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新
年
快
乐
◆ ◆ ◆ ◆
OCAT上海馆
2018年工作回顾
◆ ◆ ◆ ◆
虚实莫测: 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
On Struggling to Remain Present When You Want to Disappear
2018.4.8--2018.6.10
策展人:玛丽·马特雷尔、汪单
艺术家: 艾德丽塔·胡斯尼·贝、安东尼·迪森萨、比内尔德·胡塞恩、邦尼·罗杰斯、曹斐、“司法建筑”、哈伦·法罗基、贾兹明·洛佩兹、约翰·伍德&保罗·哈里森、帕维尔·沃尔伯格、瑞秋·罗斯、托拜厄斯·菲克&马修·哈里斯、杨·杰克
展览“虚实莫测: 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由沉浸式影像、声音装置及摄影作品共同交织而成,这些作品都是今天数字媒体时代的产物。数字媒体不单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方式,还改变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感知,但其影响最大的对象,莫过 “寄居” 于互联网的人群——数字原生代。数字媒体与互联网伴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并建构了他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结。我们可以从这次展览的大部分影像中看到,作品的主角往往是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徘徊于数字世界、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之间,永无休止地挣扎在这三个世界交汇的边界。这些边界使他们摆脱传统的社会规范和思维模式,从而进一步探索如何处理自己心中的“真实”。
基建江山——共同体话语的空间根基
Infrastructural Territory
The Spatial Foundation of National Discourse
2018.6.30--2018.9.9
主 策 展 人:谭峥
联合策展人:王翊加
参展人: 陈永明+田恒德、低技术实验室+中国乡建院、韩涛+中央美院图解研究小组、潘律+王博+周昕、清华同衡遗产中心+晋江市博物馆、谭峥+同济大学“桥舍”设计小组、王卓尔、王子耕、翁佳、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谢竟思、徐子+秦缅+王颖+王楚霄+黄翾
建筑设计群展“基建江山:共同体话语的空间根基”由青年建筑评论家、建筑师谭峥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专员王翊加联合策划,邀请到近年涌现及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二十余位青年建筑师、规划师与艺术家及其团队。展览以装置、图像、模型与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探索基础设施与景观空间两者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等众多学科分支在“基础建设”领域中的共享实践与跨学科碰撞。
王长存:逻辑的感觉&朱昶全:一个动作的历史
Wang Changcun: The Sensation of Logic & Zhu Changquan: History of an Action
2018.9.21--2018.12.2
策展人:陆蕾平、陶寒辰
艺术家:王长存、朱昶全
OCAT上海馆于2018年9月21日至12月2日推出数字媒体艺术家王长存与新晋华宇青年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得者朱昶全双个展——“王长存:逻辑的感觉”和“朱昶全:一个动作的历史”。展览由独立策展人陆蕾平和OCAT上海馆执行总监陶寒辰提名策划。两位八零后媒体艺术家在本次双个展中跳脱出传统艺术领域所既定的思维方式,运用情景模拟、微观模拟、电脑程序、电子音乐等语言呈现出青年艺术家所观察世界的不同角度及介入生活的全新方式。与此同次,也进一步揭示出媒体艺术发展中,再现性艺术向在场性艺术转变的必然趋势。从王长存运用摇杆控制使得观者介入到虚拟画面的行动,到朱昶全建立数字模拟场景带领观者参与细节探险游戏,两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方式无疑试图摆脱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所衍生的“我思故你在”的迷思,旨在建立在场性的艺术邂逅与交往,尊重多元思考的存在。
8102——与现实有关
8102—On Reality
2018.12.29--2019.3.10
