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正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展出中。展览设置了“正青春”和“致青春”两条展览主线,前者聚焦当代湖北青年美术的最新创作面貌,后者以展陈文献的方式致敬上世纪改革开放至新世纪以来湖北青年美术的辉煌成就。
首届、武汉、青年美术,这几个关键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86年的那场盛大且轰动全国的湖北青年美术节。时隔37年,当年的青年们已经成为中流砥柱,并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力量加入了这个队伍。再次聚焦青年美术和这个区域,我们又将获得何种启示?
5月9日,正值2023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开幕与华中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心携手启动“20世纪区域美术研究论坛”,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本土重要美术研究现象出发,围绕“中南美专研究”、“湖北青年美术节”两个主题,深化青年美术现象、美术土壤与美术遗产、高校美育的历史传承等热点问题研究探讨,对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美术群体、美术机构进行持续性专业研究。
论坛共分为上下两场。第一场论坛以“从湖北青年美术节谈起,青年美术现象、土壤与遗产”为主题。湖北青年美术节走出了90年代湖北美术的流派分成、美术教育的巩固根基以及湖北美术散发于全国的影响力,30多年后的青年艺术家更加数量庞大,面貌纷繁。以过往为鉴,研究青年美术现象,精耕青年创作土壤,反刍青年美术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让未来有迹可循;第二场论坛以“中南美专研究现状与区域美术研究方法论的背景与初衷”为题。中南美专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美术人才培育和随后的地域美术体系建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与湖北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更是为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培养了大量优秀师资力量。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志新,右为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迪明
〡
从湖北青年美术节谈起
1986年11月1日—10日,湖北青年美术节在湖北省28个场馆同时展出,在武汉、黄石、沙市、襄樊等多个城市同时推出,共有2000多件作品参展,涉及了50多个艺术群体,同期还举办了学术讲座、艺术交流、幻灯观摩、足球赛、兵乓球赛和舞会。当时的湖北美协在一份工作报告中写道:美术界进行了一场不安于现状、求中国现代绘画新路的探索,在这场探索中青年人首当其冲。为了鼓励青年美术家的创新精神,当举办了湖北省青年美术节。1987年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湖北省青年美术节作品选展,并且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相应的研讨会。
作为当年美术节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周韶华观看展览后在报社发表评论文章《看首届青年美术节随笔》谈到,艺术群体的出现形成了璨若繁星的文艺群体现象和多元文化格局,重新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大艺术系统和大气候,推动了湖北艺术重要发展。今年的青年美展也得到了周韶华的诸多支持。虽然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论坛现场,周韶华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吴军和在发言中代为转达老人对青年人的殷切期盼:“创新是老中青三代人都在攀登探险的高地,但从总体上看,青年人已经成为创新主力军。我们需要鼓励和支持年轻人自由地对各种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和选择,不应对那些还不习惯的东西去苛求和扼杀创新精神。未来艺术世界的拓展寄希望于新的一代,希望你们在这个世界中尽快找到自己的方位和运行轨迹。”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鲁虹不仅仅是30多年前湖北省青年美术节的亲历者、参与者,也是此次湖北青年美展也是见证者。 鲁虹回忆,湖北青年美术节打破了过去大一统、大包干的做法,而且解决了经费和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自选作品的方法让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有了公开展出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一些有着强烈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已经开始将西方现代派观念、手法和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在当时国内青年艺术家争相模仿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背景下特别有意义。
