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D空间入口处的师进滇作品
2019年6月22日下午,“师进滇、九九二人展”在蓝顶艺术三期85栋一单元D空间拉开帷幕。
线,是运动的踪迹,是几何的组构,是形态的抽象,是人类体认世界的重要媒介。线也是视觉艺术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
展厅一角
在机构看来,师进滇和九九共同的艺术语言都是线,两人在创作上也都始终坚持独立的思考,不断寻求自由与创新。只不过,师进滇像是用线在时空中绘画,而九九则像是用线在绘画中钩沉时空。“此次举办师进滇、九九二人展,意在让两位艺术家相遇,以便促成新的对话、提出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
师进滇作品
进入展厅,可以看到师进滇近期由钢丝编织木条炭化后的全新系列装置作品,在延续自身艺术风格整体性的同时“句法”上显得更为自由。
“九九的绘画作品有很多线,我用钢丝在空中形成线的造型和语言表达,这些点促成了这次的展览。”谈到这次的双人展,师进滇表示自己与九九前后讨论了半年时间,也达成了一种共识,尽量做一点破常规的探索和实验,尝试自己以前没有或者没有系统的创作,创新和突破是我们的本意。“不要回头看自己或周围的作品,保持独立性,只关心这一阶段自己最有兴趣和体会最深的,重要的是作品。因此在选择作品和布展上,都尽量的在控制和收缩。包括形态、颜色、画作与画作、画作与空间的关系,提炼到更为纯粹的状态。新作品,新感受,新的展示方式,和曾经的自己拉开距离,让进入展厅的人能够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相当于我们共同给自己提的一个问题,再来回答它。跟自己不一样,跟周围看到的不一样,跟整个艺术语言和形态不一样。”
作品之外的光影效果
师进滇作品局部
“被不锈钢丝包裹着木头悬挂在空中,并将其燃烧,这一手段实现了我所想要的特殊效果。从最初把木条烧到一点不剩,到后面会有所保留,尝试的这十余年,也是我不停‘再认识’的过程。画画的人在画布上做加法,我的作品是在做减法。木条在燃烧的过程中被损坏、消失,这些偶然性是不可再生的,这也是这么多年每次燃烧后都能带给我不同感受的体验。”如果说燃烧是一种破坏,那么边烧边控制边发现燃烧后唯美的这一过程,是师进滇对艺术的“建构”,试图在不可控中寻找突破点,追求偶然性和特殊效果之下,他将木头碳化,使之“永恒”。
通过高温燃烧后,钢丝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光彩和暗淡;通过展厅的灯光,作品之外的光影投射出变幻魅力的影子;通过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构成,作品尺寸被无限延伸,任意放大或缩小;这些都构成了师进滇作品的独特性。从极度密集、理性,寻找作品中所体现的复杂性到现在更多的感性,追求偶然性和情绪的宣泄,师进滇一直不停的朝着极致的方向探索,一条路走到极致后,转身,换个方向,再向极致走去。
展览现场,可以看到常驻重庆的日本艺术家九九不同年代的对于“线”的创作,以及艺术家来到成都所绘制的布面作品。
对于两位艺术家的展览,九九谈到,自己和师进滇老师的创作中会有一些共同的元素,这次展厅观众也可以看到颜色都是以黑白为主,比较通透、单纯。“我的作品主要展示了‘线’系列,其实从重庆带过来更多的作品,有些不合适就没有展出。与D空间戴姐和师老师的沟通中,我们都希望的思路是‘一个展览讲一件事’,尽量不要分散。”
九九作品
九九的“线”从何处来?通过现场的视频大家可以得到背景上的素材。用一根线画完一张画,或者画面中以一根线不断重复,九九说自己的性格中有强迫症,也有不修边幅的部分,现在回头来看,画面中有很多她想要说的内容,不一定非得是一根线或者线,那些只是名字而已。
九九有做笔记,记录想法的习惯,在布上的创作,则更多的是边想边画。这次展出的作品,有艺术家来到成都,在长长的布面上进行创作的。“其实这次展览的有些作品放在我工作室都是有段日子的,有一些现场的创作自己也觉得做完就是完结。这次被选出来参展,让我对画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受。为什么会被喜欢,好在哪里?回头重新来看这些系列,对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更为清楚的同时,也引发了其他方面的思索。”
现场嘉宾合影
两位艺术家于在场的无物与混沌的有序之间、在重构与再造之间、在自觉与反思之间、在有线的空间与无限的自由之间,开启了一种对于现实的新的觉知。
作者:李璞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