策展人:陶寒辰
艺术家:蒋竹韵、冯晨、杨健、沈莘、王拓、马海蛟
“8102——与现实有关”是OCAT上海馆延续第六年所策划的青年艺术家项目。与往年青年艺术家项目着力于热点话题所不同,今年入围展览的六位艺术家以各自擅长并持续多年的创作语言和媒介,通过不同阶段的作品,共同展示了80/90后年轻一代中国艺术家叙说、判断和想象的现实图景。
展览主题中的“8102”是来自互联网文化的“梗”,对当下年份的莫名倒装和调侃,指向了年轻艺术家在面对“现实”这个“过时”却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时的发声:当蒋竹韵以屏幕和技术化的手段将个人经验和记忆“暴露”给观众,并在现实空间中获得了对自我的“反观”时,冯晨则在现实生活中制造荒诞纷争以进行影像语言的实验,随后转向对于“技术民主”日常化的探讨;杨健的关注看起来似乎与他的个人经验无关,却以戏谑和移情的方式指向了大众经验的共鸣;沈莘习惯于用镜头对现实问题的“错位”提出最直接的质问,而同样有着海外经历的王拓则以影像、文本和绘画塑造了他所关切的现实社会群像;多年的影像创作让马海蛟在生活中形成了“影像式”的思维结构,以强烈的时间性去直击个人生命中的“日常性”部分。
展览讲座
1234567891011231 1232132
“虚实莫测: 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公教讲座
嘉宾:玛丽·马特雷尔、汪单、安东尼·迪森萨
策展人玛丽·马特雷尔与汪单和参展艺术家安东尼·迪森萨共同梳理本次展览的架构脉络并点出“现实与虚拟”这一核心议题。
◆ 被影响的现实 ☜
嘉宾:汉斯-于尔根·哈夫纳、汪单
讲座《被影响的现实》举例讨论近期艺术如何处理数字媒体技术,或更确切地说艺术如何在数字技术和视觉艺术间不断地扩展其形式。讲座从艺术观察的角度来讨论现实本身变成了一个“混合物“。这个混合物不仅受社交媒体、数字化图像生产和循环的影响,也同样有赖于虚拟现实在文化产业、大众媒体及艺术领域的扩张。
◆ 从物理现实到数字现实 ☜
嘉宾:陈志刚、黄恩宁、彭子耘
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与“大数据”正在大规模地、无孔不入地介入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本次讲座邀请到来自虚拟现实业界的代表,从硬件、软件和设计的角度共同探讨“虚”与“实”。
◆ 幻相优先与思维延迟 ☜
嘉宾:余玥、汪单
如果本质是说“本来是什么”,那么幻相就是说“显得是什么”。当二者之间可能有差距的时候,思维就会出现延迟。余钥从一个哲学史和美学史上的重要变化谈起,并讨论一系列由幻相优先所引发的感性机制的变化,以及所谓的思维延迟问题。
◆ 哈伦·法罗基:电影及其他 ☜
嘉宾:郝敬班、杨国柱、杨北辰、姜宇辉
“虚实莫测:抵抗真实的真实时代”展出了哈伦·法罗基的重要作品《严肃游戏》。本次活动邀请影像艺术家、研究者集聚一堂,几位讲者分享自己对法罗基及其作品的重访、研究和讨论。
“基建江山——共同体话语的空间根基”公教讲座
嘉宾:谭峥、王翊加、田宝江、张佳晶、冯路
2位策展人以及嘉宾就“基础设施”、“建筑学”、“景观”等关键词展开讨论,并力图将大众的视角引向生活中的“基建江山”。
◆ 全球基础设施与其空间表达 ☜
嘉宾:李亮聪、韩涛、王子耕、王博
部分参展艺术家详细介绍参展作品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在“全球化”、“空间性”以及基础设施的历史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 盲人摸象:想象基础设施的方法 ☜
嘉宾:翁佳、谭峥
本演讲的内容不仅关于基础设施本身,也想通过对于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系统:三峡工程的研究,提供一种认识与体验基础设施的方法。当我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基础设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类似于盲人摸象的问题。
嘉宾:鲁安东、谭峥
本讲座对南京长江大桥这一特殊的基础设施建筑的产生及其在大众媒介中的再现进行全面的解读,从而理解在日益媒体化的社会中的“纪念碑性”。
嘉宾:华晓宁、谭峥
如其英语名称所指,城市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与其说是一种“设施”,毋宁说是一种“底层结构”,一种驱动着城市生成、演化的隐匿性力量。作为集体生存的背景,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景观在公共性、系统性和效能性三个向度上相互应和、相互转换。景观因基础设施而生,景观本身亦即基础设施。
“艺术家王长存、朱昶全双个展”公教讲座
◆ 开幕对谈 ☜
嘉宾:王长存、朱昶全、陆蕾平、陶寒辰
策展人与艺术家对展览本身进行一次陈述和侧面的解读,过程中涉及和艺术家个人创作以及工作状态、思想有关的话题。