“现在来看,湖北青年美术节确实有很大意义,它推动湖北青年美术创作的发展,也促进了观念的更新,是一次青年美术创作的大检阅,这使湖北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格局,观念更新的格局,实际上它甚至对中老年人的创作都是一次促进。这次运动中冒出来的中坚力量,比如说傅中望、魏光庆、李光耀、杨国新等一大批人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人物,这个活动也改变了湖北只有理论没有创作局面的看法。”同时,鲁虹还总结了青年艺术家创作群体的特征,指出了一直存在于湖北艺术家群体中的创作问题。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在发言中回忆了上海和重庆的策展经历并表示,湖北青年美术节的开创性与前沿性,与改革开放对中国艺术家个人创作力的启动与推动有关。虽然今天的当代艺术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变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改革开放时代对艺术家个人创造力的某种开创性和某种尊重。王林希望,青年艺术家还能保有自发、自主的创作空间。因为只有艺术家创造力的爆发呈现和生长,特别是自身艺术思路和创作逻辑的形成,才能成为优秀的、杰出的艺术家个案,才有可能完成一件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青年群体集中亮相是湖北青年美术节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美术节的推动下,青年艺术群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各种类型的群体建立达到40多个。此外优秀创作人才在青年美术节中的涌现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些年少成名艺术家如今在区域美术发展乃至在全国美术创作中都有着重要位置。合美术馆策划部主任洪镁在发言中表示,青年艺术氛围的开放与包容是1986年湖北青年艺术节的另一份遗产。当年的部分艺术青年成为随后几十年间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对区域美术的风格流派传承、美术教育传播、区域美术的影响力增强都有重要作用,这也让后面的青年艺术家或多或少承受了这一场展览带来的影响和遗产。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主编陈晶从“土壤”的角度分析了湖北新潮美术热潮消退的原因。湖北新潮美术能够呈现大规模的大面积的面貌,这无疑是要归功于湖北青年美术节的全面策动。但精心策划和大力推动形成的热潮也潜在预示了一些危机:节庆式的形式容易造成轰动效应,但是却缺乏内在主动性,理想主义的冲动更大于艺术规律的自觉探索,相对缺乏内在主动性,因而缺乏更深层次共同艺术观念艺术理想。所以,新潮美术作为80年代现代艺术发展和探索的过渡时期,它的解体是必然宿命。群体式的热情慢慢退去,个体艺术成就慢慢沉淀,比如尚扬、傅中望、肖丰立足传统文化意象的现代艺术创作,魏光庆、李光耀等人的波谱艺术,周向林、石冲、冷军等超现实的油画,书写了这段时间湖北当代艺术史。
〢
青年美术现象
多位嘉宾的发言指向了当代的青年艺术家创作现状。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尹丹梳理了四川美术学院近十年来的艺术创作谱系,从教学和展览的角度谈到了当下青年艺术创作的问题。对于十五年前的图像绘画过热,川美的青年艺术家在有意或无意间进行回应。虽然这些回应是希望建立差异性,但是也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尹丹发现,所有年轻人很容易引发一窝蜂的模仿。“我个人觉得,今天的学生获得了大量资讯,表面上看似处在信息高速公路之上。但是高速公路上不能轻易变道,大多时候只能沿着这条路在跑,不会从一个频道切到另外一个频道。所以,这些年轻艺术家表面上在自由冲浪,但实际上,具体到创作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拥堵在一个赛道。”他建议年轻人多学点美术史,多思考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创作坐标。
当下的艺术青年也面对着截然不同的媒体环境。凤凰艺术联合创始人、总编辑肖戈表示,湖北青年艺术节很重要的一点是有理论先行的氛围,当时美术界的“两报一刊”是吸引先锋思想的重要来源。而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随着上世纪叱咤风云的纸媒接二连三倒下,短视频、自媒体涌现。同时,作为在互联网长大的一代,现在的青年艺术家更关注个性化、碎片化的个人经验表达,比较习惯以自我中心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和扩展。怎么才能成为社会群体中更加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且能够反映时代的艺术家,任重道远。回溯湖北美术青年节,一方面是为了重新召唤创作和理论研究共生活跃,同时看到一种更为开拓、大家能够互相沟通的集体精神。
