塑的代际转换已经到来?
那么,是什么赋予雕塑如此鲜活和多元的可能呢?有一个关键词绕不开,那就是“年轻”,这也是本届双年展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参展艺术家的年轻化:“50、60后已经是老前辈了,现在的主力是70、80甚至是90后”批评家殷双喜讲到。
材料板块作品 唐勇《床》
材料板块作品《床》局部
材料板块作品 在场引力一一吸铁石·东湖 傅中望
材料板块作品 谭勋《蔓延》铁丝、地垫,尺寸可变、2018
他表示:“雕塑的代际转换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具象写实传统和城市雕塑传统在今天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点从展览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雕塑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
由雕塑家郅敏策划的“材料”板块特别能反应这一现象,参展艺术家有39人,而其中,50后艺术家有3位,60后艺术家8位,70后艺术家9位,80后艺术家13位,90后艺术家6位,其中最小的生于1996年。
“此次展览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青年艺术家已经走上前台,当下是雕塑艺术家新老交替的一个重要时期”总策展人之一吕品昌也讲到。
公共艺术板块《无界》作者:董书兵。材料:钢筋混凝土,标准长度6m直径6cm钢管、钢管连接卡扣等。尺寸:总长60米,高21米,宽40米。落成时间:2018年10月。落成地点:甘肃省酒泉地区瓜州县戈壁滩之上(紧邻敦煌市)
公共艺术板块 《鄱湖日出》作者:吕品昌。材质:不锈钢结合声光电及LED环绕视频技术。尺寸:长54米,宽20米,高22米。落成时间:2015年5月。落成地点:江西上饶市中心区文化广场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下子涌现出如此多优秀的青年雕塑家和丰富的作品面貌和形式。吕品昌表示与这十多年来青年雕塑艺术的扶持推广分不开,比如“曾竹韶雕塑奖”的设立,到今年已经是第11年,为全国各大美术院校以及雕塑届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还有“明天奖”和“青年推荐计划”等,都为青年雕塑家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和发展空间。
总策展人之一孙振华也有同样的看法,近十年来,青年雕塑家的推广平台陆续出现,曾竹韶奖学金、明天当代雕塑奖、中国雕塑学会的青年雕塑沙龙等等,对青年雕塑家的推动非常重要,当然,也与现在的环境有关系,比如媒体的介入宣传,像八九十年代只能借助有限的报纸杂志才能把自己的作品和学术理念传播出来,但现在不一样,有很多的手段可以运用,展览平台、宣传平台等等的改变,都是促使青年雕塑人才大量涌现的原因。
公共艺术板块 《花之亭》作者: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材料:不锈钢管,不锈钢球,PVC膜。尺寸:15米x15米x4.2米。创作时间:2018年。实施地点:南京艺术学院
公共艺术板块 《Light Action》作者:郑闻卿&李建安。材料:金属,玻璃,灯光。尺寸:5.5米x2.6米x4米。创作时间:2018年。实施地点:南京
公共艺术板块 《天坑地漏》作者:胡泉纯。材料:当地青石。尺寸:直径9米。创作时间:2016年4月。落成地点:贵州雨补鲁
公共艺术板块 项目发起人琴嘎 义工计划-百姓幼儿园项目(2015.10.06-2017.08.18)
“我觉得这种代际转换有种加快的趋势,原来是按部就班看资历,现在年轻人很快就走到前台,展览中年轻的出生于1996年,才22岁,这么年轻就参加全国这么重要的展览,这确实是应该高兴的事。” 孙振华讲到。
此次展览参展艺术家80%都是青年艺术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平台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了青年力量的重要性,所以这次总策展人一改往年邀请策展人的方式,而是从雕塑创作本身出发,选择的策展人也非常的年轻。
器物板块 傅中望《楔子2#》60X 68 X71cm 木2017
器物板块 霍波洋《酒家-3》120x40x40cm黄铜2017
器物板块 景晓雷 风物系列《见岳》200x50x30cm树脂 2016
器物板块 李东《门》系列NO.3 636X540X245cm废旧钢铁2017
器物板块 吕相勃《荒诞剧场》600×300×250cm综合材料2018
器物板块 邱加《000》112X92x58cm综合材料2017
器物板块 沈泳岌《时代斗士》60cmx100cmx110cm银、铜、钢、木 2018
吕品昌表示:“他们或许策展经验不是那么的丰富,但他们都直接参与和组织教学、创作,同时在青年艺术家挖掘和培养付出了很多心血,而在理论研究上也有一定的建树,所以他们能够直面现场,找到问题的核心,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中国雕塑在不同领域的不同面貌呈现,在这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十年来年轻雕塑力量的一种成长轨迹。”
此外,他还强调到,此次展览在策划之初,就着眼于未来和国际,把机会聚焦到青年人身上,培养中国未来的雕塑力量,所以此次展览这种活跃的氛围不仅仅是“中国雕塑的现状,同时也可以说,他们是中国雕塑走向国际的一批力量。”
五大板块:指明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多元路径