嘉宾:王长存、蒋竹韵
从此次在OCAT上海馆展出的王长存个展《逻辑的感觉》中的数件作品出发,特邀嘉宾蒋竹韵与艺术家王长存在音乐的角度下讨论动机、测试、即兴、实验等元素,并探索如何在制作软件和装置的过程中实践这些元素。
◆ 实验·影像·工作室 ☜
嘉宾:朱昶全、杨福东、陶寒辰
OCAT上海馆特邀朱昶全和他大学时期导师、著名影像艺术家杨福东展开对谈,并由该展览策展人陶寒辰担任主持。本次对谈从朱昶全早期的学院经历和创作出发,就年轻艺术家的进阶之路(实验)、影像艺术的实验性(影像)和独立艺术家的工作状态(工作室)等话题展开对话。同时,艺术家杨福东从艺术教育者的角度,对于青年媒体艺术家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带来另一种观点和见解。
◆ 藏身之处 ☜
嘉宾:朱昶全、曹子林、唐潮
OCAT上海馆当前正在展出青年媒体艺术家朱昶全的个人展览《一个动作的历史》,该展览是其首次美术馆个展。为此,OCAT上海馆邀请艺术小组“灌肠”的部分成员——朱昶全、曹子林、唐潮——以“藏身之处”为主题,就青年艺术家以个人或团体身份进行艺术创作时所产生的不同语境展开对话。
嘉宾:王长存、张安定
张安定 & 王长存 002.testTalk:采样、规则、边界与跨领域数据融合提供的测试空间。这场对话本身,也是关于规则,采样,边界与跨界的测试。
“8102——与现实有关”公教讲座(进行中)
◆ 开幕对谈:8102——与现实有关 ☜
嘉宾:陶寒辰、蒋竹韵、冯晨、杨健、王拓、马海蛟
策展人陶寒辰与5位参展艺术家共同就展览主题——现实问题进行探讨并分别介绍、分享各自的艺术创作经历。
◆ 现实有多么真实
嘉宾:冯晨、陶寒辰
“8102——与现实有关”参展艺术家冯晨与策展人陶寒辰共同讨论现实的真实性。
◆ 亲爱的!千万帮我留住人
嘉宾:杨健、安妮
“8102——与现实有关”参展艺术家杨健与策展人安妮就他近段时间的创作来展开对谈。
◆ 时间、日常与现实
嘉宾:马海蛟、刘畑
讲座介绍马海蛟近期的创作,并就作品中的时间性、日常元素、以及与现实的关联展开讨论。
◆ 从反观到反思——如何(不)以人的视角想象机械
嘉宾:蒋竹韵、周婉京
关于「眼的虚假运动」以及蒋竹韵作品中的与之相关与不相关问题。
◆ 从方言土语与末日穿越剧
嘉宾:王拓、陈玺安
1940年代提倡的“方言土语”在今天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王拓的末日穿越剧没有一点怀旧,而是找到一种通道,透过过往的蛛丝马迹,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一种外部性。
◆ 有关移置的一种阐释
嘉宾:李佳桓
目前常驻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沈莘邀请她在上海的好友、写作者和编辑李佳桓带来一场开放式演讲。李佳桓从艺术家的缺席出发,讨论“移置”(displacement)这种多面向的经验和情感结构—地缘政治层面的权利流通、交流(翻译)必然内嵌的置换以及主体性的流动和错位—在沈莘实践中层层叠覆的演变。
主题活动
1234567891011231 1232132
“我们的城市”系列论坛
“我们的城市”系列论坛,是由OCAT上海馆牵头,《城市中国》(Urban China)组织,协力打造的城市系列论坛:将设计师、政府管理者、学术研究者、社会工作者等业内精英从业者召集起来,关注具体的城市社会问题,形成有实践意义的对话。论坛基于杂志研究课题而发起的一项线下活动,可看做是杂志内容的延伸表达,以“市民*生活*进步”为宗旨,旨在营造一个讨论的空间,为想象和创造新的城市生活各抒己见,为城市生活的进步贡献真诚和理性声音。“我们的城市”论坛依托《城市中国》与OCAT的学术、行业资源,以《城市中国》杂志课题为内容基础,分享与讨论眼下剧烈变动的城事与人事,关注发展趋势,并放眼未来,做出前瞻。
多元主体参与下的社区微更新
陆勇峰:社区微更新的多元主体与空间博弈的实践解析童明:旧里新厅——市中心历史街区的微更新
自然的日常:从国家公园到城市郊野
危机×风险——现代城市中我们如何生存?
流动城市 迁徙中国
影像地缘
旅奥艺术家叶慧带来了自己与其他三位奥地利艺术家 (Ricarda Denzer, Harald Hund,Franz Schubert)的影像作品,并就在信息随手可得的时代,艺术家们如何在作品中重筑自身真实的感知展开探讨。
倒转的自拍:关于朴庆根创作的对话
此次对话从自我认知与处于剧变中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相遇出发,围绕韩国艺术家朴庆根的影像创作展开讨论。此次对话中,两位对话人在正视今天后工业情境下电影生产和艺术实践所面临的挑战的前提下,分析创作主体性形成的过程。
<自然为数据>
以探讨自然与科学的融合为题,讲座<自然为数据>邀请无聊研究所(维基·伊斯雷和保罗·史密斯)、半导体(约瑟夫·格哈特)以及厄休拉·梅耶尔介绍各自的创作。
感谢
2018年,感谢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