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郭怡孮在全国政协会的发言

  郭怡孮:今天开这个会感觉很是点儿。由政协抓这么一个大的国际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该怎么发展的问题,非常及时,真是该抓了。早就希望能从上面、从中央有一点这方面的具体精神。现在来看,从政协来抓会有很大的影响。

  靳尚谊先生高屋建瓴,这些问题都在脑子里面装着,刚才的发言也是很全面,当前形势下我们该怎么做?我感觉这件事情需要各级政府,包括各院校、各社会组织,一直到各位画家,大家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先由画家组织一下,由政府再有一个决策,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针,才能够动起来。

  对于现在的问题应当采取政治、经济一体策略。外国也干,不要把它当成完全是一个对立面,首先把自己的办好,就跟这次抗震一样,我们把全民发动起来,自己做好了,国际上也会看得到,我们国家的形象也会得到提升。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绘画搞好,把自己的文化、美术事业搞好,以强大自我为主。同时在高层领导和理论界要有应对,必须了解世界发展形势,要对发展形势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哪些是好的,那些是不好的;哪些是完全从政治上考虑的,哪些是是文化、艺术观念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深入了解,没有防御是不行的。

  我感觉防御的这种策略或者是方法一定要由高一层的领导机关、美术组织的机关来制定或者实施,包括文联、美协、政协文化艺术机构的里面要有研究,有那么一拨人分析,一拨人研究。

  再有,怎么高扬我们的优长?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我们的这一辈人,应该了解,到底中国画的优长是什么?我一生最难受是这一两年来整理我父亲的文集,我感觉活了这么多年,也有这样的地位,我做不了。有一些我断句都断不了,有一些文章我求人弄非常艰难,我去找一个编辑,编辑说我不敢接,人美编辑说,我绝对接不了,我找启功先生的学生,找北师大的博士,都感觉学术性太强。

  我找人写文章前言,我求李松先生,他答应了。我感觉那种难是哭都哭不出来,就感觉学术就是那么深,我写了年谱,跟邵先生研究,他说,年谱的工作是博士论文里面最基础的工作。后来他帮我改成记年,现在查阅资料比过去好得多,但是真正做起来太难。总算是写出来了,邵大箴先生写了序言《史诗的力量》。

  我感觉像我这么多年,也有一定的地位,地位比我父亲还高,说实在论学问来说,比起我父辈来说,他是比较深入钻研,我们太水了,太表面的东西了,还是暌暌年年作画功。基本上是画画的范畴里面,不是作为文化艺术最传统的了解基础上来做,一定要让我们自己怎么来补课,王明明是踏下心来研究,从传统里面慢慢往外走,他走得很稳,做一些认真深入的东西,包括文章,包括研讨、包括观摩、包括分析,真正让我们理解中国画的遗传基因是什么,这个体系和西方的体系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西方人学我们学什么?之前在一个研讨会上我非常有感触的说,现在拿出去的展览非常平民,没有特点,能不能专门搞一个叶浅予的线、叶浅予的神,在国际上放大,中国最大的特点是线条的艺术,世界上的艺术莫过于线最简练、最精彩,但是中国人用毛笔对线的表达在世界上绝对一流的。如果把叶浅予的线条放大做一个介绍,在世界上是最好的,把黄宾虹的墨,把黄宾虹的线,现代组合关系做一个介绍,外国人就非常叹服。

  我看过外国人的展览,小的速写放大很多,虽然很美,但比起叶浅予的神,还是没有办法比,中国的色墨关系,能不能在世界上唱一台戏,专门打色墨的关系。中国的色彩是色墨关系,这种色墨关系比西方的色彩高级多了。在这些方面我们做一个,中国画所以千年不衰,这样最基础的理念,做一个宣传。首先就是中国画的写意性,中国画本身就是既抽象又具相、既写实又写意、既有一定的观念又有很具体的东西,本来它就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非常有发展的、绝不走极端的。我们把绝不走极端的和西方走极端进行对照,中国不走极端的东西千年不衰,西方走阶段的东西只能是切线,虽然它们的艺术也是发展,它是自生自灭。这种发展下,各有优势,不能说他们就不对。但是中国这种千年不衰的艺术的生命力、包容性,从中国开始的远古的画和西方是一样的,后来中国的画开始,哲学入画、诗歌入画、文学入画、书法入画,到了新中国,把西方的造型能力,西方的色彩,一直到现在这些年把西方的构成都入画了,这就是中国画的包容性,这是意象艺术特点的优长,这个优长拿出来和西方叫板或者是探讨,我们可以接轨,这个轨可能打出火花来,也可能相错而过。

  特别是中国画特点,时代性非常强,现实性也是非常强,诗性非常强,每一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特点,非常明确的特点,而且这个变化,宋代就是宋代,明代就是明代,解放后就是解放后,改革开放30年就是改革开放30年。昨天在美协讨论改革开放30年人选的问题,它的时代性、现实性,这是中国画很有节律的发展,包括它的材料、工具,在审美上的发展,这一点上,大量的工笔画,包括岩彩,和西方的绘画,从版画进来的东西,包括从影像进来的东西,我想这些东西都是中国画能够不断地发展、不断吸收、不断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这种现代意识我们为何不去很好给年轻人宣传,可能在某些人脑子里,觉得中国画是陈旧、一样的;有头脑的人可以看出中国画非常细微的变化,一些外国人不明白,他觉得中国画都一样,但实际上过去的中国画是全方位的,它的造型、色彩、描、皴、染、构图都要求非常到位,如果把中国画提纯出来,某些方面扩大非常有现代性,这种东西也是年轻人的现代意识。这种色墨的关系非常突出,也增加了它的现代性、单纯性,视觉张力应该是中国画视觉发展的研究方面。

  发展笔墨,研究笔墨,研究线条,研究线条所表达的精神性,我想这点咱们可以大力宣传。世界上所有画种的线条都是附属于表现的,包括素描的线条,不是表现轮廓就是表现阴影,就是表现结构,只有中国线条相当大一部分是自主的、精神性的,既有附属性又有精神性一面。如果中国线条在世界上站住了,中国绘画在世界上会有高地位。把中国的黑白、墨色、笔意,中国线条的特点,包括水墨都能够非常好地掌控,掌控到一个非常好的范畴里面。

  我的想法是,画家组织起来进行实践,理论家进行研究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宣传自己,推敲中华艺术的坚定信心,特别是引导院校,我比较担心院校教学,现在的毕业展我不怎么看,引导院校的创作,把握好展览,选好展览。

  咱们的全国大展已经成为一个模式,既有非常好的作用,也有一些强调制作、强调主题性绘画、强调不讲笔墨的现象出现,这种展览里面怎么把握好?任务还是很重的,做出来以后会有闪光的,东方艺术不会灭,中国的绘画会在世界上站得住,现在国家也有点钱,只要我们把握好,把好东西拿出来,还是充满信心的。谢谢。

作者:郭怡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