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收藏琐记——泥俑

  西安城东有个八仙庵,是个有名的道观。

  道观的南大门一出,隔着一条小街,就是在古玩行当中更有名的八仙庵古玩市场,市场的规模不大,比起北京潘家园小得多了。其名气所以大,是因为这里经常有关中道的农民前来摆地摊。

  八百里秦川,渭河两岸到处埋的古人。光十三个朝代的皇帝就不知埋了多少。前些年,周塬上的山沟,一下雨,直往下流绿水。那埋着的商周青铜器都是一窑一窑的。兵马俑博物院的院长,吃过下午饭去兵马俑附近遛湾,用手在土崖畔一拔拉,就是一件稀世珍宝,成天在土里刨食的农民,经常是一撅头下去,弄不好就是个金窝银窟。汉墓、唐冢,压根就无需去刨,说不准那日浇地,田里就了陷了个大窟窿,兵马俑不也就是天旱打井,让几个农民弄现世的。

  我不搞收藏,却有逛古玩市场的嗜好。一见了古玩店、旧货摊,精神来劲。游荡其间,乐趣无穷,时间过得特快。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与卖家聊聊和买家说说,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价格便宜,买得起就顺手搬两件回家,一来二去,画室里各样玩艺就慢慢多起来了。缺唇的瓶、断咀的壶、残俑破瓦,虫吃剩的古书……,大都是正规藏家不屑的东西。但这人世间,人与物的关系本来就难以说清,更何况,人之爱物各自心头都是不一样的。残破的瓷瓶,在藏家眼里,可能失去升值的机会。我却从民间画工为了糊口,计件画出出来的洗练、概括、简捷而且传神的图案中,体味到用笔的潇洒与活泼,看见盛唐时间的一个胡俑头,我会比看硕大的一组现代丝路雕更觉来劲,这里吸引我的,还有市场上那些无论买家、卖家或者不买不卖的一群群一堆堆的人。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各自抱着同目的,虽然也是市场,但比起社会上其它的买卖,这里毕竟还是多了点文化的气氛,无论他们所交易的是真货、假货、总还是属于一种文化艺术的交易。至于你掏了钱,买到的是真是假,练眼罢。

  有一次,我又去八仙庵,地摊上摆着成千上万件东西,无意之间我发现有一个小侍女俑,样子很特别。拿在手中再看时,这只高不足四寸,表面粗糙,没鼻子没眼,看上去有点丑陋的物件,看出当初制作它的人,就是将一团泥巴随意捍了几下,还没等它完全干透,使用白粉涂抹一遍,然后在领口和裙裾的地方用朱砂勾了几下。可就是这么个没有烧制过的泥俑,令我拿在手中,再也不肯放下,卖主是个熟人,一口价便让给了我,看我喜欢,说他家中还有四个,怕没人要,先拿了一个来。我等不得下一个集日,第二天就跑到他家全买了。

  我到关中后,在临潼县城买了有两层房的一个小院子,下边住人,上边有一间是的读书与作画的地方,起名榆阳书屋。在我住所的北面不远,就是我国第一处有中央广场的姜寨原始村落遗址,向东不足三里便是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加上又老爱往有古玩的地方凑,几年来秦俑、汉俑、唐俑看了不计其数。但是,当我把这五个高矮不一、形态各异、其貌不扬的泥俑摆在我的画案上时,我还是被它那简约夸张的造型震慑。面对它们,使我想起那位用直指本心的方式,将中国佛学禅的境界提升到至今都无法超越地点的慧能和尚——一个微不足道的砍柴人。当我看到一团泥巴在二千多年前只是被人那么粗率的捍了几下,大汉文化的风采便永远驻留其中。我忽然对绘画造型,有了某种类似顿悟般的知觉。

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於临潼榆阳书屋

作者:王生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