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丙戌暮秋,独居辋川。远风园里,辋水潺潺,秋虫吟唱。苍山渐转红黄,寒露霜降,秋去冬至,星河亦凉。有诗画杂感数则,公诸以飨同好。
一
说自己是个画家并不准确,实际上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个教员。二十多年来,我用于教书的精力和时间远大于自己画画。如同知道学生画画的问题一样,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画画中诸多的问题。也许画画的魅力就在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同人生一样,在解决不同的难题中一步一步进入一个个新的层面。“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先圣的教导是很对的。画画像平时做事一样,每个画家都会有自己的问题。这中间的问题很多,只是有的人善于发现、敢于面对并跨越过去,而有些人则无意识或不愿面对而善于回避。对于画家来说,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时期都会碰到不同的问题,敢于面对又善于解决问题的画家,能够有幸活到齐白石、黄宾虹、朱耷、沈周那样的高龄,可能问题会少一点,手下的精彩和心中的欣喜会多一些。当然了,这期间的路径只有一条,就是坚持不懈的人生修养。
二
画画如同说话,有其语汇体系。中国话也好,外国语也罢,出口要自然得体,别人才乐意听。失去了语汇的纯正,中国话中夹杂着外语的词汇,是非常讨厌的。普通话中掺杂着土语方言,往往比不上纯正的官话或纯粹的土语方言更具感染力。而拿腔拿调、南腔北调的话语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讲话的词语,如同国画的语汇,须用意明确,吐字清晰。中国画的语汇不只是形象、颜色、线条等等,而是指充满画面的所有最基本元素,也就是画家笔下的每一个点画,如勾、勒、渲、染、皴、擦、点、烘、托、飞等等,我们将其概括为“笔墨”二字。其实,中国画的语汇还包括诗、书、印章、款式、布置等等许多内容。本来画画是很简单的事情,学会了基本语汇,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表述你心中的想法即可。你可以平铺直叙、万泉倾泻,也可以奇峰陡起、云谲波诡。也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去千锤百炼,但都须以准确的语汇运用和自自然然的表述为前提,否则别人定会觉得你是在胡言乱语。而我们画画的人往往会失去平常态,忘记明确又精彩的绘画语汇的魅力和自自然然作画的高贵品格,常常不是做鬼脸吓人,就是扮笑脸逢迎而堕入下流。实则,在博大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生成又成为中国文化表率的中国画,其最佳状态和最高准则始终是自然天真、平和堂正、温柔敦厚。
三
对我来说,谓画画是事业有些言重,画画只是爱好和兴趣。有幸的是,爱好竟然与谋生的工作结成了必然的联系,画画与工作几乎成了一回事。在教学中可以思考画、讨论画、琢磨画,以期教学相长。不幸的是,这样一来无端地给自己的爱好增加了一份负担。自己画画,坏了就是一张纸。而教别人画画,错了就如同取人“性命”。画画的问题成了面对学生传道授业的一份责任。画画从此变得不好玩了,需要穷究画理,明了画法才行。但是,画理是中国人之道理;画法又是中国画家的“法无定法乃为至法”。这不是很麻烦吗?自此,口无枉语、笔不枉下、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画品人品……等等,成了时时棒喝自己的无上法典,画画真的有点累了。严于律己,继而严于授徒。严谨成了课徒之法,也成了自己性情发现的桎梏。多年下来,这才发现要找到自己并超越自己是何等的困难。本来可以慰藉的是:前辈的优秀画家多数在六十以后方入化境。而余尚不过五十,还有时日可取。但仔细一想:前辈优秀画家学问深厚、性情专注,多在青壮年时已铸就功力。而吾辈杂念繁多,歧路尽行。文为理障,道被枝翳。立于洼地,视不过咫尺,思不越先贤,读不入圣哲,行不出跬步之外。与先贤相较,万不如一也。思之至此,不能不落入无限之悲哀。然而既生斯世岂能无为?画画虽还只能是爱好,自娱自乐,但也须画出自家面目。跂足仰望,尽力往先贤的那支队列后跟一跟,即使小附骥尾,亦可慰我心也。
丁亥立秋后第八日于辋川远风园近水轩
作者:李鸿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