ArtPro 媒体副总裁谢慕从市场角度分析了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现状。这全球艺术品市场中,青年艺术家板块在近三年里尤为火热。土壤的变化给青年艺术家带来新机遇,也带来了在身份认同、工作方式、职业道路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但是,融合依然是青年艺术家们所要面对的问题。谢慕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第一批留法留日的艺术家进入西方世界,如何进行中西融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林风眠、赵无极、朱德群等人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受到了市场的极大追捧。今天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大批青年艺术家有海外学习背景,在此之前他们在国内进行了严格考前培训和大量国内的视觉经验。这两者如何融合、走出一条自己的创作道路,把自己真实思考和创作状态表达出来,这就是青年艺术家最重要的维度,这也是画廊和拍卖行选择青年艺术家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达呼吁青年艺术家们关注科技艺术板块:“全球化时代,媒体艺术家和科技艺术家都在探讨艺术与人类、技术共生,探讨与机器的反馈和写作关系,这是当下最迫切的问题。特别是今年春节后Chat GPT深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不仅仅艺术受到巨大挑战,在其他板块同样也会有巨大的行业变化。”郑达介绍,湖北地区已经有关于科技艺术的个体行动,比如湖北美术馆、合美术馆、武汉K11等艺术机构展开具体工作,协作派对、D科技艺术实验室等艺术家群体进行创作尝试,湖北美术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也有相关学科。但是这些个例还没有形成群体,科技艺术在湖北尚属于洼地。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宋振熙分享了在杭州近十年来的青年艺术家孵化实践案例。宋振熙介绍,杭州青年艺术群体有着鲜明的特点,而且杭州艺术生态圈一直保留群体野生式聚集方式,从2000年前后的杭州录像运动、2008年前后的双飞艺术小组,再到现在以程然为首的马丁·戈雅生意,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我们要做的事情包括,在体制内外和自治艺术生态间共建桥梁;研究和发起地域性文化和策展输出;作青年艺术与泛艺术生活间的艺术生产;推进青年艺术家研究与补充非学院教学方式;做好杭州与其他地域青年艺术交流平台工作。”作为补充,宋振熙分享了第三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3以及当代艺术@剧本杀 沉浸式艺术现场等精彩案例,他希望以生活聚拢艺术,以艺术推进生存。
〣
中南美专与区域美术
在论坛开启之时,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志新表示,在筹备2023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文献单元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需要在区域美术建构上做大量基础工作,20世纪区域美术是中国美术史区域文化发展史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进行20世纪地域美术史研究既有收集整理抢救性文献的迫切性,同时还有弥补完善史料文献的必要性。其中,中南美专的成立和运行成为区域美术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遗憾的是,目前关于中南美专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除了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美术史学者在区域美术研究的整体推进中进行梳理,并没有太多的学术力量集中于此。基于此,除了邀请相关学者介绍中南美专研究现状外,本次论坛也邀请了在区域美术研究与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学术观念与实践案例的学者共同讨论,希望对将来中南美专研究以及区域美术研究有所启示。
同济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所所长王菡薇以晚清江南书画史为研究主题,系统介绍了各个区域的书画著述以及著述对象,简要概述了以江南书画家的地域特征,最后形成了晚清明初文人与书画艺术合流。王菡薇认为,学界关于区域美术的研究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关于区域美术的研究不应该陷入低于美术研究的固定研究范式,而是应该呈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个性。王菡薇呼吁,关于美术史学史的课题,还是需要文献学、考古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特别是要重视文献运用的多样性,充分挖掘本地域大量美术素材非常重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分享了最近出版的新书《书写与批评:194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式探讨在艺术理论中“区域”概念的定义与思考。王春辰表示,区域概念是目前西方写作者都在采用和借鉴的方法,但“是不是为了区域而区域”是一个可值得思考的问题。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通过展览案例“从武汉到广州,广州美术学院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展”,探讨中南美专到广州美术学院的地理变迁和教育版图的变迁跟新中国美术教育生态的构成关系。胡斌表示,从武汉到广州,看起来只是涉及区域板块的整合和调整,但是纵览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史和新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会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整个教育系统都进行了大的调整,很多学校进行切割或者合并,而广州美术学院的变动成为美院系统中最为剧烈的一个案例。