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年傅抱石游华山。行至青柯坪仰望西峰,惊叹其险峻。没有学昔日韩愈,爬上去了,下不来时嚎啕大哭,让别人抬着下来。而是知止却步。但回南京后创作了“待细把江山图画”,是至今画西峰最具神韵者。同行许多爬上去的画家,再画西峰无出其右者。究其原因,一是傅抱石是真识华山之险者。二是他本人胸襟阔大奇崛,落笔如电闪雷惊与华山神通矣。
●文章、图画,实为一事。体、志、气、韵而已。体是骨架、志是境界,气是意象,韵是味道。骨架需正需大。境界需高需远。意象需清需雅。味道需厚需逸。
●蒙昧愚行,是道未通时光景。洞察秋毫,必然是通道以后事情。修道之法万千,可有一喻;犹如拿棍去搅盛了水的大缸,顺势一直搅下去,至旋涡中心的空洞直达缸底,底下的东西便一目了然。若搅搅停停,或乱搅一通,道无通之日。
●自然即为化工。学力深一度,人力退一分。学问之途,直至人力退尽,必然大而化之,即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方人大和境界。
●走头无路,是将要进入禅定境界。柳暗花明已进入了佛的境界。
●心安即是平衡。柳子厚“掩役夫张进骸诗:但愿我心安,不为尔有知”,我们办理诸事,求自己心安,落得自己舒坦,若再生出其它想法,心又不安了。
●画家作画时最易被前人的东西所左右。这时候落笔。大概传达的是别人的信号。如能在作画之前多培养一些属于自己的信号就非常重要。中国画家更是如此。常说得“大器晚成”因缘于此罢。
●艺术创造一般来说,应该是最个体的行为。“道天下之公道,学天下之公学。”拉帮容易干些出道的事情。结党终究为便利营私。因为事败莫过于私的原因,到头来还是瞎忙活一阵。
●一个人能在平常的人事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并且将它用自己特有的手艺表达出来,使得人们更加热爱这个平常的人生,他就被人称为艺术家。
●艺术所以称其为是创作,就是不许重复。一个不断去探索,去创造的艺术家,他曾经过的每个阶段时期的作品,因为没有重复的原因,从而全部具有了意义。
●用书法的方法去做画,应该是中国画里诸多用笔中的一种。画与书虽然同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流毕竟已是各领风骚。而且各自的特殊性也是越来越分明。分歧也越来越多。人家想要各自风流,我们却硬想将人家撮合一处。就未免有点陈腐倒退的见地了。
●理未搞清楚,谁知法在何处。不知法、情亦无所寄托。文人画是写意寄情的东西。画家当以读书明理为先。
●“不闻不问”“得过且过”。闻问者,心中尚存不解之惑。只有读得把死书与活人参透时的境界,心中必然不惑。眼前尽是平坦大道。人往高,水往低,人之群聚,会有不同爱好。能互不相挠,各行方便,大家都有益处,何必胶着己见,弄得大家不自在。
●“文随世变”,真事。但“艺为心变”也是真话,大凡文章皆为粉饰世态而为。只是看其合乎时风,给口饭吃。而为艺之人,必存竞技之术,不能标新立异,便无糊口之计。文与艺之别尽在此矣。
●有的画看着极简,却有着深厚、复杂的文化内含。有的画看着很繁,却是在非常简单的思想支配下弄出来的。
●“见钱眼开”,说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先后关系。文人流连光景,实际是流连人情。所谓“触景生情”先是有景,才生出情来。景是物质,情属精神。先后之序,由此而定。
●沈德潜《古诗源》序曰:“苏李诗一唱三叹,无急言竭论,而意自长,言自远也。”从来“有理不在声高”,画亦如此,无论大幅小帧,总应以境界高远者为尚。
●道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着是永无尽头的样子。然而道的本原状态却是修道者最终追求的境界。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无论世相多么庞杂多变,它们的本来状况是寂寞的情景。
●中国人习惯称中国画为水墨画。水在墨之前,便是让了水三分。水与墨一起去宣纸上创造了奇迹。其中奥妙即在水能载气。“文以气为主”,水大必须气足,才不致水墨在宣纸上漫患无章。水越大,气越足,而后文采出矣。
● 文章讲气,画也讲气。气从何处而来,气从人心生发出来。气之源泉即在自心、自性。自信本心,自尊本性,气便如“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一般,贯穿文章、图画。存于笔墨氤氲之中。_
●当看透了物于我的关系,视一切世界物均是与我共存灭。平等心即刻生成。便不再执物我之见。自己的心就与大干世界一起虚若无限。一切世界相均无影无踪。至此,我行即世界行,我止即世界止。
●即然人心是活的,是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东西。那么“不住”就是它的真实面貌。笔墨从用来记事,发展到文人画的记录心迹。实际就完成了从写实到写意的演化。从而笔墨的功能就成了一个不可变的东西。但因为指使笔墨的人心是活的,念时刻在变化着,被纪录下来的迹象也应该是因人而异,变化万千。
●笔墨在人还没有寄予它精神的时候,什么也不是。笔墨犹如白水,你可以用它酿酒,你也可以用它酿醋。但是变成无论是酒或者醋,它就不再是水了。
●把着一枝或长或短,或圆或扁的毛笔,手儿一拉一扭一停一行。画就变成现在的样子。是好是坏,它将继续下去。唯一聊以自慰的是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但此刻它实实在在是发生了。
●学问之途,如黔女织锦,需先搭好经线,方可在其上弄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若经线不清、不顺,任你有多少巧思妙想也是徒劳。学问之经线即是明理明性之哲学。
●进入口中的东西,关乎人的身体健康;出了口的话语,关乎人情是非。食清淡,可宽胃、可清神;食肥甘便容易伤胃燥脾,以致令人神昏。人是会思想的东西,思想以后便想说话。世界许多是非又是因说话而引起来的,故而出口的话语亦以清淡为高。说说天、谈谈地、讲些无关要紧的故事,于人于己虽无百利而亦无一害。但凡涉及人间是非即是“百言百当,不如一默”了。
●只有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柳暗花明才是那么明显地具有意义。如果整天置身灯红酒绿之中,必然弄得色味俱灭,哪里有闲心去关照花柳的明暗。
●文人要有一点江湖气。此气可除酸祛腐,但不得有江湖习气。虽差一字,却是天壤之别。前者仍然是君子行事。后者已经与地痞无异了。
●一日,去我家附近的斜街买烧饼。打饼的人刚从炉内取出一个烤好的饼,但不卖给我。说这个饼碱有点大,没弄好,留着自己吃。当时便令我一惊。一个饼才值几个钱,他都不敢将没弄好的东西往出拿。我辈舞文弄墨,卖的是精神境界,能将平庸的作品拿出去瞎蒙人吗。
●弹古琴与作水墨画最相近。都是于单纯中求变化。琴弦在手指的拨动下产生出丰富的音域变化,水墨在宣纸上生成多变的色彩与韵味,节奏是相通的。拨的是心弦,画的是心画。
●嗜者皆可目之为鬼。嗜色者,色鬼。嗜烟者,烟鬼。嗜酒者,酒鬼等等。成都人喊夜晚街上供人小吃之物曰:“鬼饮食”。言下之意,白天供人所食应是“人饮食”。一样的吃喝,白天与晚上便有了人鬼之分。那么如果做人累了,不妨也做一会儿鬼。只要是于人无害,对己能起到暂时放松神经、调剂情绪的作用,好再精精神神地去做人。至于喜欢做何样子的鬼,因人而异吧。
作者:王生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