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何怀硕:艺术风格的三大基柱

2019-03-12 10:29

wZJUzo6GFSRnt5Qnh0GwqREAUsG9TYigNezVZTaG.jpg

​松林僧话图轴(国画) 清  邹喆  上海博物馆藏

风格的形成,有三大基柱,便是观念、题材与技法。古往今来任何卓有成就的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或电影大导演,都有极鲜明、极强烈、极独特的个人风格。构成他们独特风格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

首先是观念。对于创造者来说,观念不是指艺术理论。虽然艺术理论对艺术创作可以发生莫大的影响,比如因为物理学发现光与色的关系,艺术家利用物理学的新学说,建立了绘画色彩学的新理论,而有“印象派”;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影响艺术家开发了“超现实主义”与“自动性技巧”,而有新的画派诞生;因为文人的文学思想转移到绘画创作中,以主观情思与诗境、绘画的主导观念,而有宋元以后一枝独秀的“文人画”;清代因为研究古文字与碑派书法的兴盛,而有“金石”美感的发现,遂有“金石画派”的产生……不过,创作的人不一定要先有一套艺术思想来指导他的创作。更不是刻意去建立一套想法,标新立异,就算具备了观念。时代的思潮、个人的气质,互相激荡,互相涵养,才能自然地形成一个艺术家的基本观念。创作者的观念不像艺术思想那样有系统、有条理,也不一定很明晰、很“哲学”。创作者要具备的观念,包括很广泛的范围。对世界的观点、人生的看法与所向往的目标,生命的价值与万物情趣的体会,对艺术的观念、艺术的意义、审美趣味的个人倾向,表现方法与个人偏爱等等,都属于一个创作者观念的内涵。这是风格的第一大支柱。

其次是题材。许多人有错误的想法,在学习绘画之初,急于跟别人学会画风景、花鸟或静物等某一个单项。这时候我会告诉他,你首先应学会画画,不是去学会专门画麻雀、竹子等技法。你若懂得如何观察、描绘,不论什么东西你都能画。另一种错误是许多学画的人以为要学到画什么东西都会画才算画家。他要呈现他无所不能的本领。他们的画展,山水、人物、花鸟,甚至中西各种绘画都有,表示“万能”。如果要谈风格,什么都画便不容易有风格可言。“万能画家”与魔术杂技一样,都不是艺术,只是手艺。

什么都能画可作为一个画家扎实的基础训练,非常有益,但要建立风格便要懂得题材是构成风格的第二大支柱,便要有所选择。

题材就是画家选来表现内容的素材。画家要表现思想感情,总得选取视觉世界的材料来做媒介。小说中的故事、人物与情节,是题材;绘画中则以人物、自然景物或室内的物品等为对象,也是题材。在现实世界中,万物皆客观的存在,是中性的。因为它本身并无人的主观感情与价值观念。岩石草木固没有所谓坚贞与柔情,原野中虎豹扑食鹿兔也无所谓残忍与不道德,因为鹿免也吞食其他生物。但宇宙万物在人的文学、艺术中被赋予感情与价值。当艺术家采用某物为题材,便是希企通过它来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与价值,来塑造自己的风格。

所以某艺术家运用某些题材,便不是毫无考虑,随便选择,更不该看到别人画什么便画什么。他必定在观察、体验万物后,发现某些最适合他拿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与感情的东西,最适合用来建立风格的对象,把它作为自己最喜爱的题材。

这样说并不是说艺术家只能选择很狭窄的对象为题材,相反地,我们也应该用心去扩大题材,使我们对世界的眼界更开阔,也使我们内心的感受与思想不致局限在原来的狭窄范围中。

但是,一方面我们要精选题材,一方面又要开拓新题材,这岂不矛盾?的确,这两者又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事实上,艺术家必须两头兼顾。

艺术创造以题材为表达情思的载体,也即思想感情(抽象的)落实为题材的形象(具体的)。所以,题材要严加选择,而且经过艺术的加工,才能使它成为富有创作者主观审美特色的造型。这样的题材才能成为建立个人风格的支柱之一。换言之,什么样的题材,相当程度地决定了艺术表现的内涵与格调,也彰显了艺术的独特风格。

另一方面,我们为什么又提倡题材也应扩大,不可局限于一隅而固守之呢?那是因为艺术家面对丰盛的宇宙,总希望多体验、多感受,时时有新发现,表现出新意境。许多画家在一生不同的阶段,所醉心的题材也有各个阶段的不同选择。可能因为情思意向的变迁,才促使艺术家留心观察、发现新的题材;也可能因为发现新的题材,然后才引发了艺术家新的情怀。不论是由情思去选取题材,或由题材引发情思,题材的重要性,都一样无可否认。

有些艺术家终生酷爱少数题材,反复表现同一题材的各个面向、各种不同的感受与情调,在艺术创造的高度与深度上达到无与伦比的成就,个人风格更是鲜明独特,不可取代。但也有些艺术家一生尝试许多不同题材,表现了他活泼多样的兴致,但也显示了他独特的、一贯的审美特色与个人风格,也同样获得很高的成就。不过,不论题材种类是少数或多数,通过适当的题材来表现他的内在情感以及视觉美感的建构,题材的选择与加工,同样是重要的、慎重的。不论题材种类的多寡,艺术家对题材所作的艺术处理,比如取舍、夸张、变形、抽象化或复杂化,总之是必要有各种出奇制胜的主观化的“加工”,因此,个人的风格仍鲜明地展现出来,并不因题材的不同而丧失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

建立风格的第三个支柱是技巧。许多人将技巧理解为工具材料熟练的、标准化的运用方式。这不能说全然不对。因为不同画种的技巧操作确有其规律,不掌握这规律,便不能很好地利用工具材料来达成使命。技巧确有某些标准化的使用方式,需要长期学习、操作,达到精熟老练的程度。不过,这种技巧,有很高定型化的技术性成分,光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便很难避免平庸化、一般化、公式化的缺点。

技巧的另一方面是超越一般化、标准化与定型化的层次,进入更高的层次。创造性地运用工具材料,甚至开拓新的、个人化的工具材料以及方法,那便是个人化的、不断有新创造的技法。

技巧是使题材实现为画面的视觉形象,完成表现创作内涵的方法。对于风格的建立,其重要性与其他两项比较,不但毫不逊色,而对一个画家而言,是他专业的手段,更有决定性的意义。观念与题材,可以通过文字的技巧,表现为文学作品;通过其他的媒介,成为其他艺术作品。只有通过绘画的技巧,才能成为绘画作品。技巧是形式的来源,而形式是引导观赏者去深入体会题材,上窥艺术家的心灵世界的凭借。风格的第一显著表征便是形式,故技巧之重要,不言可喻矣。

作者:何怀硕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