这个巨大变化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话题,尤其是变动区域中的人员组合、分散和调整,有着丰富的内容值得研究。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尹丹从地缘和学缘为切入点分析了北平艺专和四川省艺专的衍生关系。川美的校史前身可以追溯到至成都的四川省艺专,和北平艺专有着非常密切关系,其核心框架以北平艺专为基础发展而来,这个过程中学员承担着维系学校框架、维系学校凝聚力非常重要的锚点。抗战时代,四川省艺专成为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巅峰。从北平艺专出走的老师组建六合工艺社再到四川省艺专的演变,对四川省艺专和如今川美特色专业的影响尤为直接。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执行主编李永强以线上的形式分享了题为“阳太阳抗战时期在桂林的艺术创作与活动”的发言。阳太阳是20世纪初期美术史中的一位重要艺术家。李永强以阳太阳抗战时期在桂林的艺术创作和活动轨迹为研究主题,从阳太阳的绘画艺术、1943年创办的初阳画院以及抗战时期的诗文创作三个方向进行阐释。这个阶段是阳太阳的前期阶段,可以观测到他后来的创作轨迹以及投入美术教育工作中。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左小康以“新材料的发掘与区域美术研究”为主题。左小康表示,以往的区域美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性和方法论的建构之上,而他的研究是源于他在台湾求学时基于新材料展开。这批新材料是台湾馆藏的抗战时期的中国美术史料和档案,涉及时间为1939年至1946年,当时大部分艺术院校和艺术家、艺术社团基本都在重庆。档案显示,徐悲鸿曾在1942年4月中旬从南阳回来,在云南待了大概半年之久,期间曾在大理的私立华中大学上过课,就是如今的华中师范大学。材料中还涉及众多美术院校、美术社团和艺术家,这批资料的重要性和价值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北京画院研究员马明宸在发言中分享了北京画院在京津地区的区域美术研究上所形成的成熟方法论体系以及丰硕成果,梳理了20世纪早期中国各个区域美协与美术学院、画院,以及区域美术的相关演变。特别是从20世纪北京名画家系列拓展到20世纪中国名画家系列,研究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为其他区域美术实践研究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在论坛中,我们也看到了湖北地区对于中南美专现象的部分研究成果。
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谢跃以中南美专办学成果和区域美术发展影响为主题,从中南美专创办经过、教学行政、组织系统、国内外交流、教学创作主要成果以及中南美专的毕业生对区域美术发展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讨论。他在结语中表示,中南美专在新时代如何创建新型的美术院校进行了重要探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南美专为创建新型美术院校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式与范例,为中南地区5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和领军人物,其影响力超出了区域范围,产生了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主编陈晶分享了她关于中南美专在武汉五年的新认识。中南美专在汉五年恰好经历了武汉长江大桥整个建设时期。建设长江大桥在当时是一件非常重大的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工程。作为中南美专副校长的关山月,在画面中非常完整记录了整个武汉长江大桥建设的过程,并在武汉进行多变的中国画创作尝试。中南美专在武汉办学期间正是学校融合探索尝试和奠基的重要过程。陈晶试图从中南美专中国画教学体系建立,以及关山月自身创作实践去探讨在时代大局之下个体实践者从命名到实践的思考与应对。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社会史研究员蒲柯宇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敏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南美专”为题,共同整理了一份华中师范大学图画系和中南美专相互之间的关系。二者都始建于50年代中南地区院校调整的背景之下,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经历了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南地区院系调整、图画系办学中断和美术系复建不同时期,一直坚持美术教育事业,已经走过70多年,在中原大学、华中大学和中南美专的滋养下,共同建设中南地区的美术文化事业。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迪明表示,希望专家学者们在社会学、思想史、文化史等多个研究领域开展深入探讨,为区域美术研究开辟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为区域美术研究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学术方向。
作者:江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