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国的新潮美术在着实一番热闹后,现恢复于平静与退潮。十余年的风雨,大浪淘沙,一些被淹没,而一些却顽强地生存下来,水面上呈现出一些经得起折腾的岛屿,不管人们如何看待它,它却表现了自己的存在,,并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秦天柱正是这些经得起风浪的岛屿之一。艺术这怪物,总是钟情于不甘寂寞而又甘于寂寞,有独立个性但绝不哗众取宠的人。作为一个艺术家,总是把个人风格的建立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艺术家风格的建立显示了成熟,但往往又想返老还童,追寻那未成熟的时代。秦天柱的绘画风格正是这样,在他“明快清新”的风格中,可以看到相对稳定的形式和潜在的扩张力。苏东坡讲:“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清新”的风格,是诗情画意的融会,是艺术家总体修养的体现。中国画是属于“意象”类的绘画,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要求要的力的运动方面。秦天柱在与力的搏斗中,“四两拔千斤”,渗透着一个“巧”字,使人体会到一个高手对力的驾驭能力,得心应手且游刃有余。
笔墨是中国画主要的形式特征,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地地道道的中国画绝不能失去笔墨。笔是抽象的概念,是画面力的运动形式与走向;墨是笔的运载工具,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笔在运动中演化为点、线、面的形式。线,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画的支柱,在以书法入画,以“写”为法的中国画中,线的功能出神入化,因而对线的使用能力,最能说明一个画家的功力水平。观秦天柱的画,不难发现他特别善于运用长的线条来支撑画面的气韵,线在运动中把各方面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纵横交错,形成了力运动方向,使观者的视线自觉或不自觉趋向主体。在主导气势的线的周围,一些短而急促的线的组合排列,加强了画作要有深邃的“象外之意”,它表现艺术家的世界的认识,对生命的讴歌。读秦天柱的画,使人感到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感到好像正在呼吸着晨曦中饱含水分的空气,精神为之一爽。
秦天柱的花鸟画“明快清新”的风格,从总体上来讲,是他通过对“巧”的追求来完成。中国画论有一个人们熟知的术语“宁拙勿巧”,对“巧”是一个禁忌,认为“拙”为“巧”之极。其实,这只是认定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巧”又何尝不是“拙”之极呢?秦天柱对“巧”的追求,表现了他具有独到的观察力和敏锐的艺术感觉,体现了他对传统的继承和革新的勇气。俗语道“无朽不成书”正可借用为“无朽不成画”。秦天柱画稿中的“巧”的形成,是通过对“笨”的追求取得的,不知花去了画家多少“笨”的功夫、“笨”的汗水、“笨”的心血,而最后水到渠成。在线与面间杂有若即若离。看似无意却是有意的点在运动,飘逸洒脱,更显灵气。在总体的气韵贯通中有时有点缺落的线,饱满而残缺的块面,活泼而沉静的点的组合,又使人感到成熟与老到。秦天柱在点、线、面的交融中,谱写了他对生命的赞歌。
秦天柱用墨极重对比。他喜欢用大面积的淡墨与浓墨,甚至焦墨来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在墨与水,换句话说即干与湿的方面,也用类似的方法完成。其湿之处,水分饱满外溢,可谓水透纸背;而干的地方则如沙撒纸面,粗放有致。对色的运用,他似乎特别偏爱赭石,或淡或浓,形成淡雅的基调,在与墨或强烈凝重的色彩对比中,相互渗透交融,浑然一体,取得艺术效果。
中国画造形由于以线为主要的手段,同时在主客观统一的表现中更侧重于主观情感的表现,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样一种物象,造形总是因人而异,绝不是一觉醒来,碰巧遇到的。
有人讲,绘画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构图,这话很有趣道理。构图包括了绘画的总体构成,体现了一个画家总的修养水平。秦天柱绘画的构图,充分体现了他的惨淡经营,画面主客体的位置、点线面的分配与组合、墨与色、黑色与水的分布都处理的十分巧妙。更为可贵的是这“巧”表现为“奇”,而“奇”表现为“险”,最后“化险为夷”,使人松一口气而构成“巧”,大有使人要叫一声“好险!幸好…”的感觉。秦天柱通过“巧”的苦心经营,取得了画面“空灵”的艺术感染力。中国画的绘画构图的一个感觉,一种动人的气韵,是在有限中表现无限,在小中表现宇宙的宏大,生命的永恒,是时间空间的扩张。按照现代物理学中“黄金涡线”力的原理,画面具有各种力的冲撞,但必须一个主画家各自的艺术追求。秦天柱的绘画造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概括夸张,洗练简洁,并就有装饰味,形式感很强。他把“拙”与“巧”两个方面尽情发挥,并相互包容渗透,在矛盾中求得变化与统一。如总体的感觉是“巧”,在局部则以“拙”形,“拙”笔为之;而在“拙”的总体感觉中,又充分体现了巧妙的用心。
观秦天柱的画,我以为可以有“弄拙成巧,天工清新”八个大字来概括。我想,不论“弄巧成拙”也好,或是“弄拙成巧”也好,要紧的是探索与创造。“溺水三千,我取一瓢”。在认定目标后,重要的是实践,反复锤炼,艰苦磨砺。秦天柱已在“拙”与“巧”的冲突中选择了自己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以后“弄巧成拙”或“弄拙成巧”的探索中,在诗情与画意的交汇中,必将创造出一个更为清新的境界。
2004年6月3日《文艺报》美术专刊第11期第7版
作者:邓嘉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