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眼下,随手翻开一本书画杂志,你不难发现许多“准大师”或“准名家”式的人物,一个个如走马灯般粉墨登场,“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搞得书坛画苑上上下下好不热闹!而那些空怀一身绝艺,坚持艺术操守的书画家却像“稀有物种”一样变得愈来愈“不合时宜”,不能不让人生出些许感慨。针对此等“怪现象”,我曾戏作打油诗一首,以吐胸中块垒:
书坛画苑乱纷坛,“大师”“名家”竟现身;
我有一语君记取:艺不能言最服人!
我所认识的书画家杨文仁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有些“另类”的人物。论绘事,他出道很早,少年时即获得国际少年美术比赛大奖。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在许多大展,连连“亮相”并获得殊荣;论修养,诗、书、画、印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可谓“四项全能”。然而,他却生性淡静,不擅交际,更不谙“公关”之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是他心中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近些年来,杨文仁先生以花鸟画作品自娱,,尤其是应出版社之邀出版了数十种花鸟画的技法书后,不底细的人以为他仅是一个花乌画画家而已。其实,圈内的人都知道,他当年是以人物画步入画坛,并逐渐为画界所熟知的。众所周知,过去的人物画家,大都从事过连环画创作, 这自然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国情”与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杨文仁当然也不例外。包正是因为有了上万幅连环画创作的基本功锤练,才有了像《海岛怒潮》、《奇袭白虎图》等伴随过很多人儿时快乐时光的经典作品的问世。当年杨文仁先生正值年宫力强的创作丰盛期,他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可圈可点的人物画力作。如连环画《寇准荐相》曾荣获省美展一等奖,其工笔图画组图《林则徐》及插图《聊斋故事》同时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前者还荣获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堪称人物画创作的鸿篇巨制《我们也要上前线》创作于20世纪七O年代,被行家誉为可与陈逸飞创作的油画《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相媲美的、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姊妹篇“;此后,他又精心创作了《晨曦》、《晓露》及《水浒》人物系列等等力作,均引起了画坛的关注与好评。由此,也奠定了他在当代中国人物画画坛上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艺术的感悟,他的绘画重心渐渐转移,参透艺理的他把花鸟画作为自己寄情言志的主攻方向。应该说,早在青少年时代,在从事人物画学习与创作的同时,杨文仁就广泛涉猎各个画种,花鸟、山水、油画、水粉画等等,在他笔下均有不俗的表情。正是因为有了不同画种不同技法的训练,才为他的用笔、用墨、用色、造型打下了扎实而全面的基础。除了人物画,他最钟情的还是花鸟画的创作与研习,在花鸟画的技法训练中,他曾得到过王雪涛、于希宁等名家的亲授,并有幸与二位先生合作过作品。20世纪6 0年代初, 名震大江南北的花鸟画大师潘天寿先生赴山东考察,杨文仁有幸陪伴左右,他的聪慧和对艺术的痴爱,得到了潘先生的嘉许。同时,他还谨记另一位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的至理名言:“似我者死,学我者生。”因此,他学名家,不学皮毛,而是学名家的笔墨精神;他学某派某家,又不拘泥于某派某家,而是取其精华,兼收并蓄。
综观其国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其艺术创作的心迹,即不囿一家,兼容百家之长而又能自出新意。他的花鸟画作品,无论是梅、兰、竹、菊,还是荷花、葡萄,远追八大、青藤,近宗昌硕、天寿,对现当代其他花鸟大家如李苦禅、王雪涛,以及海派、浙派的其他名家,他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沿着大家的心路历程,追随着大家的笔墨精神,不求形似,但求神韵。因此,他笔下的花鸟画作品,恍似某家某派,又绝然不同于某家某派。在技技法与形式构成上也是广采博取,匠心独运。早年,甚至一些被人们视为是“时髦”的技法,他都做过很“超前”的尝试。
杨文仁的花乌画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是骨格清奇、典雅脱俗,虽源于传统,但又不老气横秋。在他笔下,无论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果,还是一鸟一虫、一蜂一蝶,无不洋溢着一种天趣自成、气韵生动的清朗之气,真可谓“一草一木自有天地,一花一叶皆成世界”。
杨文仁先生擅书法、精篆刻、通诗词,他坚持艺外求艺、画外求画,是一位真正实践“功夫在画外”的苦行者。他既是中国美协会员,又是较早加入中国书协者,其书法诸体皆备,既得法度,又尚意韵,曾获得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大奖及其他一些重要要奖项。因此,他的画作配以错落有致的长款有的还是l直抒胸臆的自作诗词,以及数方朱、白相间的自制印章,真正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字里画间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与文人气息,令人观之遐思无穷、品赏不厌!
我始终认为,真正称得上为“逸品”的花鸟画,不仅是画家人文情怀的真实写照与流露,更是一种“人画俱老”后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至境”。画品如人品,画格见人格,不知画坛诸君以为然否?
杨宇全/本刊评论主笔
2006年6月1 6日急就于杭城得小自在轩
(摘自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水墨名家》2006版第4期)
作者:杨宇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