此次展览分为具象、材料、器物、科技、公共艺术五个板块,从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策展人将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路径指向的非常明确,青年雕塑家的创作也非常的深入、具体,在不断的向着深度和高度迈进。
器物板块 宋赫《造化鲲鹏》120X120X340cm合金铸铁2016
器物板块 隋建国《衣钵》10×6×12cm 玉 2018
器物板块 张伟《五供》传统彩塑 50×50×110cm五件 红泥贴金彩绘 2018
器物板块 周雷《物系列》60X40X40cm木雕2018
“如何去将一种传统的造型手段继续挖掘与重构新的叙事方式是本次大同雕塑双年展具象单元的策展初衷。” 具象板块策展人马文甲讲到。
在艺术家的选择上,他们都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继续以塑造和形象叙事来呈现一种凝聚人文关怀与富于 “温度”的表达。
科技板块 sigma 悬界
科技板块 焦兴涛 奇迹
科技板块 李依黛 我闻我 不闻
科技板块 彭显锋 匣光
科技板块 汤杰 中心说
公共艺术板块的策划,策展人胡泉纯采取的是“直面场所”,他以研究的形式,将公共艺术分为“事件”、“物件”两种形态,更新了我们对公共艺术的惯常认识。器物板块的策划,策展人张伟表示:“近代西方艺术概念的移植,更迫使传统艺术经历了两次痛苦的分离:先是传统匠作行当与现代美术的分离,再是工艺美术与纯艺术的分离,使我们原本一体的美学系统分崩离析,随之是参与者层次的骤降与断档。所以,重新确立器物观(或器物概念),不仅对我们今天的传统艺术造型研究与创作极富启发性和指导性,还关涉审美教育、文化认同、技艺传承、系统建构等层面的问题,这都是今天新时代民族自信的表现。”
科技板块策展人唐尧重新界定了艺术的概念,而在科技艺术范畴里面,尤其是在中国,雕塑可以是创作的先锋,具有无限可能:“技术是可能,艺术是选择。”至于材料板块,策展人郅敏的要求非常明确:” 作品要有技术的难度和文化的深度,最后是挖掘自我潜能、树立人文精神。”在这里,物的潜能和人的潜能,造就了雕塑的无限可能。
科技板块 岳艳娜 空
科技板块 展望 隐形2#
科技板块 占研 天眼
科技板块 张晓影 在云端
科技板块 朱仲鱼 当我成为我
五个板块器物、具象、材料、科技以及公共艺术,传统雕塑的千年传承、现代雕塑的百年历史、当代雕塑三十多年的发展以及全新出现的科技雕塑,即反映了雕塑发展的纵向历史,同时也呈现了当下中国雕塑的无限可能。
那么,在策展之初,总策展人们又是如何划分这五个板块呢?孙振华表示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它们就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器物板块,是中国学者在对传统文化研究梳理中间,出现的一个新的思路,虽然当下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我觉着要先实践,很多时候都是实践先于理论的,尝试过后再去总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器物板块非常的有张力,它替代的是我们过去讲的传统雕塑,对于传统我们很难去定义,但器物会明确很多。
具象板块《马克思》铸铜 2018 100x100x200cm 吴为山
具象板块《道》 不锈钢 200x100x170cm 李象群
具象板块的设置,源于这些年具象雕塑处在一种被忽略的状态,很多时候人们认为做装置、材料才是当代的,另外一方面,具象雕塑在当代还可以何为?还有哪些潜质和可能性?是这一板块要解决的。科技板块的设置,主要考虑的是2010年之后,科技和雕塑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已经成为雕塑发展的动力之一,比如动态雕塑、感应式雕塑、3D打印等等。
而关于材料板块的设置,吕品昌表示:“材料板块是一个老课题,为什么要单独推出来,也是有适应时代的需求,当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涌现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回应。”
具象板块《低语者》 不锈钢 400x400x380cm 夏航
具象板块《金风玉露》 树脂着色 230x390x118cm 王瑞琳
公共艺术板块的设置,吕品昌讲到,随着这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包括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提倡,建立美好家园,使得公共艺术的需求大增,这也导致了我们在公共艺术领域的思考,原有的那种雕塑植入方式是不行的,这次展览的个案可以看到,公共艺术实践要贴近群众,深入人心,因地制宜,这些个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课题。
雕塑语言的多样化,思维状态的多样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雕塑的无限可能,青年的出场和路径的明确,诠释了今天中国当代雕塑究竟是如何“不同”,置身展览现场,面对具体作品,我们对“不同”的感受更加具体:由于问题背景不同;历史资源不同;面临课题不同;呈现方式和创作路径的不同……这些种种的“不同”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拼图,它描绘出了中国雕塑丰富的现实图景,同时也预示了中国雕塑的未来方向和各种可能性,这也是此次双年展的学术意义所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