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难以忘怀的背影——简评王建顺的油画作品《挖井》

  是的,没错,我所指的,就是《挖井》中那位陕北老汉拉车的背影。的确,他能让你看上一眼,便会长久地难以忘怀。

  你看,他的背部是多么的厚实啊,他虽然拉着的是辆空车,但却给人以千斤之重之感。他看上去年纪不小了,谢了顶的那抺亮色,会告诉你那已是花甲开外。他的身材矮小而敦实,但留给你的印象,却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他看上去有些劳累、疲惫,可并没有歇息的打算,不到天黑,恐怕是停不下来了……他若有所思,好象想的很成熟又很久远,但细细一想,其实肯定又简单又又现实。他干这个活太概时间不短了,可给人的感觉是:哪有个完呢?!他那厚重而隆起的肩头,望上去让人既感放心,又觉心疼,如果看穿他那黑而厚的棉袄,恐怕那肩头的老茧,能让你联想到崎岖山道上,那又硬又糙的车辄之印。他的双肩膀犹如两座山峰,生活的重压象山一样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但他不得不撑下去,以至这把年纪,仍旧吃力地挺着……而他的背已经驼了,但他依然如一头骆驼,行走在无边的沙海中,“象沙漠的船,有生命的山,……走向黎明的地平线”。他身着黑衣黑裤,倒成了这幅画最显眼的色彩,黑的深沉,黑的深?,黑的庄严,黑的肃然,犹如黑洞一般,似要把所有苦难的颜色都吸引进去……是的,你就看上一眼,只要你看上一眼,真的会令你终身难忘——我以为,这或许正是《挖井》的魅力之处,也正是王建顺的油画作品之所以思想深刻、主题突出、极富艺术感染力、具有强烈心灵震撼力的原因所在。

  2009年盛夏,王建顺第二次去延安釆风,他开车行至一条深沟的半道,远远望到一处高坡之上,看见远处有一窑洞之家的院落,人头攒动,热热闹闹。因为没路,车开不上去,他便下车,沿着羊肠小道,徒步前去看个究竟。一打听,原来是这家人在自家院子里打井,一连打了3眼井,每眼井都有上百米深,花了好几年功夫,只有第3眼井出水了!这在方圆几十里算大事,更是喜事,既解决了自家每天到十几里外去挑水之苦,又能为附近的乡亲们解决一时的用水之急。这事一传开,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拿着鞭炮,敲锣打鼓前来祝贺。王建顺赶上这一幕,于是,就有了《挖井》这幅作品。

SSIwbwgUU63eaHBv5KBX7nMUGdeeHjWiSXfDBPZR.jpg

​  粗粗一看,这幅画表现的太平常了:一处农家院落,几孔破旧窑洞,斑驳的墙面,顶上的茅草,似在诉说着这户人家已在这里生活了数代,院子里堆满了捡来的杂物,有别人丢弃的电视天线,有拆迁遗弃的防盗门,有木条木板,三角铁、脚手架,废旧衣物以及旧纸箱、垃圾袋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了这户人家的生活境况。再仔细看,院子里还有牛、鸡、狗等活物,或许还有看不到的猪、羊等生畜……总之,这情形仿佛与现代城里人的生活没有丝毫关系,却又不无关系。

  建顺是敏感的,就这么一件小事,就这么一次偶遇,就这么一户人家,在当地可是司空见惯,可在建顺眼里,却挖出了一个大主题,一个现代愚公,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一个令人深思感怀的社会图景。是啊,看看这户人家,看看这座院落,看看脱落的墙体和年久失修的门窗,看看垃圾场一样的院子和鸡飞狗跳情形,以及两眼无光的老牛……再看看这幅画中的主人公——那位年逾花甲的陕北老汉,他在干着什么?他为什么要干?他干了多久?他还要干多久?谁在帮他?他能依靠谁?他靠什么生活?他家几口人?他的收入来源是多少?等等等等……这还需要问吗?再看看他挖出来的土,是湿润的,而他此刻的心情怎样?是盼望,是煎熬,是无耐,是喜悦?恐怕是无味杂陈,三眼井,百米深,是喜是忧,是悲是苦,是酸是甜,是生是死?这些,我们无从知晓,但真的没有感知吗?画面虽没交待那么细致,但可想而知,不问也应知道!难道我们除了有一番感叹之外,就没有一点心酸之情,羞愧之心吗?……画家厉害,他这是借《挖井》之画,在挖人的心啊!我不知道有没有看了这幅画脸红的人,那样,他倒让我有了敬佩之意:起码他的良心还在,良知未泯。我不知道别人观后有什么感觉,反正我看后的第一感,是背后凉凉的。也许有的人麻木了,或者有的认为事不关己,还有的瞥上一眼就过去了,甚至有的对这户人家还嗤之以鼻。我承认,我看了一眼就难以忘怀了,以致今天写这篇东西,都无需拿出画来重看一遍,我甚至长久以来都难以释怀,无法平抚自已的心绪。一幅画,能给人以如此长久的震撼,如此长久的思索,如此长久的揪心,如此长久的感怀,我以为,非艺术的魅力所能达到。

  一幅图景,岂是一个“挖”字了得。《挖井》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挖”字所能诠释的。当然,一个“挖”字,也足够我们“挖地三尺”了:老祖宗有愚公移山,挖山不止,子子孙孙,感动上天之说。陕北人靠挖窖,冬暖夏凉,在贫瘠之地解决了住房问题,惊得美国人大呼小叫,认为中国农民是神人。革命先辈更是在这片荒野之地,靠一把锄头一把锹,挖出了一个“塞上江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度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立下了不世之功。是啊,挖潜力、挖人力、挖创造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何等的雄浑与悲壮。

  不可否认,延安作为革命老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不少老百姓的生活仍然还不富裕,有的甚至没有脱贫,但这更激发了他们的生存意识,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一切艰难困苦斗,这是怎样的一个群啊,他们斗了一辈又一辈,挖了一代又一代,挖山不止,挖河不止,挖地不止,挖井不止,他们挖呀挖,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何时是头,他们挖生存、挖生活、挖生产、挖生计,好象一个“挖”字,便概括了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

  老区的民众是不服输的。但我们也要看到,毕竟,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了的,它需要很多的条件。但我们不应忘记这些同胞兄弟,他们生活不易,生存不易,尽管他们不怨天,不尤人,认准了“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但作为“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尤其是负有责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决不能对这样的作品视而不见,假装不懂。

  2012年秋,《挖井》在北京以270万元的价格被某收藏家收藏,这是王建顺的作品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也难怪,他的作品之所以倍受市场青睐,恐怕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更主要的,是它的社会价值被广泛认同和关注,他的作品紧贴现实、关注民生,令人深思,引人遐想,震撼心灵,启迪人生,他的以《家》为主题的108幅系列作品,非常鲜明的展示出这样的主题和主线,让人观后净化心灵。难怪那位收藏家事后动情地说:“我第一看到这幅画,就惊的目瞪口呆!我不仅流泪了,而且我的心也流血了……”

作者:邓小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