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岐山之阳,五丈原上,是周人徙居和华夏民族的勃兴之地。生长于斯的李鸿照应该是秉承了这片秦川之地上宽博、温雅和丰厚的品质,在今天成就了他的绘画性格。
李鸿照号端堂,他的画主要以花鸟为题材。多年来,他作画习惯用古人传承下来的方式,以研取墨,于砚田耕耘,一如农夫把东山的日头背到西山,自然不是为了培养名士气,不是制造大家气势,也不是补缀方巾气,而是在辛苦稼穑中身历一个过程,寻求一种体会。也正是从这样的砚田笔耕中生成的花鸟虫鱼,含情流意,让人心生荡涤和喜悦的感觉。读他的画,知其一者以为出自哪位江南才子,而知其二者才能体会在那文质彬彬的笔墨中所蕴藏的北方土地上生成的质朴品格。李鸿照从来都很用心,很勤奋,他画中每一笔墨都得自在学习古人过程中的刻苦磨砺。对于古人,他从来不拒绝规矩与成法,甚至对规矩与成法表现出特别的热爱而从不避讳亦步亦趋、中规中矩,但我们在他的画上却从来找不到模仿和古板的痕迹,也许这就是他用心和善于用心的所在。因为法可以学,而悟却需要心智的感悟,如果李鸿照能够在规矩中求得新意天成,应该就是他的过人之处吧。
品读李鸿照的画,可以体味到一种清纯淡雅的滋味,感受到一种无羁而雅正的逸气。从他的画中看不到俗气,那些庸俗、鄙俗、恶俗都被他淘汰干净了,而后显露出简逸高华、冰清玉润的气质,叫人想起《庄子》中所描绘的藐姑射之山上的神人。他不喜欢满纸烟火气,龌龊肮脏,或装神理弄鬼,形同鬼魅,状若乌云貌,好像画里藏着丑陋腌臜的妖魔。他的画是洁净的,也是安详与平和的。他的画外表是文弱的,但我觉得这种文弱的外表里藏的是数十年锤炼的功夫,气象氤氲远远胜过色厉内荏的虚浮和所谓的刚强。
我很喜欢读他的画。春风和煦之时,万物萌发,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在这样的季节里,展开他的画,读他的题画诗,不由心中喜悦万分。《石榴图》题曰:“自古文人画者以文以人以画为根本。文乃千古之化成,人则鲜活之生机,画为人文之承载,非言它也。”这是他对当代新文人画心智洞明的了悟。《水仙图》题:“路有大奔疾,屋置网络机。老少多胡话,主论孔方题。高洁无价格,斯文已往昔。唯独幽谷物,尚存神仙意。”《牡丹天竺图》:“用色不拒西洋红,写真三维晓亦通。心存千古圣贤意,乐为哪宗为哪宗。”理论上主张,创作中践行,李鸿照以经世致用者的切身功夫,于诗书画印中探其精要。他在另一幅画中又题到:“时花多不入眼,春画石榴秋赏兰。”是的,也许应时的花过于招摇,这不是李鸿照所心仪和追求的品质。
“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时时地,想着丹青中多情无情的春秋花卉,把酒且赏,念着唐人刘希夷的《故园置酒》:“酒熟人需饮,春还鬓已秋。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我们不是市井酒徒,自然不会喧呼叫闹,然后烂醉如泥,我们喜欢在浅斟低酌中品味千回百转的低吟慢唱。佳朋良宵,酒酣耳热之际,鸿照兄又常常以他谦谦君子温厚质朴的本相,迎着如诗如画的长空明月,坦然长啸。有时我恍若梦寐,是置身杜甫和郑虔之间,还是杜甫和萧郎之间?春歌台榭,论酒交垆,原是一千三百年前的景象,在今日的长安城里,依然可辨踪迹。诗画式微而又复兴,得益于许多忠于真诚和追求品格的人,李鸿照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者:韩健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